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拂淨心靈(1 / 1)

◆文/謝普

良心是每一個人最清正廉明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都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良心是道德情感基本的形式,是個人自律的最突出的體現。對於善良的人,這一生,莫過於良心上的安逸了。它是一種溫暖,一種可靠,一種約定。世上之所以有道德生活,最終都要歸功於良心:做好事不求別人的誇賞而隻求無愧於心是道德生活的最高境界;做錯事能捫心自問並深感內疚則是塑造有德之人的首要條件。良心是道德秩序的保證。隻有良心,才能救道德於墮落的深淵。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外祖父病危。在回光返照時,讓兒子拿過一個舊皮箱,兒子從皮箱裏拿出一件黑色的舊呢子大衣,撕開它的衣角,取出一塊銀元。

六十多年前,外祖父在縣城裏開書店。一個年輕人來書店買書,因為櫃台上隻剩下一本書,所以外祖父便向那個買書人多要了一塊銀元。從此,這塊銀元常被外祖父托在手上,沉重得如同托著一座大山。開了八年多的書店,外祖父隻做過這麼一件虧心事,而且隻是一塊銀元。盡管如此,仍讓他日夜心神不安,他竟決心退回這塊銀元,然而,六十多年過去了,他卻無緣了卻這樁心願。

彌留之際,外祖父給兒女留下的遺囑是:一定要找到那個買書人,即使買書人不在了,找到他的後人也行,一定要把這塊銀元退回去,隻有這樣他才能安睡在九泉之下。離開人世時,外祖父的最後心願,是拂掉他心靈上的那一絲灰塵。

兒女們料理完老人的後事,坐下來商量如何實現老人的遺願。他們驚訝地發現,這竟是一塊根本無法退回的銀元,因為父親沒有留下那個買書人的姓名,或許連父親也不知道?深陷悲痛中的兒女此時才深刻地領悟出老人留下的真正遺願——讓兒女們在世上幹幹淨淨地做人。

美文感悟

人生在世需要不斷地為自己的心靈除塵,自省、自責、自悟、自重……拂淨心靈上的灰塵,這既是一種自我重塑,也是一種品德淨化,既是對從前的一種跨越,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