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女媧的故事(1 / 2)

世界上有很多神話,每一種神話都很複雜。

中華神話自然不例外,由於有著幾千年的發展,根係繁複,錯亂非常。我把中華神話分成三類:上古神話、宗教神話、民間神話。這三種神話,不僅相互常有矛盾,就連自己內部,都有許多說不清楚的地方。

但女媧,一定是所有中華兒女最清楚的神話人物。

她是中華神話裏出現得最早的創世神,大家耳熟能詳的是她造人以及煉石補天的故事。

可是,如果我說,女媧是真實存在的,你信嗎?

考古學家們在HN省ZC縣仰韶村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發現有些陶器中,畫著非常有趣的圖案:一隻青蛙。這還不是一般的青蛙,它是一隻母青蛙,它的大腹便便,中間點著非常多的小點,看起來,就像一個滿懷蛙卵的“孕婦”。

除了“母蛙”以外,考古學家們還在其中發現了許多魚的圖騰。魚和母蛙,有關係嗎?當然有。因為魚從水,就陰?當然這是現代人的說法,那個時代的人,可不知道何謂陰何謂陽。和蛙一樣,魚,也是生殖的象征,魚難道不也是多子多產麼?

魚與蛙的圖騰,自然代表的就是女性崇拜,或者說是生殖崇拜。

我們學過初中曆史,就知道,人類社會最早形成的時期,便是母係氏族社會,後來才轉變為父係氏族,這又是為什麼呢?

當然,在我們剛剛與猴子分道揚鑣,成為可以用“人”字來形容的生物時,我們還是沒有社會的。我們的先祖們茹毛飲血,各自行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逐漸學會了形成一個個小團體,再後來,各個團體也開始融合,他們有了固定的居所,形成了彼此之間的關係,這樣,一個原始社會形成了,但是先於原始社會形成的,便是他們聚居之地——部落。

在那個時候,人類社會的蒙昧時期,我們的先祖對這個世界充滿著敬畏,又充滿好奇,他們把一切看到的,強大的、偉大的物件,都作為圖騰來崇拜——各個地區都在這裏顯示出了其地域的特色,有的部落崇拜虎,有的部落崇拜蛇,有的部落崇拜熊,當然,有的部落崇拜太陽。

但是隨著發展,這個原始社會開始了有組織、有紀律的生活,社會文明得以進步。有人不一定會有文明,有一群人,就會開始有文明。所以,人類的聚落,就是文明的發源地,而今的城市,就是文明的中心。在社會文明得到進步的時候,我們的先祖們開始思考一件事情:什麼才是他們的第一生產力?

我們今天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是他們那個時候的科學,尚不能夠成為第一生產力,雖然他們知道磨礪自己的武器,但是這些武器,在他們狩獵、打漁、種植時,能起到的作用還不夠強。我們今天一些發達國家,一個人一架機器,就可以收割大片的田野,在遠古時期,他們的器具在麵對種種挑戰時,表現出了有限的力量,隻能說聊勝於無。一個人拿著武器,不足以戰勝一隻熊,但是兩個人,卻有很大的幾率;一個人不足以收割一片田,那麼兩個、三個甚至十個,總該是可以的。

於是,他們清楚地意識到:人就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我們知道,這樣的觀點,甚至統治了我們這一片土地,許多、許多年。

哪個部落人丁興旺,哪個部族就能夠繁盛,因為人多意味著他們無論是在生產、生活上都有更強的力量,甚至部落戰爭之間,都會占據優勢。

所以,自然而然的,他們就開始了生殖崇拜。而生殖崇拜,就繞不過女人。

人從哪裏來?我們聽過的故事不是告訴我們了麼,人,從女媧那裏來。

為什麼是從女媧那裏來?不是從“男媧”或者伏羲呢?因為我們的先祖看到,每一個新的生命,都是從他的母親身體裏出來的,魚是,蛙是,人也是。

為什麼那個原始時代,女性可以隨意於男子交配?這是部落的需要,他們需要人丁興旺。所以,生殖崇拜,最主要的就是女性崇拜。

掌握了那個時代的“第一生產力”的,自然就是女人。

誰掌握了社會的生產力,誰就是這個社會的主角,女人的地位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高,因此,母係氏族社會隨之誕生。

那個捏土造人的女媧並不真實存在,但是,在那個時代,確實有許多女性,像女媧一樣,是萬民之母,如一個神靈一般,領導著整個部落、整個族群,在土地上紮根,戰勝種種困難。她們不是女媧,或許,更應該叫做“女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