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本源純陽氣,左旋右轉化兩儀;吸浮呼沉任旋轉,養心活脈長壽跡……”
心中默念著純陽功心法,俞三聚起全部精神引到內力沿著純陽路線流轉,最後歸於丹田。
完成一次周天運轉後,俞三的真氣便增長一兩分。數個周天過後,俞三隻覺得真氣鼓蕩,有如同岩流奔騰、洶湧澎湃。
雙手虛合於小腹,做懷抱太極狀,俞三聚神於丹田,引導著丹田裏的真氣慢慢彙聚成漩太極渦狀,緩緩旋轉、收縮、再收縮!
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也最是消耗人的精神。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俞三隱約感覺到自己的精神力正被一絲一絲地吸入那真氣漩渦之中。
當周身的真氣盡數被吸入漩渦之中後,那真氣漩渦不但沒有擴大,反而比初時縮小了許多,約略剩下核桃大小的一團,原本灰蒙蒙的氣團也開始變得有些透明。
俞三心念一動,那團氣旋很快便隨著俞三的念頭停止了旋轉。
讓俞三驚喜的是,這次氣旋並沒如以往那般迅速潰散,而是以大致穩定的形態與速度緩緩在丹田正中旋轉,仿佛一朵含苞待放的青蓮花。
意念再轉,氣旋慢慢停止轉動,依舊沒潰散。
接下來俞三逆向轉動氣旋,如絲如縷的真氣自氣旋之中釋放了出來,直到經脈中的真氣再次如岩漿奔騰。
略有不同的是,此刻的真氣似乎精純了少許,屬性依舊陽剛,但卻並不咄咄逼人,仿佛陳年的烈酒一般,熱烈而綿醇。
而那團真氣漩渦,雖然縮小至花生米大小,但卻頑強地保持住了形體。
如是正反催動氣旋數次,俞三終於確認,這團氣旋已經徹底穩定,不會再行潰散。
“終於凝練成氣旋丹種了!雖然全由純陽之氣凝練而成,還不算完美,達不到陰陽平衡、婉轉如意之境,可總算有了個好的開端!”
“接下來便是將純陽之氣修煉到極限,陽極生陰、陰陽交泰,進而達到太極之境,然後再按部就班地地壓縮真氣,凝氣為液、煉液成丹……”
“就是不知道,這種丹武合一、以武入道的功法,修煉到極致時,是直接破碎虛空呢,還是像修真者那般渡劫成仙呢?“
神思飄忽了不知多久,俞三方才收回飄忽的思緒,收功起身,定了定神,俞三又伸臂抬腿,練了兩路掌法、一門輕功、一路刀法。直到日上三竿時、汗流浹背,這才停止了修煉。
“俞少俠!”
俞三剛剛收功,便見一精瘦的道士大步而來,連忙拱手施禮道,“見過清微道長!”
“俞少俠早!貧道這廂有禮了!”打了個稽首,清微老道沉聲開口道。
“道長此來,不知有何事賜教?”
“俞三俠客氣了。山野道士,哪敢有什麼賜教!貧道此來,是來稟報俞三俠,那日三俠吩咐我等查探的消息已經有了眉目了!”
“哦?”
“是這樣,離此西南約七十裏的伏牛鎮上,有人看到大牛嶺上有可疑行跡,據形容那人似與俞三俠所尋之人相似。”
“如此,甚好!有勞清微道長了!待俞某收拾一番,便親往大牛嶺查探!”
“俞三俠何不多盤桓幾日?”
“不了!師門任務要緊,俞某就不多叨擾了!”
草草梳洗了一番,俞三用過早飯,便背起行囊直奔伏牛鎮而來。
大牛嶺方圓約有百裏,山勢雖不陡峭,可勝在林木茂盛、峰巒起伏、溝壑縱橫。
一處隱蔽的山坳裏,一名絡腮胡子的壯漢正蹲在火堆旁烤兔子。
“武當山的死牛鼻子,居然跟老子過不去!老子雖然殺人放火,可又沒殺到你們武當山頭上去,居然千裏迢迢地來追殺勞資!真是,豈有此理!”
“還害得勞資住了半個月的山洞,吃了半個月的生肉!勞資和你們沒完!等勞資神功大成之後,勞資第一個就殺上武當山,把你們那些大小牛鼻子全都變成死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