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馬其頓軍事帝國的領袖亞曆山大大帝率領的大軍,征服了當時歐洲人所知的絕大部分領土,讓希臘文明與印度文明在公元前四世紀交融。在阿富汗,一次令人振奮的勝利之後,他親自監督鑄造好大批金、銀錢幣,準備把它們大把大把地賞給勇敢的部下。1992年,興都庫什山深處一個貧窮的小村莊偶然發現了亞曆山大大帝這筆數目不菲的“獎金”。財寶幾經易手,終於消失在神秘的買家手中。十餘年間,法國巴黎大學考古學家奧斯穆德?邦皮阿西數次深入這個村莊,試圖找到這筆財寶的線索。
2004年10月,阿富汗山區陰雨連綿。世界著名考古學家、錢幣學家奧斯穆德?邦皮阿西帶著自己獵獲的金幣,悄悄來到倫敦。路上並不太平,為了躲過阿富汗文物販子惡毒的眼睛,他不得不把金幣縫在衣服裏翻山越嶺。
這枚做工精美,幾乎用純金鑄造的錢幣,直徑19毫米,重16.75克,亞曆山大大帝的頭像醒目地凸顯在表麵。根據巴基斯坦古董商的判斷,這枚金幣來自興都庫什山脈深處的米爾-紮卡赫小村。山村雖屬阿富汗帕克提卡省管轄,講普什圖語的部落長老卻是這一帶擁有生殺予奪大權的絕對領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這裏就源源不斷地出土大量價值連城的金、銀寶貝。根據已經在這個領域研究10年之久的奧斯穆德的估計,米爾-紮卡赫至少出土了4噸銀幣和銅幣,而在所有出土錢幣中,金幣大約占到350公斤。
傳說中亞曆山大大帝準備犒賞三軍將士的巨大寶藏,早就成了令私人收藏家、藝術品黑市交易者、當地部落長老垂涎三尺的獵獲物。在錯綜複雜的消息中分辨、摸索的奧斯穆德,多年以來鍥而不舍地尋找著這些鑄造於2500年前的錢幣———作為連接希臘和印度兩個文明的紐帶,它們無疑是曆史的最好見證。即使不能把錢幣全部收購,至少也要把它們登記造冊,拍照留檔,記錄下它們的出土地和後來的流傳情況。
2005年3月初,《巴黎競賽畫報》的記者跟隨奧斯穆德一道前往阿富汗深山尋寶。在喀布爾,考古研究所所長納德?拉蘇爾提醒他們和茫格爾人(當地部落居民)打交道時需要注意什麼。這些人和本?拉登一向走得很近,被視為後者最忠實的打手,向來對介入阿富汗的外國軍隊懷有敵意。假如言辭不當,被他們誤認為覬覦亞曆山大寶藏的外國佬,可能立刻就會引起一場血光之災。
然而茫格爾人的招待還算客氣。奧斯穆德的到來,喚醒了當地老人的回憶。
公元前326年夏天,在征服了波斯之後,亞曆山大大帝直逼印度邊界。強敵當前,國王色魯斯糾集了一支包括200頭戰象的龐大軍隊,在希達斯派斯河(又名傑赫勒姆河,今印-巴邊界界河)擺下陣勢。亞曆山大大帝擊潰了色魯斯,自封為宇宙之王。為了紀念這次勝利,年輕的馬其頓統帥下令鑄造大批金、銀錢幣,以便犒賞三軍。在他死後,這筆財富神秘地消失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嶺中。
1879年,三個從布海德拉(今阿爾及利亞城市)遠道而來的商人在巴劄(東方和北非帶蓬的集市)上偶然淘到了一枚銘刻有明確年代的銀幣,毫無疑問就是亞曆山大大帝散落在阿富汗深山裏的大宗寶藏中的一枚。這枚銀幣後來被英國人買走並珍藏在大英博物館裏,被稱為“色魯斯銀幣”。銀幣一麵,表現的是一名希臘騎士迎戰兩名騎在戰象上的印度武士;在另一麵上,則是手持象征宙斯的閃電形小標槍的亞曆山大大帝的形象。此後,類似圖案的銀幣偶爾出現在市場上,成為收藏家最喜愛的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