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教徒走啊走,走了兩個多星期之後,遇見一位白發年長的聖者。這聖者看到這兩位如此虔誠的教徒千裏迢迢要前往聖山朝聖,就十分感動地告訴他們:“從這裏距離聖山還有十天的腳程,但是很遺憾,我在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們分手了,而在分手前,我要送給你們一個禮物!什麼禮物呢?就是你們當中一個人先許願,他的願望一定會馬上實現;而第二個人,就可以得到那願望的兩倍!”
此時,其中一教徒心裏一想:“這太棒了,我已經知道我想要許什麼願,但我不要先講,因為如果我先許願,我就吃虧了,他就可以有雙倍的禮物!不行!”而另外一教徒也自忖:“我怎麼可以先講,讓我的朋友獲得加倍的禮物呢?”於是,兩位教徒就開始客氣起來,“你先講!”“你比較年長,你先許願吧!”“不,應該你先許願!”兩位教徒彼此推來推去,“客套地”推辭一番後,兩人就開始耐煩起來,氣氛也變了:“你幹嘛!你先講啊!”“為什麼我先講?我才不要呢!”
兩人推到最後。其中一人生氣了,大聲說道:“喂,你真是個不識相、不知好歹的人啊,你再不許願的話,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斷、把你掐死!”
另外一人一聽,沒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變臉,竟然來恐嚇自己!於是想,你這麼無情無意,我也不必對你太有情有義!我沒辦法得到的東西,你也休想得到!於是,這一教徒幹脆把心一橫,狠心地說道:“好,我先許願!我希望――我的一隻眼睛――一隻瞎掉!”
很快地,這位教徒的一個眼睛馬上瞎掉,而與他同行的好朋友,也立刻兩個眼睛都瞎掉了!
經典教訓:自私會扭曲人的心理,造成心理貧窮。心理越貧窮就越自私。一個人越自私,最終會毀滅自己。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很富有,我們應該一起分享而不是獨占。
行善可以積德 但行善要適度
凡事要有度,行善也要給自己留條後路。
20世紀60年鬧饑荒那年,李富貴出生在近鄰山區的一個貧困村落,也許父母過窮日子過怕了,給他起名叫李福貴。全村200多戶老少爺們每喊一聲他的名字,就像祝福他一次。
改革開放那年李富貴剛20歲,文詞講“弱冠之年”。他看報紙,聽廣播,熱血沸騰,決定走出山村,打拚天下。別看他的文憑含金量低,可初中畢業多少明白大道理,再說農民實在,有膀子力氣,在城市打工不信吃不上飯。
同村一起長大的鐵哥們勸他不要去,他鐵了心說服家中二老賣了兩口豬,走上了一條艱苦的創業路,在村口他對鄉親們說:不混上人樣兒死也不回村。
少時艱苦的生活使他養成了能吃大苦的韌勁兒,三年初中使他多少有點“文化層次”,這兩條在城市裏可派上了大用場。幾經周折他來到了建築工地打小工,幹泥瓦匠,由於他幹活不偷奸耍滑,越髒越累我越漂漂亮亮地完工,引起了項目經理的注意。他是市裏人,幹建築科班出身,一天他不知遇上什麼事高興了,情緒很好,叫李富貴到他那去,說李富貴是個幹建築的料,要收他為徒,教他技術上的真玩藝,希望他出息。
拜師以後,李富貴幹的更歡了,技術上不懂就問,師傅對其他打工的愛搭理不理,對他有問必答。
那幾年建築活很多,項目經理累得要死,實在忙不過來,一天他喊李富貴去,要他來個二級子項目承包,李富貴膽子也大了,一口應了下來,李富貴自封隊長網羅了一批民工,幹起了建築隊。一個工程下來,賺了十幾萬。由於活好活快,開發商也開始單獨給他活了。在師傅的指引下建築隊業務火爆,李富貴成了包工頭富了起來。
富了以後,李富貴想回報養他的小山村,安頓好父母的晚年生活後他後顧無憂,先後兩次捐給村裏數十萬元,為村裏200戶鄉親安了供水管道,建了一所小學,修了一條進村公路,鄉親們對他萬分感謝,他心裏也自豪的很。
在這事上師傅對他所作所為有點看法,告訴他行善要量力而行,把流動資金大部分捐了出去,以後有個急用要有麻煩。
李富貴年輕氣盛聽不進去,善有善報,錢全捐了出來兩個大工程不又回來了嗎?
