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快樂之道(1 / 1)

◆文苗桂芳

道德家們經常說:快樂靠追求是得不到的,隻有用不明智的方法去追求才是這樣。蒙特卡洛城的賭徒們追求金錢,但大多數人都會把錢輸掉,而另外一些追求金錢的辦法卻往往會成功。追求快樂也是這樣。如果你要通過喝酒去追求快樂,那就是記憶了酒醉後的不適。伊壁鳩魯追求快樂的辦法是隻和誌趣相投的人一起過日子,同時隻吃不塗黃油的麵包,即便是節日也才加一點乳酪。他的辦法對他來說是成功的,他是個體弱多病的人,而多數人需要的是精力比較充沛。就多數人來說,如果沒有其他的各種補充能量的辦法,這樣追求快樂就過於抽象並且與實際脫離,不適宜作為個人的生活準則。不過,我認為不管你選中什麼樣的生活準則,除了一些罕見的例子和英雄人物的例子外,都不應該是和快樂水火不容的。

許多人享有快樂的全部物質條件,即健康的身體和充足的收入,可是他們並不快樂。就這種情況來說,大概問題出在關於生活的理論正不正確。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任何關於生活的理論都不是正確的。我們和動物的區別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動物是憑衝動生活的,而且隻要客觀條件對它有利,就會快樂。如果你有一隻貓,隻要有東西吃,感到暖和,有時候晚上能得到機會去尋樂,就會很快活。你的需要比你的貓要稍微複雜一些,但還是以本能為基礎的。在文明社會中,特別是在講英語的社會中,這一點非常容易被忽視。

人們往往會給自己定下一個最高的目標,凡是不利於實現這個目標的衝動都去加以克製。一個商人可能因為想發財而不惜犧牲健康和愛情。他終於發了財,可是除了苦苦叫人效法他的好榜樣,攪得別人心煩外,他並沒得到快樂。很多有錢的貴婦人,雖然自然並未賦予她們任何欣賞文學或藝術的興趣,卻決意要使別人覺得她們是有教養的,於是情願花費很多時間學習怎樣談論某些流行的新書。這些書寫出來是要給人以樂趣而,不是可以讓人貿然假充內行的。

你隻要觀察一下周圍那些可以被認為是快樂的男男女女,就可以看出他們有某些共同之處,其中最重要的共同點是:有某件事情往往使他們樂意去做,並且逐漸使他們的某種願望能得以滿足。生性喜愛孩子的婦女能從撫養兒女的工作中得到這種快樂。藝術家、作家和科學家假如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滿意,也能夠得到這樣的快樂。但是,這種快樂的形式有很多是比較平常的。許多在城市裏工作的人在周末自願為他們的庭院作出無償的勞動,到了春天就盡情享受自己建造的美景帶來的快樂。

在我看來,整個關於快樂的題目探討一直都太嚴肅了。過去一直有這樣的看法:如果沒有一種生活的理論或者一種宗教,人都是不可能快樂的。也許由於理論不對頭以至於不快樂的人需要一種較好的理論幫助他們重新快樂起來,就像你生過病需要吃補藥一樣。但是,正常情況下,一個人應當是不吃補藥也會健康且沒有理論也會快樂的。真正有關係的是那些簡單的事情。如果一個人喜歡他的妻子和兒女,工作又很順利,而且無論白天黑夜,春去秋來,總是感到高興,則不管他的理論怎麼樣,都會是快樂的。另一方麵,如果他討厭自己的妻子,對孩子們的吵鬧也覺得受不了,並且害怕上班,如果他白天裏盼望夜晚,到了晚上又盼望天亮,那麼,他需要的就不是一種新的理論,而是重新安排生活——改變飲食習慣,多鍛煉身體等等。

人是一種動物,這種動物快樂取決於生理狀況的時候往往多於他的思想狀況。這是個不太高雅的結論,然而我不能不相信。我確信這一點:不快樂的商人要靠找到新的理論來使自己快樂,倒不如每天步行6英裏來得有價值。

美文感悟

人們為自己定下一個最高的目標,凡是不利於實現這個目標的衝動都去加以克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