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一枝斜更好
謎底:介
【趣解】這是一則字形與象形並用的字謎。謎麵係蘇軾《和秦太虛梅花》詩中名句,意在欣賞竹叢外那一枝斜開的孤梅。謎底“介”
卻應視為“丿”與“個”兩部分合成。中國畫水墨寫意,畫竹葉三片一簇酷似“個”字形狀,而“竹”字的半邊亦近似“個”字;“一枝斜”象形為“丿”;“外”為方位詞,指明斜出的一枝是在“竹”的外邊;“更好”在麵是讚賞竹叢外梅枝斜生之美,釋底卻是說明形扣恰到好處。
此謎佳處有二:一是想象豐富,形神兼備。“個”字無論是視為竹葉之狀,還是當作“竹”字的半邊,皆得其形似。而“丿’則獨得“一枝斜”之神似,與形似部分相映襯,有奇正相生、出人意料之外的功效。二是麵句造語精當,意境殊絕,取名句而能如此自然人謎者,非大手筆不能為。“一枝斜更好”,俊逸纖巧,文采風流,運思靈動,搖曳生姿。
畫眉深淺巧費工
謎底:兮
【趣解】“兮”字係古漢語助詞,較難為它配上一個琅琅上口的謎麵。
作者積數十年斫輪功底,獨具匠心地借用唐詩人朱慶餘的名句“畫眉深淺入時無”,不露痕跡地運用造化之工,融象形、增損兩種手法於一體,使扣合準確無誤,令人欽佩。
剖析麵句,可知此謎分段分扣,以“畫眉深淺”緊扣“兮”的上半部,其中一“深”一“淺”刻劃傳神,以示“八”字眉的兩邊形象不一;以“巧費工”化解成“兮”的下半部,不愧為借雞下蛋之法。作者在謀麵過程之中,確實是“巧”“費”了一番“工”夫。
有心趁其不注意湊上小嘴親一親
謎底:勿
【趣解】謎麵句通俗活潑,生動地描繪出“被愛情遺忘的角落”裏一對小青年初戀時那害羞而又親昵的情景。從“小嘴”一詞中使我們明白更主動一點的當是小姑娘,她大膽地衝破閉塞的農村那“男女授受不親”觀念和對愛的向往,勇敢地嚐一嚐這“吻”的滋味,描寫入微。其實此乃作者戲弄文墨,故弄玄虛,采用雙扣法成謎。前句是說,底字若加上“心”即成“忽”,其義為“不注意”;若底字湊上一“口”(小嘴)。即成“吻”字,其義為“親一親”,如此雙重踏實,謎底“勿”字令人難忘。
一個簡簡單單的“勿”字,經作者加醋添料這麼一擺弄,竟能端出一盤美味可口的好菜來,可見作者手藝非同一般,稱“特級廚師”,當之無愧!
用心不一誤半生
謎底:計
【趣解】一條燈謎,如果能在給人藝術享受的同時,又能給人以警示,給人以啟迪,使人有所受益,那麼,這就是一條成功的謎作。
此謎的成功之處,首先在於謎麵的通俗化、大眾化。麵句不事雕琢,平自如話,言簡意明,流暢自然。成謎采用離合法,“用心”是“用”字之心,即;“不一”表示在“用心”衝消去“一”,餘下“十”;“誤半生”取誤字的一半“言”部;“言”與“十”兩者順理成章合成“計”字。“十”字,通常都用“畫中”、“田中”、“上古”、“支前”、“下午”等來扣合,而此謎作者卻不落俗套,妙思巧構,別出心裁,比上述諸多手法多了一道曲折,多了一份謎趣。此謎底麵扣合無隙,麵無餘言,底無剩義,幹淨利落,非相當的藝術造詣難成此謎。
此謎的成功之處還在於謎麵的思想性上,麵句深含哲理,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專心致誌,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決不能三心二意,見異.思遷,惟有如此,方能有所作為,有所建樹,人生才能無怨無悔。否則,時光虛擲,貽誤半生,枉歎奈何。當牢記謎麵要旨,專心一致,不該再“用心不一”了。
一個謎底僅有四筆的字謎,能闡發如此深邃的人生哲理,難道能小看燈謎“寓教於樂”的作用嗎?
挑燈剔火讀西廂
謎底:訂
【趣解】《西廂》是指雜劇劇本,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為元代王甫實所作,描寫書生張君瑞與相國之女崔鶯鶯的愛情故事。人謎采用拆字會意,直逼謎底。“燈”是本謎主要道具,“剔”原意是挑出,意謂將火挑大點,今別解為“剔除”,將“燈”中之“火”‘剔除”,“丁”自然獨立;“西廂”原為書名,今僅作方位解,“讀西廂”解作“讀”字之西半部,即“言”,與“丁”合為“訂”,讀者自可細細品味。
此謎“剔”字別義生趣,妙在該字可增可減之中;西廂指位生巧,更兼撰麵如說故事,自然引人入勝。
為嚴將軍頭
謎底:六
【趣解】看了這條謎作,有些人也許認為過於簡單,因為它純以方位法成謎。“為嚴將軍”的起筆分別為“、”、“一”、“、”、“丿”,組成“六”
字。似乎一覽無餘,缺少變化。其實,看似平常最奇崛。首先,“為”容易被視作閑字而被忽略,機關暗藏不露。麵句出自文天祥《正氣歌》,而典實出自三國。西川老將嚴顏戰敗被俘,麵對勸降,他慨然答道:“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好個“為嚴將軍頭”,真是擲地有聲,回腸蕩氣,大義磅礴,千秋凜然。
平心而論,此謎製作不難。但謎之優劣決非取決於製作難度,昔日司空圖詩品有“雄渾第一”之說,此謎簡潔明快,自然渾成,以拙勝巧。
《小芳》唱罷唱《小草》
謎底:方
【趣解】《小草》與《小芳》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頗為流行的歌曲,都曾有過不同程度的轟動效應,受眾麵很廣,影響力很大,至今人們仍在傳唱不絕。唱完《小芳》再唱《小草》是現實社會生活很自然的插曲,這兩首歌曲風格明顯不同,謎麵敘述的這個事實,也是當代年輕人不同心態的記錄。謎作者的匠心在於敘述事實的同時,把謎麵自行抵消法運用得出神人化。謎麵結構別出心裁地設計為前三後四兩段頓讀,“罷唱《小草》”不僅把“《小芳》唱”三字之中的“唱”、“小”、“艸”(草)成分“罷”了去,而且連同書名號“《》”全部抵消掉,餘下一個“方”字即為謎底。扣合自然輕巧,謎品空靈渾化,解來讓人舒心愜意,實是可遇不可求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