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眾所周知,毛澤東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軍事家;他有個顯著的特點:即非常酷愛曆史,又對曆史顯赫人物作了重要的評點。
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對他鄉人曾國藩是十分敬佩的,他曾對知己的朋友說:“愚千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毛澤東對曾國藩評價甚高,認為曾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曾國藩不僅是個文人,還是一個軍事家,他有統率湘軍撲滅太平天國革命的軍事活動生涯。在作戰時,曾國藩善於鼓動士兵,治軍重視精神教育,以傳統的封建文化綱常倫理來陶冶維係軍心,以忠義血性、親子師友關係用將帶兵,並將用人權與軍、政、財權合一,開近百年軍製之先河。毛澤東曾認真研讀過<曾胡治兵語錄>從中吸取精華,還應用到為紅軍製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取得輝煌成就。
中年的毛澤東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並沒有停留在“獨服曾文正”的階段,而是與時俱進,在五四運動中接受了先進科學的馬列主義,逐漸拋棄曾的影響,成長為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然後對曾國藩的政治立場和觀點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進行了全麵剖析與深刻的認識:“打倒太平天國出力最多的是曾國藩,他當時是地主階級的領袖。曾國藩是練團練出身,團練即是地主階級壓迫農民的武力,他們見洪秀全領導一班農民革命,於他們不利,遂出死力來打倒他。故太平天國之事,不是滿漢的戰爭,實是農民和地主的階級鬥爭。”這樣就完成了毛澤東從推崇曾國藩到同情太平天國的階級立場轉變。
晚年毛澤東經過深思熟慮後,作出理性升華,對曾國藩的評點說:“他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因此,曾國藩這個人物還值得繼續深入研究探討。
毛澤東對曾國藩的評點,或見於文章、書信,或見於演說、談話,有的論其一時一事,有的論其才華,有的論其為人等,因時代背景和對象不同,而且側重點也不一樣。
本書的編著,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了解毛澤東評點曾國藩的麵目,以及有關背景材料和研究情況,並含有我們的若幹探討性見解。這些探討性見解,力爭符合毛澤東的意願。不搞穿鑿附會,強加於人。但限於水平和時間,不一定都正確。如讀者發現有不當之處,望能賜示,以便改正,共同把對毛澤東的學習和研究不斷地推向前進。
第一章 毛澤東評點曾國藩治學——1
為學之道,先博而後約,先中而後西,先普通後專門。質之吾兄,以為何如?前者已矣,今日為始。昔吾好獨立蹊徑,今乃知其非。學校分數獎勵之虛榮,尤所鄙棄,今乃如其不是。嚐見曾文正家書有雲:吾閱性理書時,又好作文章,作文章時,又參以他務,以致百不一成。此言豈非金玉!吾今日舒治科學、求分數,尚與何事?別人或謂退化,吾自謂進化也。
一一摘自毛澤東1915年6月25日致湘生信
(見《毛澤東早期文稿》第2版,第7頁)
第二章 毛澤東評點曾國藩為人——45
滌生日記,言士要轉移世風,當重兩義:曰厚曰實。厚者勿忌人;實者小說大話,不好噓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
不行架空之事……
不談過高之理心知不能行,談之不過動聽,不如默爾為愈。
——摘自毛澤東1913年《講堂錄》
(見《毛澤東早期文稿》第2版,第581頁)
第三章毛澤東評點曾國藩修身——79
1915年8月致蕭子升信:“嚐誦程子之箴,閱曾公之書,卜溯周公孔子之訓,若日惟口興戎,訥言敏行,載在方冊,播之幹祀。”這裏把曾氏列入聖哲之位,推崇訥言敏行的修養之道。
第四章毛澤東評點曾國藩“大本大源”——103
有辦事之人,有傳教之人。前如諸葛武侯(諸葛亮)範希文(範仲淹),後為孔孟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等是也。宋韓範並稱,清曾左並稱,然韓左辦事之人也,範曾辦事而兼傳教之人也。
曾國藩以洞悉“大本大源”為不問之極致,“得大本大源、則民有定向而不致搖搖無著”。毛澤東在1917年3月23日致黎錦熙的信中,重點闡述了他對“大本大源”的探索和認識。其中描述不知“大本大源”之人。“如牆上草,風來兩邊倒,其倒於惡,固偶然之事,倒於善,亦偶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