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苗桂芳
第一句話是:優秀是一種習慣。
這句話是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說的。若說優秀屬於一種習慣,那麼懶惰也屬於一種習慣。人降臨人世間的時候,除了秉性會因為天性而有所區別,其他的東西大都是後天形成的,是家庭教育和影響的結果。所以,我們的言談舉止都是長年累月形成的習慣。其中一些人形成了良好的習慣,一些人形成了很壞的習慣。所以我們從現在起就要把優秀轉換成一種習慣,使我們的優秀行為習以為常,變成我們的第二秉性。
讓我們習慣性地去創造性思維;習慣性地去認真做事情;習慣性地對別人和善;習慣性地欣賞大自然。
注解:要學會“裝”,要持續地、不停地“裝”,時間久了就成真的了,就變成了習慣了,比如準時到會,每次都按時到會。你“裝裝”看,你“裝”30年看看,“裝”的時間長了就形成了習慣。
第二句話是:生命是一種過程。
事情的結局固然重要,但是做事情的過程更為重要。因為結局好了我們會更加愉悅,但過程讓我們的生命更加有意義。人的生命最終的結局一定是死亡,我們不能因此說我們的生命毫無意義。世上永恒的東西極少。大學生談戀愛,每天都在山盟海誓地說我會愛你一輩子,其實這是不真實的。統計數據表明,大學生談戀愛的100對裏,有90對最終以分手來結束感情,最後結婚了的還有一半會離婚。你說愛情能永恒嗎?所以最真實的說法是:“我今天,此時此刻正在真心地愛著你。”明天也許你會失戀,失戀後我們會體會到失戀的傷痛。這種體驗也是豐富你生命的一個過程。
注解:生命本身其實是毫無意義的,隻是你自己賦予你的生命一種你希望實現的意義,因此,享受生命的過程就是一種意義所在。
第三句話是: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並不一定是直線。
在人與人的關係以及做事情的過程中,我們很難一帆風順地就把事情做好。有時需要我們等待,有時需要合作,有時需要技巧。我們做事情會碰到很多困難和阻礙,有時並不要求我們一定要硬挺、硬衝,我們可以選擇繞過困難去,繞過阻礙去,可能換一種方法做事情會更加順利。大家想一想,我們和別人說話還得想想哪句話更易打動人呢。
尤其在中國這個比較複雜的社會中,大家要學會想辦法諒解別人,要讓人覺得你成熟,容易相處,你才能把事情做成。
注解:如果你在做數學試題時,一定要答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如果你在走路,從A到B,明明可以直接過去,但所有人都不走,那麼你最好也別走,可能會有陷阱。在中國辦事情,直線性思維在很多地方會變到碰壁,這是中國特色的中國處事智慧。
第四句話是:隻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我在滑雪的時候,最大的體會就是無法停下來。我剛開始學滑雪時,看著別人滑雪,覺得很容易,就沒請教練。不就是從山頂滑到山下嗎?於是我穿上滑雪板,哧溜一下就滑了下去,實際上是我從山頂滾到山下,摔了數不清的跟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