師傅的話應驗了,建築市場由熱變冷,活開始難找了,李富貴承攬的一項工程要墊款施工,可他手中錢不多了,簽訂合同後李富貴拿桑塔納轎車和城裏辦公的單元房做抵押向銀行貸了點款。工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他帳上沒錢了,再貸款無抵押物,要擔保他沒有上級單位,心裏害怕了。由於發不出去工資,有的民工去了別的工地,工程進度慢了下來。這邊甲方以延誤工期為由要中止合同賠償,那邊銀行催貸款……
一切都晚了,李富貴的車、房沒了,建築隊散了,他後悔沒聽師傅的忠告。
經典教訓:行善是人類的一種美好天性,可以造福於別人,也能體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但行善要量力而行,隻能在保證生活無憂和經營正常的前提下適度捐款。否則,如果你一旦陷入困境,後果將不堪設想,以後也無法行善了。
嫉妒是一種心病 不但害人而且害已
嫉妒過了火就成了“紅眼病”。
說起來可能沒人相信,哥哥嫉妒弟弟的生意比自己的生意紅火,竟用斧子把弟弟砍成重傷,自己也服毒自盡。這是發生在遼寧省鳳城市紅旗鎮的一個真實故事。在該鎮的永興村6組,住著於文茂、於文歧哥倆,從小他們跟著老輩學會了祖傳的治牙醫術,長大後在村子裏各開了一個治牙的診所,以此為生。哥哥於文茂開的診所在公路邊,地理位置好,但生意卻一般;弟弟於文歧腿上有點殘疾,診所距公路挺遠,地理位置差,但他為人熱情,老實厚道人緣好,遠近不少患者都願意到他的診所治牙,生意越做越好,收入自然也多了起來。哥哥於文茂看在眼裏,恨在心上。認為弟弟搶了自己的生意,砸了自己的飯碗,下狠心要“收拾”弟弟於文歧。於文歧的一個鄰居家辦喜事,熱心助人的於文歧前去幫忙。晚上5點多鍾,活兒幹得差不多了,幾個幫忙的人在一塊打撲克,於文歧在一旁觀看,此時於文茂來了,他從懷裏抽出一把斧子,二話不說,照於文歧的頭部、肩上猛砍數下,於文歧頓時倒在了血泊中,於文茂拔腿逃離了現場。村民們急忙把於文歧送醫院搶救,雖說脫離了生命危險,但也落下終生殘疾。當晚,紅旗鎮公安派出所接到報案後,立即對於文茂可能落腳的地方進行了搜查,但沒有結果。次日上午,有人在於文茂家裏發現了於文茂的屍體,他已服毒自殺。於家的親友和當地的村民眼看著由於於文茂的嫉妒導致兩個家庭破敗的慘劇,無不感到痛心。
陸興珍是湖州織裏鎮農民。1998年2月到2002年5月間,陸興珍因妒忌其他村民生意做得比她好,以致心理產生畸形和扭曲,形成了投毒害人的罪惡念頭。她先後27次將毒性很大的老鼠藥偷偷投放進多家村民的茶杯中、飯鍋裏、酒瓶內,喝了這些有毒的茶、酒、飯的村民相繼出現昏迷、抽搐、嘔吐、神誌不清等症狀,其中村民王元江因為中毒太深而死。善良而又缺乏知識的村民誤以為自家“風水”不好得了“怪病”,沒有一個人向公安機關報案,以致讓陸興珍連續作案了4年多。陸興珍的行為危害了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安全,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且動機卑劣、危害嚴重,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經典教訓:你可以羨慕別人,但不可嫉妒別人。嫉妒是一種心理疾病,是一種自卑心理的極端體現,重則會得“紅眼病”,由此產生的行為往往就是害人害已。心病還須心藥醫,克服嫉妒心理,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樹立正確的競爭觀念,否則會越陷越深。
