正文 第11章 科技發明(1 / 3)

世界上第一張電話卡

世界上第一張電話卡於1976年6月誕生在意大利,製式為SIDA,以後又有ALCATEL(比利時)、AUTELCA(瑞士)、TAMURA(日本)、DLRCT(丹麥)、GPT(英國)、ID(巴西)、200卡、IC卡多種製式的電話卡相繼問世。

卡式電話從80年代中期開始進入中國電信公用電話網,1985年,中國最早的電話卡出現於深圳市,一套三枚,為AUTELCA製式,現在中國占主導地位的則是TAMURA製式。

最早的留聲機

電唱機最早叫留聲機,誕生於1877年。世界上第一個發明留聲機的人就是譽滿全球的發明大王——愛迪生。

1877年8月15日“會說話的機器”誕生,轟動了全世界。1877年12月,愛迪生公開使用了留聲機,外界輿論馬上把他譽為“科學家之拿破侖”,留聲機是19世紀最令人振奮的三大發明之一。即將開幕的巴黎世界博覽會立即把它作為新展品展出,就連當時美國總統海斯也在留聲機旁轉了兩個多小時。

最早的電話機

1875年,世界上第一台電話問世,這台電話的發明者是一位蘇格蘭青年,名叫亞·貝爾。

亞·貝爾和助手沃特森經過無數次試驗,幾年艱苦的研究,終於發明了第一台電話機。這兩位科學家的發明對後代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最早的報紙

西方有不少人認為最早的報紙是羅馬帝國凱撒大帝在公元前59年所創辦的《每日記文》,這是一種傳遞緊急軍情的官報,但是這種報紙的壽命不長,不久就停辦了。就辦報年代而言,我國的邸報要比《每日記文》早得多。

西漢實行郡縣製,全國分成若幹個郡,郡再分成若幹個縣。各郡在京城長安設立駐京辦事處(那時叫“邸”),派有常駐代表,相當於皇帝和各郡首長之間的聯絡官。這些聯絡官定期把皇帝的禦旨、臣僚奏議等官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的政治情報,寫在竹簡或絹帛上,這就叫“邸報”,然後派遣信使,通過驛道,傳送給各郡長官。最早的“邸報”出現在西漢初年,即公元前2世紀左右,比羅馬帝國的《每日記文》大約要早1個世紀左右。

最早的無線電通信機

1820年,奧斯特發表了著名的奧斯特實驗,第一次揭示了電流能夠產生磁的物理現象。在此基礎上,法拉第於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到了1873年,麥克斯韋提出電磁場理論,並描述了電磁波的一些基本性能。1888年,赫茲成功地在導線中激起了高頻振蕩,並在導線周圍測得了電磁場,從而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這一切都為無線電通信的發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自赫茲的實驗發表以後,人們就產生了製造利用電磁波傳遞信息的無線電通信機的構想,並做了大量的實驗,結果都沒有成功。直到1895年5月7日,亞曆山大·斯捷潘諾維奇·波波夫在俄國物理化學學會會議上第一次公開表演了他所發明的稱為“雷電指示器”的無線電接收機。第二年在同一學會的會議上又表演了距離為250米的無線電通信。接著,意大利科學家馬可尼將無線電通信付諸實用,並申請了專利權。

波波夫發明這架最早的無線電通信機是利用火花放電來產生高頻電磁振蕩的。按下電鍵K後,電池E供給的電流流過初級線圈T1,使鐵芯C磁化而吸動銜鐵B;於是初級電路斷開,鐵芯內磁通消失,銜鐵B回到原位,初級電路重新接通。每次鐵芯內磁通消失時,次級線圈T2中就感應出很高的電勢,使天線A和金屬球M1充電,直至使兩個金屬球M1M2之間擊穿時為止。這時天線A與地線G之間積累起來的相反電荷通過兩球間的電離空氣火花放電。這種火花放電具有高頻振蕩特性,振蕩頻率由天線和導線等的電感和電容量決定。這種高頻阻尼振蕩由天線A輻射到空間,這就是發射出去的無線電信號。無線電信號由天線接收進來,經金屬檢波器檢波,繼電器1和3配合動作,由小錘按高頻信號電流的長短擊振出長短不等的鈴聲,或由記錄係統將信號用點、劃的形式記錄在紙條上。

波波夫發明的火花式電報機是世界上最早的無線電通信機。盡管它存在不少缺點,不能在很寬的頻帶範圍內產生電磁振蕩,發送的信號十分簡單,但它卻開創了無線電技術的新時代,其意義是非常深遠的。這種電報機一直沿用到20世紀20年代以前,直到采用電子管後才被取代。

最早的無線電廣播

1906年12月24日即聖誕節前夕的晚上8點鍾左右,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費森登通過馬薩諸塞州布朗特岩的國家電器公司128米高的無線電塔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廣播。廣播的節目有讀聖經路加福音中的聖誕故事,小提琴演奏曲,還播送了德國音樂家韓德爾所作的《舒緩曲》等。人們聽到電波傳來的精彩節目,感到十分驚奇。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進行的正式的無線電廣播。在1900年11月,費森登教授曾進行過一次演說廣播,但聲音極不清楚,未被重視。不過,第一次成功的無線電廣播,應該是1902年美國人內桑·史特波斐德在肯塔基州穆雷市所作的一次試驗廣播。

史特波斐德隻讀過小學,他如饑似渴地自學電氣方麵的知識,後來成了發明家。1886年,他從雜誌上看到德國人赫茲關於電波的談話,從中得到了啟發,並試圖把它應用到無線廣播上。當時,電話的發明家貝爾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但他的著眼點在有線廣播,而史特波斐德則著眼於無線廣播。經過不斷地研製,終於有了成果。他在附近的村莊裏放置了5台接收機,又在穆雷廣場放上話筒。一切準備工作就緒了,他卻緊張得不知播送些什麼才好,隻得把兒子巴納特叫來,讓他在話筒前說話,吹奏口琴。試驗成功了,巴納特·史特波斐德因此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無線廣播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