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產後宜忌必讀01(1 / 3)

第一章優生宜與忌

分娩的最佳年齡

大量統計資料表明,婦女妊娠分娩的最佳年齡在24~29歲之間或25~30歲之間。這一時期,婦女體力旺盛,精力充沛,骨骼係統發育完善,腹部肌肉發達有力,骨盆韌帶處於最佳狀態,所以分娩容易,產後體形恢複迅速,母子抵抗力較強。

早婚,即婦女不滿20歲就妊娠分娩,不利於母子的健康和發育。大量資料表明,早婚早育易引起高血壓、心髒病等多種疾病。臨產分娩時又易出現胎盤早剝,出血、產程長等現象,產婦和嬰兒的死亡率均高於24~30歲的產婦。

生育過晚也有不利。荷蘭對700名30~40歲左右的婦女進行了一項實驗:采用人工授精法使她們受孕,此法授精量相同,精子品質可靠,結果500人受孕成功,其中460人生育。實驗顯示,35歲是婦女生育能力的分水齡。35歲以後,生育能力開始逐漸減退,45歲左右基本喪失生育能力。美國的研究說明,高齡(43歲)婦女胚胎在子宮的著床能力未減,但是卵子的品質降低了。35歲以上的婦女卵細胞開始老化,卵子分裂時染色體也容易發生變異,其分娩的孩子先天性缺陷的機會較25~30歲左右的婦女多兩倍以上,並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遞增,此外,35歲以上的高齡初產婦易患高血壓、糖尿病等,分娩時間會延長,難產的危險性會增加,育兒的體力和產後身體的恢複均不如25~30歲之間的婦女。

那麼,30~35歲之間懷孕如何呢?根據醫學專家研究表明,婦女的最佳生育年齡為24~34歲。在24~29歲和30~34歲這兩個年齡層的產婦中,新生兒體格發育指標幾乎完全一致,都是所有年齡組中最高的,而且,早產和過期產的百分率也最低。隻是在足月產的百分率上,30~34歲組比24~29歲組低了1.26%。由此可見,生育的最佳年齡層為24~29歲。

另外,孩子出生時父親的年齡也對孩子的發育有影響。法國研究顯示,年齡介於30~35歲的父親所生的孩子智商高。男子精子質量在30歲時達到最高峰,然後持續5年,到35歲為止。因此,可以將夫妻二人的年齡綜合起來考慮,選擇最佳的懷孕年齡。

妊娠的理想季節

選擇妊娠季節要考慮多方麵的因素:呼吸新鮮空氣方便與否、穿衣行動方便與否、瓜果食品豐富與否、能否回避病毒感染期等等,最好能將多方麵因素綜合考慮,選擇一個較理想的季節。

胎兒的大腦皮層在孕期的頭3個月開始形成,4~9個月發育最快,這時需要足夠的氧氣和營養。所以,最好把這一時期安排在春秋季,孕婦便可以多在室外散步呼吸新鮮空氣。若是在秋天,還有豐富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上市,孕婦可以充分地進食營養。由此看來,夏天或冬天受孕都不失為良好的季節。

4~5月份氣候適中、氣溫變化小、風景宜人,給產婦分娩、哺乳、產後身體的恢複和嬰兒的生長發育都帶來很大的方便。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8~9月份,即夏秋之交也是懷孕的較好時節。

冬末春初是流行病的猖獗時期,病毒性傳染病多。病毒可以引起胎兒的先天缺陷。懷孕頭3個月是胚胎的敏感期,若受病毒感染,易成為畸胎,所以,從健康的角度來看,最好不要在冬末春初懷孕。

綜上所述,夏、秋季懷孕,可使胚胎在頭3個月避開流行病毒感染,又有利於孕婦多在室外散步,充分吸收氧氣,還有大量的水果、蔬菜可以保證母子合理的營養結構和營養量,春季分娩又為產婦和嬰兒提供廠良好的恢複和生長的氣候條件。所以,夏、秋季可以說是理想的懷孕時節。

當然,除了考慮上述幾方麵因素外,育齡婦女及其家人還要考慮自身的個別條件。懷孕的季節理想與否也不是絕對的。即使不在夏秋季懷孕,但隻要注意改善不利條件或注意彌補不足也不能說就是不理想的。

出生月份與優生

人的出生月份與其將來可能罹患的某種疾病存在著一定關係。

我們對3萬名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調查發現,他們出生的月份以1~2月最多,6~8月最少。

這可能與妊娠3個月時,即胎兒大腦皮質發育關鍵時期處於酷暑炎夏有關。

荷蘭學者對2500多名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調查發現,患兒出生於7~10月的最多,比其他月份出生的患兒多20%。也就是說,夏秋季出生的人易患支氣管哮喘。

