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感悟五十九:因材施教,對症下藥(1 / 1)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曾經說過:“聖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棄人也。”“因材施教”這一術語便是朱熹在總結孔子的教學方法時提出來的。

所謂因材施教,是指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相適合,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使每個人的才能品行獲得最佳的發展。因材施教不僅是我國古代教學經驗的結晶,也是現代教學必須堅持的一條重要原則,具有非常豐富的現實意義。

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範。孔子之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是因為他能夠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對每一位學生的缺點、特長、性格特征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如“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予不仁”“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等等。

在《論語·先進》中有這樣一段話:

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

孔子說:“有父兄在,怎麼能聽到就行動起來呢?”

冉有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

孔子說:“聽到了就行動起來。”

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你回答說‘有父兄健在’,冉求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你回答‘聽到了就行動起來’。我被弄糊塗了,敢再問個明白。”孔子說:“冉求總是退縮,所以我鼓勵他;仲由勇武過人,所以我約束他。”

由於子路和冉求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對於同一個問題,孔子針對二人的不同情況分別作了不同的回答。

孔子根據學生智力水平的高低來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意思是說:“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孔子在回答幾位弟子有關“仁”的提問時,就很好地體現了他的這一思想: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顏淵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在孔門弟子中以德行修養而著稱,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標準來要求他,即一舉一動都要符合“禮”的規範。仲弓對人不夠謙恭,不能體諒別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司馬牛“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誡他謹言慎行,不要急於表態。樊遲較魯鈍,孔子對他就隻講“仁”的最基本含義,平時生活嚴肅莊重,處理事情嚴肅認真,與人交往忠心誠意。根據每個學生基礎和造詣的不同,解答的深淺也不同,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孔子也很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在《論語·季氏》中說:“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說:“君子有三種事情應引以為戒: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成熟,要戒除對女色的迷戀;等到身體成熟了,血氣方剛,要戒除與人爭鬥;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弱了,要戒除貪得無厭。”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令後人折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