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覺與悟覺是你聽到某句話時,忽然之間眼界通透,所謂醍醐灌頂,這叫有所覺。但是你在一生的漫長修行中,遇到任何一個事情,要反視內心,去思考,去明白,日積月累,這個長長的、參化的過程叫做悟。人有所覺悟,才有成長。
1人生需要覺和悟
覺和悟,一個是行為,一個是過程。覺是感知,是認識,是了解。看到事物的本質,然後才能徹悟。悟就是醒悟,看清因果。
覺是一種認識,悟是一種提升,所以古往今來,人們多注重“悟”。人的悟性是一種神奇的事物。不同的悟性,同樣的環境,同一個事件可能會有很多種不同的結果。眼睛、心靈、表現。人生的過程其實是不斷悟的過程。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可見悟是一直到生命結束都在不斷進行的。“悟”不是指教別人的作秀和個人英雄的自我表現,而是不斷完善自我心智的內修。悟更是一種自省和自律。悟更多的本意,是為了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但是首先要通過改造自我或者主觀世界,然後才能更加得心應手地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
在哲學中,覺悟就是對事物及其產生和發展的規律的認識和理解程度,一個人覺悟的高低決定了其能動地參與自身及社會活動的方式和方法,從而最終決定其社會活動效率和成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們也可以說覺悟就是態度,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
覺悟的來源取自於人類的知識財富及自身的經驗積累,一個人積累的知識閱曆越豐富,其覺悟程度就應當越高。但是由於人的個體經驗積累途徑和認識活動等等方麵存在差異,這種覺悟程度的高低也並非一如既往地能夠得到正確的或充分的體現,所以才會出現具有相似知識層次結構而世界觀卻迥然不同的人的個性差異。
人生需要覺和悟,覺悟像是人的第三隻眼睛。當我們被憤怒、假象蒙住眼睛的時候,它能幫我們看到事物的本質和真相,讓我們活得輕鬆、快樂。有覺悟的人都是很安逸的,因為他明白很多別人無法明白的東西。
比如說競爭,有些人很有能力和才華,但是他隻要求自己到達某一種程度就好,不是永遠地往上爬。因為他明白,過了那條線,再高對他來說是沒有意義的,隻會讓自己花更多的時間卻活得更累。因此,他們比一般人有覺悟,因為他們知道生活雖然需要金錢,但是生活卻不是為了金錢,一切足夠就好。
如果我們沒有覺悟,就會沉浸在一種思想或情緒中難以自拔。如果這種思想是消極的,它隻會將你導向失敗的深淵。如果你的情緒極壞且不加控製,那麼你的生活就會變得很糟糕。
覺悟就是你對自身行為和情緒的反思。當你發現自己的思想處於一種消極的狀態時,你會想要修正,這就是覺悟。當你做一件事情,忽然明白一個道理時,這也是一種覺悟……可以說覺悟無處不在,善於在工作生活中總結反思的人,其覺悟必定是高的。 覺悟越高的人活得越輕鬆,因為他能更加明白自己本身需要的是什麼,能更清楚地讓自己活在真實之中。
所以,我們需要有覺悟,需要看清自己的內心到底需要什麼,這在如今物欲橫流的世界十分重要。因為有許多人在工作中都漸漸迷失了自己,忘記了理想、快樂和幸福。
所以我們要將理想、幸福、快樂、愛恨情仇等等一一拿出來剖析,還給人們一個明淨的心靈、一個有所覺悟的人生、一個快樂的人生。
2什麼是覺悟
覺悟是一個行為的過程。“覺悟”並不一定需要犧牲的勇氣、高尚的品格、無私的境界。
我們常說做人要有覺悟,那麼什麼是覺悟?為什麼人要有覺悟?