對2萬名癌症病人的調查發現,病人中生於12月至次年3月者最多,生於6~7月者最少。換言之,出生於夏季的孩子,其以後的癌症發病率可能較低。

最佳受孕選擇

每一對夫妻都希望生育一個健康、聰明的小寶寶。這首先需要具備優越的先天條件。夫妻精卵結合的時間、地點和雙方的健康狀況都會影響到後代的先天發育和後天發展,所以,夫妻應做好計劃,選擇在最佳的條件下受孕。

家庭要做長期計劃,選擇最佳的受孕年齡。婦女生育時年齡過大或過小都不利,最黃金的生育年齡是24~30歲之間。在這一年齡層,婦女具有優質的生殖細胞和身體素質,生育能力和子宮收縮力都處於最佳狀態,早產和難產的幾率很小。

一年四季中每個季節各有特征,所以,也應該注意適宜的受孕季節。受孕季節以夏秋季節最佳。在這個時間受孕,胎兒發育的前3個月就可以避開風疹病毒和流行病的感染,有利於預防胎兒畸形。夏秋季懷孕,即次年的春夏季分娩,避開了盛夏的炎熱和隆冬的嚴寒,適宜產婦的休息康複和嬰兒哺乳喂養。

選擇受孕時機,還需要考慮夫妻雙方的健康狀況和情緒狀態,雙方不應患有疾病,精神狀態要良好。良好的情緒可以使身體的生理活動正常協調地進行,為胎兒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果夫妻感情不和,勉強受孕,可能會使嬰兒體質虛弱,智力發育遲緩,甚至出現畸形。

受孕最好在家中進行。家中比較安定,夫妻對家庭環境又比較熟悉和放心,能做到精神放鬆、情緒穩定,利於優生。旅遊時不適合懷孕,因為旅途勞累、生活不定,衛生條件得不到保障,一旦懷孕,易於出現先兆流產和胎兒畸形。

總之,夫妻兩人要做好計劃,從衛生、健康、營養、情緒等方麵綜合考慮,選擇較理想的受孕條件,以保證胎兒有良好的生長發育基礎。

不宜受孕的情況

為了嬰兒的健康,婦女應選擇有利的受孕時機,最好避免在下列情況下受孕:

(1)夫妻中任何一方飲酒後都不能受孕。酒精可以損害生殖細胞,使受精卵品質下降,導致胎兒畸形或低能。所以,切記酒後不入室。

(2)夫妻中任一方大量吸煙後都不宜受孕。煙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毒素可損害生殖細胞。如果準備懷孕,最好在夫婦雙方戒煙戒酒3個月之後再進行。

(3)婦女直接接觸過放射線或有害物質,不宜受孕。如進行過放射治療,進行過腹部透視,在放射科工作或接觸了有害物質後,不宜馬上受孕,最好間隔一個月以後再受孕。

(4)夫妻任一方在患慢性病服藥期間不宜受孕。長期服用對胎兒可能有不良影響甚至使其致畸的藥物,如抗癲癇藥、抗癌藥等,最好在停藥一段時間以後再妊娠。服用避孕藥者最好在停藥3個月以後再懷孕。

(5)男女任一方正在患病,或病後初愈身體尚未康複時,不宜受孕。急性傳染病、風疹、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可能影響精子、卵子的質量與胚胎的發育。婦女如患有心、肝、腎等慢性疾病,會影響到內髒功能,所以必須避孕。直至病情緩解,內髒功能恢複良好,不再用藥時方可受孕。

(6)疲勞過度時不宜受孕。新婚夫婦在蜜月旅行期間,應采取避孕措施。

(7)精神不舒暢,心情不愉快時,最好不要懷孕。

(8)初冬和初春時最好不要懷孕。冬春之際是病毒感染的多發季節。妊娠早期最怕病毒性感染,一旦懷孕感染病毒,就可能出現畸胎。

(9)男55歲以上,女35歲以上應避免受孕。高齡懷孕生育的子女,其畸形及低能兒的發生率明顯高於適齡孕婦。

不將疾病傳給後代

每一對未來的父母都希望即將降臨人間的孩子健康活潑,沒有缺陷和疾病。但是,數據卻表明,大量的身心缺陷病人是在出生前就決定了的。

研究發現,在身體有嚴重缺陷的病人中,有10%~20%是遺傳性的,10%~20%是環境因素造成的,其餘60%~80%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綜合作用引起的。由此可見,先天性疾病和遺傳物質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遺傳學研究發現,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中的染色體和染色體上的基因將父母的性狀傳達給子女的,如果染色體的數目或排列順序出了毛病,孩子就會發生遺傳性疾病了。

目前人類的遺傳性疾病近3000種。每種疾病都有其遺傳規律。如先天性白癡是一種隱性遺傳病,或許患者的父母不是白癡,但其體內肯定帶有此病的基因。如果父母雙方都帶有此病的基因,病變的基因碰在—起,後代必定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