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拿得起,放得下(1 / 2)

◆文/謝天

沒有放棄就沒有選擇,沒有選擇沒有發展。

——愛迪生

人生的風景不是隻有一處如詩如畫的,他處風景可能會更加令人陶醉。

在你失落的時候,你應該仔細地品味這句話所蘊含的哲理。瀏覽成功人士的曆史,你便會找到可以借鑒的例子比比皆是。

生命中不是僅有一處最炫麗奪目的,包容過去,融通未來,創造人生新的明天,人生會變得更加明媚和迷人。

認真思考自己該怎樣生活、怎樣與人相處,永遠不覺太早或太晩。未雨綢繆不僅不會有損失,反而使人獲益匪淺,你一定要讓思想盡興地展翅高飛,飛得越高,望得才會越遠,視野會更寬闊,才會走出眼前狹窄的疆界,突破已有的成見。

現在就邁出新生活的第一步,而對自己的過去,沒有必要總是不能釋懷的,是好是壞均已成為過去,且將其看做一張白紙,你心中就不再有埋怨與憤恨,生活的一切都會平穩順利。

如果你認為一個人來到世上是要有所作為的,那就更應重視自己的存在。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不平凡的、富有創造力的,隻不過我們總是忽視這一點。生活中永遠存在著體驗與成長的機會,即便身處絕境,不也正是開創新天地的大好時機嗎?

如果你總是沉浸在過去的回憶裏,那就是在浪費生命。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是你自己的權力,這是別人不能替代的。如果此處的生活讓你心情不快樂,也不成功,何不嚐試去改變,去另辟蹊徑呢?

有的人堅持著“矢誌不渝”的思想,握著最初的道路不肯放手。如果你堅信這條路是正確的,可以堅持下去;如果從實際出發覺得有問題,應當毫不遲疑地退回來,另走他路。

不要因一件事情未成功,就輕視自己的能力,許多人之所以沒有最後取得成功,大多是因為輕看自己,或者是方向不對。其實,每個人都有很大的發展領域。這時,你應當重新審視自己是否應當改弦重張。

固守一處,看不到希望,會使你失去發展的機會,失去可能的成功。

例如,蒲鬆齡由於當時科舉製度不嚴謹,科場中賄賂盛行、舞弊成風,他四次考取舉人都落第了。

最後他放棄了“科考”這條可以使自己走上仕途的道路,而選擇了著書立說的這條人生道路。他立誌要寫一部“孤憤之書”。他在壓紙的銅尺上鐫刻了一副著名的對聯,上書:

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鬆齡以此自敬自勉。後來,他終於寫成了一部文學巨著——《聊齋誌異》,自己也成了名垂千古的文學家。

蒲鬆齡雖然科舉落第,與仕途無緣,但他卻找到了成就自己的另一條道路。在這條新開辟的道路上,他獲得了成功,也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像他這樣的例子在曆史上還有很多。

由此可見,人生並非隻有一處燦爛,天涯何處無芳草,別處風景可能會更加吸引人。站在特定的位置上,審時度勢,做出你的選擇,找到你真正的生活目標。因此,你有時須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自己,重新找回自信心,你會發現自己有越來越多值得欣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