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後的《費加羅報》有幾個顯著的特點:一是繼續保持對折大版麵,但版麵窄了一欄(現在與《世界報》幅寬一樣);二是在照片使用上采取了“走兩端”的做法,或用大或用小。大時經常占半個版麵(特別是頭版);用小時隻有一般證件照片大小,基本不用或少用中等畫幅的照片;三是將報紙分成內容不同的三本(疊):第一本是國際、國內重要新聞背景或專題文章;第二本是桔紅紙的經濟專版;第三本是“文化與生活”藝術本,內容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此外,還有一本《費加羅》文學本,隻是每周出版一期,頂占生活藝術版的位置。改版後的分類小廣告全部移到各本的後麵,主要是文化與生活藝術本的後麵。整個報紙各本相加每天都在40到52個版之間。
從版麵內容來看,《費加羅報》每天的頭版,簡潔明快,報紙折過來後,幾乎隻見“一個費加羅報頭,一版要聞標題,一個大照片”。而頭版的另一半,基本是各本的重要內容文標題和摘要,外加一塊小廣告。
該報在作改版宗旨說明時用了三個更字,即為了使報紙“更明確,更簡潔,更好看”。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版麵設計專家采取了各種手段:一是文章很少超過一個版,以免轉來轉去,讀者翻起來費神,更不要讓讀者在眾多的廣告頁中去找文章剩下的尾巴;二是在每一本的第一頁登要聞摘要和標題,在全報的最後一頁刊登全部文章的標題。
雖然報紙改版要真正做到“改革”一步不太容易,但《費加羅報》在照片的使用上的確是有革命性的一步:一是使用大照片,二是使用許多具有現代感、帶抽象或間接主題的照片或組合圖來作插圖,從而大大改變了《費加羅報》多少年來的保守麵孔。
在報紙的網絡版與平麵版的整合呼應上麵,《解放報》做得更為出色一些。改版整合以後,該報將網絡版的首頁集中在三個方麵:一是重要新聞滾動,二是論壇互動,三是其他要文位置保持不動。同時,在網頁中普遍采用圖片、視頻和實時統計圖:如實時顯示當天新聞熱點點擊統計,以及論壇互動關注熱點話題的民意調查等統計。
在網絡版與平麵報紙的整合上,法國其他各家報紙前後都進行了不同的嚐試,目前比較趨勢化的發展是:充分發揮網絡新聞的滾動和互動特長,發揮平麵報紙思考時間充分、行文嚴謹的特長,同時在一些重要新聞和一些特殊內容上發揮圖片和視頻的流動、直觀和色彩特長,盡可能做到各媒體間的優勢互補,取長補短,而不是采取大而全、五味俱全的雜燴湯方式。
法國新聞媒體的改革還反映在另一家老牌著名報紙《世界報》上麵,該報為了適應全球化的需求與競爭,每周還與美國媒體合作,每周出一次英文專版,將美國媒體一周中的重要評論和分析文章或圖片原文照搬刊發出來,成為雙語平麵媒體。這在法國報紙中的確很少見。
法國網絡媒體與中國網絡媒體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中國網絡媒體都不收費,包括進入資料庫內的文章查詢也很少有收費的,但法國網絡媒體的做法是:隻有數量有限的要聞上網免費查看,但要聞一旦進入資料查詢庫後,讀者隻能搜索到標題和摘要,必須繳費才能調出全文來。法國網絡媒體的這種做法,可能與法語媒體海內外讀者的比例有關係。
四、法國的圖書出版
法國是世界出版大國,擁有眾多規模不同的出版社。據法國《世界報》報導,法國現共有大大小小出版社3 400多家,其中大部分每年隻出幾本圖書,營業額不足100萬歐元,是一種屬於家庭式的小型出版社。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競爭的加劇,法國的出版業發生了巨大變化。通過近幾年的整合,法國真正有影響的出版集團(社)有200來家。其中,規模最大的有10來家。其中首推兩個“巨人”集團:阿歇特集團(Hachette,2005年的營業額為17億歐元,占整個出版業一半左右的營業額)和艾迪帝集團(Editis,2005年的營業額為7.80億歐元);其次是十幾家“大型”出版社(營業額超過1億歐元),如娛樂出版社(特別是其郵購銷售)、伽俐瑪出版社、弗拉馬利翁出版社(Flammarion)、阿爾班·米歇爾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