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小行星帶邊緣,一台墨綠色機甲正在向小行星帶疾馳而去。
這是一台老式武裝機甲,看設計最少也是十幾年前的淘汰機型,破舊的外部裝甲上防鏽漆已經大片脫落了,而且和現在主流的人形機甲的造型不同,這台老式機甲顯得十分臃腫、笨重,不過細看之下這台破爛機甲的背後竟然背著一台非常先進的矢量離子飛行推進模塊,推動著機甲以極快的速度衝入小行星帶。
要知道頓衡星域的小行星帶中的小行星是以密集而聞名的,在這樣高度密集的聚集下,任何一個輕微的碰撞也有可能引起一連串的反映,也許就會發生一場石浪,這裏是驗證骨牌效應的天然實驗場。就算設計堅固工業開采船也經常在這裏出現各種碰撞事故,而機甲就更是談之色變。
老式機甲依靠強大的矢量引擎提供動力,速度很快達到了二十赫,引擎噴出的強大離子射流在漆黑的宇宙中拉出一條長長的光帶。
麵對迎麵而來的小行星群,老式機甲沒有任何猶豫,一頭紮進了一條裂縫,隨之撲麵而來的就是無窮無盡的石塊。在進入小行星群後機甲的速度顯著慢了下來,但仍然保持著接近十三赫的超高速度。依靠著矢量推進器的矢量推力調節,這台老式機甲像一隻蝴蝶般在石塊的包圍圈中靈巧躲避。但是還是有微小的無法躲避的小石塊擊中這台機甲留下一個個凹痕,不過從這台機甲凹凸不平的外觀來看,這台機甲似乎經常做這樣的運動。
駕駛艙內撞擊警報器在不停的作響,很顯然這台老式機甲的設計時根本沒有考慮到高速接近戰鬥這個方麵。而機甲內的駕駛員卻毫不理會,這是一個長相普通的少年,目不轉睛地觀察著監視器,關注著機甲外任何一個細小的變化,隻見他長著修長的手指雙手拂過駕駛台,一連串的指令如行雲流水般的被輸入到機甲電腦內進行發布,應對著外界的情況。
機甲靈巧的躲避顯示了駕駛員熟練的駕駛技術,在這樣的高速運動中任何一個遲疑都會造成機毀人亡。要知道在無論駕駛機甲做任何事情時,對機甲的駕馭能力都顯得尤為重要的,而這種駕馭的能力的重要表現形式就是對機甲的微操,但是要了解一個機甲的性能才能對機甲本身做出高規格的技術動作,而這台機甲的駕駛員很顯然對這台破舊機甲性能有很深刻的了解。
經過幾分鍾的高速飛行,這台破舊機甲來到了一個大型小行星的引力場範圍邊緣,大量的石塊在它的引力場軌道上飛行,造成在那個小行星直徑十千米範圍內成為了空曠地帶。依靠強大的動力勢能,機甲從亂石堆裏衝了出來,並迅速加速向那顆大型小行星飛去。
破舊機甲的矢量飛行模塊的調節器已經完全打開,強大的離子流將機甲狠狠的加速推起,瞬間機甲的速度超過了二十赫,在這樣的推力下,機甲發出了“鐺、鐺”得金屬扭曲聲,這台老式機甲在結構上根本經不起這樣的摧殘,機甲主要機械機能行動已經變的十分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