好事來臨過於驚喜 往往會樂極生悲
保持平衡的心態,是防止樂極生悲的唯一克星。
“哈哈,自摸!清一色!”王大爺猛地從座位上跳了起來,高興得手舞足蹈。然而,因興奮過頭導致腦出血,王大爺忽然倒地昏迷,隨後猝死。這是發生在廣州市越秀區珠光路某小區真實的一幕。據該小區一名大姐介紹,死者姓王,性格十分要強,平時經常到老年活動中心打麻將。當天晚上,王大爺手氣特別好,接連自摸了好幾把,他當時興奮得手舞足蹈。9時許,他又自摸了一個清一色,王大爺更是興奮得從座位上跳了起來。忽然,王大爺一頭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口吐白沫,隨後被送到附近一家醫院搶救,但為時已晚,王大爺因為興奮過度導致腦出血,不治身亡。
2002年9月26日下午,一男青年接到一條手機短信息,輕信自己中了500萬大獎,因興奮過度當場暈倒,在被送往醫院途中死亡。下午4時許,28歲的男青年程某在長沙市芙蓉路某大廈應聘時,收到一條手機短信,短信稱其中了500萬大獎,其言鑿鑿,不容置疑。生活境況不佳、正在四處找工作的程某看過短信後欣喜若狂,大聲叫道:“中了,中獎了!”,隨後便一頭栽倒在地,兩眼發直,四肢抽搐。周圍的人立即撥打120,長沙市醫療急救中心醫務人員迅速趕到現場,發現程某已進入瀕死狀態,急救人員一邊搶救一邊將其送往長沙市一醫院。等送達醫院時,程早已停止呼吸。
剛退休的趙工程師突然患了急性心肌梗塞,經治療20多天基本治愈出院了。他被接回家時,全家人格外高興!說來也巧,那天正逢趙工61歲生日。兒女們說是雙喜臨門,值得好好慶賀。他們在市裏一家大酒店舉行了一次家庭喜宴。宴會上,兒女們紛紛向父親祝壽,女兒提議讓爸爸喝一杯,大家覺得平時酒量頗大的趙工,喝一杯不會有問題,都同意了。趙工急忙將一杯白酒一飲而盡……接著,他又和女婿、兒子、兒媳和小外孫各飲一杯,女兒又特意向爸爸碗裏夾了兩塊他最愛吃的紅燒肉。趙工心裏一高興,胃口大開。他已經20多天沒這麼吃東西了。宴會進行了兩個多小時。兒女們把爸爸大病初愈忘得幹幹淨淨。正在這時,趙工忽然麵色蒼白,大汗淋漓,一頭倒了下去。大家如夢方醒,急忙護送趙工去醫院。經診斷,趙工心梗複發,心肌大麵積壞死,合並嚴重的心律失常,醫院全力搶救未能奏效,一小時後趙工死在急診室。本想好好慶祝一番,誰想樂極生悲,老人因此而丟了性命。
經典教訓:我們在生活中應注意避免樂極生悲的悲劇發生。要做到這點,關鍵在於平時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首先,要消除一些思想認識上的偏差。人生有高潮也有低潮,生活有苦也有樂。不能總是想生活在充滿激情、浪漫、刺激的境界中,這樣就難以始終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以至於感情常處在大起大落狀態下,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其次,要加強理智對情感的調控作用。人在讓自己快樂興奮的生活時空中,應隨時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保持適度的冷靜和清醒,使之有理、有節,達到平衡適中,以免內心的激情狂潮過於洶湧而樂極生悲。
貪欲不僅可以趕走快樂 還能引人走上不歸路
貪欲是快樂的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