覺悟是佛教教義名詞,梵文意譯為“無上正真道”、“無上正等正覺”等。
從覺悟的字麵來解釋, “覺”字的下麵有一個“見”,“悟”是左邊一個豎心,右邊一個吾。所以有人認為覺悟就是“認識自己的心”。在詞典上“覺悟”有兩層意思:A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認清,也指對道理的認識;B進入到一種清醒的或有知覺的新的狀態。
古代繁體字的覺為“覺”,《說文解字》釋為:寤也。從見,學省聲。一曰發也。 “寤”,《說文解字》釋為:寐覺而有言曰寤。即, 睡醒時神智恍惚而說話。
而“悟”在《說文解字》釋為:覺也。從心吾聲。《說文解字》用“覺”與“悟”來互訓,說明兩字的本意是相似的。
佛學禪宗的“覺悟”到底是什麼意思,它 “悟”的是絕對的“本原心性”,也就是隱在感覺、認知“欲求之我”之後的“真我”。這個真我與認識自己的心有很大的差別。“自己的心”可以理解為欲望、理想等,與禪宗說的“真我”大不相同。禪宗認為覺悟的目的是要去除人的 “外執”,去除蒙蔽人們“真我”的欲望、生命之外的目標等,以尋回自我本性。
什麼是“外執”?它是指過多的追求生命之外的目標,比如認為生命的意義就是追求成功、財富等,結果往往在追求的時候,也被金錢權力支配著。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亞曆山大大帝擁有一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當時很有名氣的一個哲學家第歐根尼,是一個快樂的乞丐。亞曆山大大帝很欣賞他的才學,很想把他收為己用。在一條河邊的沙灘上,亞曆山大大帝終於有了一次和他單獨見麵的機會。亞曆山大大帝向第歐根尼發出了誠摯的邀請,希望他能到自己的帝國去做一名高官,幫助自己管理這個龐大的帝國,但是第歐根尼婉言謝絕了。
亞曆山大大帝很失望,但臨別時不失禮貌地問第歐根尼需要什麼,說無論需要什麼都會給他。
但是第歐根尼隻說了一句話:請走開,不要阻擋我的陽光。
[點 評]
這個故事說明,財富權利與真正的快樂和真正的自我並沒有關係。
禪宗認為,過於在乎名利等很容易扭曲自我。人們努力尋求的目標往往會反過來遮蔽我們的眼睛,挫鈍我們對生命感知的敏銳性,抽幹我們內在的生命之源,讓我們忽略生命中寶貴的、美好的東西。如果人被扭曲了,那麼一個被扭曲的人,他對世界的感知、印象和觀念也是扭曲的。所以禪宗主張人回歸本身,這就是禪宗主張覺悟的原因。
那麼禪學所主張的覺悟又是什麼?於丹在《莊子》心得中曾說:“覺是一個瞬間,悟是一個過程。把所有的瞬間,與長長的一生的悟結合起來,你所到達的就是終於看見我的心。這就是人生的大覺悟”。
其實,我們通常理解的覺悟,是將禪宗北派主張的“漸悟”和南宗主張的“頓悟”糅合在一起,而事實上兩派的主張各有側重。北派領袖神秀有一段著名的佛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他認為禪宗所主張的“本源心性”時刻有被玷汙的危險,因此,需要修行者從事長期的養育之事功,這一過程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我們的“本源心性”才會顯現出來。這就是“漸悟”。南宗領袖慧能有一段更加著名的佛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的意思是禪悟不需要刻意求事功,我們應自然而生,順自然而生活,隨時隨地都可以從對生活的體驗中,在刹那間有如“靈魂出竅”般的感悟中,獲得開悟的經驗,這就是“頓悟”。兩者進行比較,人們曆來認為後者更能夠體現出禪宗的精髓。
慧遠大師《大乘義章·卷十二》有雲:“覺察名覺,如人覺賊;覺悟名覺,如人睡寤。”從中可見,“覺”其實是“看”——是觀察、是學習、是思考、是體驗;而“悟”是將這“看”的結果,內化於心,有所觸動,有所收獲,甚至幡然省悟、豁然開朗(頓悟)。
我們平常說一個人的覺悟高不高,大概是指這個人是否遵守規矩和有自覺性,是否有一定的認識水平和思想境界,這是一個名詞性的標準。而實際上,“覺悟”應該是一個動詞,是一個行為的過程。“覺悟”並不一定需要犧牲的勇氣、高尚的品格、無私的境界。首先,它是一個內省的過程,是對自己內心的一種反省和觀照。這個過程不但需要過程,還需要時間、空間和智慧。簡單來說覺是第一階段,比如說你獲得了某種知識,有一個人跟你說一句話,突然之間眼界通透,所謂醍醐灌頂,這叫有所覺。但是你在一生漫長的修行中,遇到任何一個事情,要反視內心,去思考,去明白,日積月累,這個長長的、參化的過程叫做悟。
比如說知識,知識有顯隱之分。老師言傳身教的是顯見的知識,而隱性的知識主要靠“悟”。這種 “悟”需要以觀察、學習、行動、思考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要與自己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相結合,完成自己思維的重新構建。隻有這樣,這些知識才能真正成為學習者“自己的”知識。這個過程,始終離不開的是學習者的主觀認識、主觀感受,決定其質量的是學習者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3 思想一旦覺悟,就不會再瞌睡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人有思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這是人與動物最本質上的區別。從一定意義上說,沒有思想便沒有人。正如愛默生所言:“人是思想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