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王寶藏是偷來的嗎?根據一位學者的研究,傳說中以智慧和公平著稱的 所羅門王 ,有一個我們更為熟悉的尊稱———埃及法老。他那流傳千古的寶藏,很有可能來自於盜墓者。
在遙遠的古代,幾乎是在同一時期、同一地區,發生過兩場官司。不過,一場發生
在傳說裏,卻名垂千古,一場發生在現實中,卻默默無聞。傳說中,兩個婦人帶著一個嬰兒來到國王麵前,都聲稱自己是孩子的母親,眾人難以分辨。國王想了想,說:“那就把孩子劈成兩半吧!”一個婦人點頭答應,另一個則哭著說:“我不要孩子了!”國王馬上宣布:“她才是真正的母親!”
這位君主就是古猶太國的所羅門王。他以智慧和公正聞名於世,即使到現在,英國國王的加冕典禮上,還要伴以歌頌所羅門王的合唱。
與此同時,所羅門的近鄰——— 古埃及 王國發生了一場真實的官司。
古埃及王國分成上、下兩部分,兩者在聯合王國的外衣下,始終明爭暗鬥。當時的法老定都在下埃及,在塞桑克一世執政時期,發生了一係列嚴重的盜墓案。上埃及曆代法老的墓地———國王穀,有十個前朝王陵被盜挖,屍體身上的金箔、手裏的珠寶、墓中的隨葬品,甚至連石棺都不翼而飛。
國王穀的主管和上埃及首都的市長受到審問,盡管有證據顯示他們非常可疑,可最後罪名卻被推到不知名的“小偷”身上。
現代考古學發現,這種盜墓活動愈演愈烈,幾十個法老墓被洗劫一空。奇怪的是,盜墓者們卻繞過了塞桑克一世的兩位直係祖先陵墓。而且一些贓物,居然在這位法老的陵墓中冒了出來,這隻是巧合嗎?還是說明那些盜墓行為,根本就是下埃及法老指示的?顯然,後者的可能性較大。
兩場古代官司,涉及到兩位國王,一位是英明睿智,一位是出奇貪財,可是,一位新派考古學家拉爾夫?伊利斯卻說:他們其實就是同一個人———所羅門王。
在故事裏,所羅門王建立了強大而富有的國家,囤積大量金銀珠寶,這就是“所羅門王寶藏”。後來,寶藏所在地成為千古之謎,給後代的小說和電影提供了絕佳素材。
很多學者認為,那隻不過是神話而已。但根據拉爾夫的研究,如果把所羅門王和埃及法老看成一個人,確切地說,是古埃及和猶太聯合王國的國王,那麼,關於所羅門王如何強大、富裕的傳說,就變成了真實的曆史。
“所羅門王寶藏”裏的金銀財寶,很多可能都來自於盜墓,但是,它們很快被揮霍殆盡,殘餘的一些也被後來的侵略者搶走。寶藏,就跟它的擁有者一樣,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