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並非是最優秀的(1 / 2)

◆文/謝天

我並非是最優秀的,因為我並非是上帝,不可能替自己生產出一個出眾的大腦來;不可能在降臨這世上之前就選好父母的地位;更不可能預知我的未來會是怎樣?未來之路是未知數,好似飄在天空中的雲,令人琢磨不定,我們無能力去摸到它。但是,我們可以把握現實中的每一天,比如誠信待人;踏實地工作;睿智的思想,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去思考該如何去做,漸漸地未來之路由模糊變得清晰起來,我相信,隻要堅持做下去,命運之神會照顧我們的,會創造出美好的未來的。

我並非是最優秀的,能很坦然地承認這一點,不是自信心不足,恰是因為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思維。人在自信心不足之時,可能會不停地為自己加油、打氣;而作為一個真正的強者,通常是信心滿滿,根本不用考慮自己是不是最強的,眼光一直是落在將要被征服的地方。

劉邦在擊敗項羽建立漢朝的慶功會上,與眾臣席地而坐,推心置腹地分析他的成功原因,等眾大臣講完,劉邦開始有理有據地說:“你們說的都不正確,其實,我並非是最優秀的,論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我不如張良;論鎮守國家,安撫百姓,運送軍糧,我不如蕭何;論統領百萬大軍,每戰必勝,我不如韓信。這三位都是人中豪傑,在各自的領域都是最優秀的,而我隻是把最優秀的人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上,因此,最終我成功了。相反項羽為何會失敗呢?項羽一直都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力拔山兮氣蓋世,於是,在他的內心不能容許別人超越他,妒賢嫉能,誰立功勞,就加害誰,手下作戰取勝,卻得不到封賞,自己得到了土地,卻不能夠給別人一點利益,因為這些,因此,他失去了天下。”

我並非是最優秀的,但我堅信:雖然我的基礎不是很好,裝備不是很精良,環境也不是非常樂觀,但是,隻要我能加倍忍耐,加倍努力,加倍想辦法,加倍頑強,那麼,到最後我們就有能力戰勝最強最棒的敵人。就如當年咱們抗日的時候,雖然當時我們最好的裝備也不過是小米加步槍,而敵人則是飛機大炮,我們也要高喊: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為我們造。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於是創造了地道戰、遊擊戰等打法,把戰爭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結果,是眾人皆知的,把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所以,雖然自己不是最優秀的,也要對自己有信心,不斷地嚐試,不斷地接受磨煉,暗中修煉提升自己的戰鬥值(能力)和發展自己的影響力,隻要堅持不懈地做好這些簡單的事情,想不成功都難。

我並非是最優秀的。難道這口號是逆當前成功學的主流口號,標新立異乎?不是的,這想法源於我曾經認識的一個抑鬱症患者,他看了許多心理醫生都沒有效果,後來他使用了我介紹的西方成功學的方法,每天早中晚各喊十幾分鍾:“我是最優秀的。”不久,他就對我說他痊愈了,頭腦輕鬆許多,晚上也睡得安穩了。這裏我們不得不承認,積極暗示的確有很好的心理治療效果。可是,在與他往後的相處中,雖然我覺得他確實積極許多,精神許多,但是,思維舉止上卻有點眼高手低,甚至還有些“不協調的自信”(自負?不,自卑!),這反而使他在現實生活中,遭遇了更多的挫折,所以,表麵他看起來自信,但是行為舉止表露的卻是他信心不足。在與人交往中,似乎比以前更加容易急躁和不安了……也許這是因為他在自我鼓勵後,並沒有正確地認識自己,總以為自己真的好強,不能著眼於細處入手,抓住點滴成功,人為地製造了心與現實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