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難以忘懷的援疆日子(1 / 1)

譚建高

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在生命的曆程中隻是彈指一揮間。然而2002年7月以來我參加援疆工作的這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卻是我一生中最難以忘懷的!我的記憶將永久地定格在這難以忘懷的援疆生涯中……難以忘懷東天山。天山多姿多彩,氣勢磅礴,讓人感受到祖國西部高天厚土的博大深遠。而哈密境內的東天山,更令人流連忘返。我曾8次登上東天山之巔的庫舍圖嶺,仰望最真切、最原始、高海拔的雪山,欣賞半山腰融雪的山水源頭和潺潺溪流,遠眺山下鬆林帶、山間牧場、氈房、畜群……站在東天山上,居高臨下的我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啊!美麗的哈密!”

我曾3次在初春季節乘飛機從粵返哈,都遇上高空的急氣流,受到了驚心動魄的洗禮。飛機在一陣猛然的顫抖後突然垂直下降幾十米,乘客個個臉色蒼白,大聲驚呼:“哇!”

我腦海中一片空白後出現了“死亡”字眼……每當我有驚無險從機艙中走出,乘坐汽車或火車從烏魯木齊市出發,經過火焰山、百裏風區,在戈壁灘、沙漠中行程六百多公裏抵達哈密,我都會大聲喊:“哈密,我又回來了!”

難以忘懷哈密人。中原各地與西部各種觀念、文化在哈密這個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交會、碰撞、融合,迸發出燦爛奪目的火花,塑造了哈密人的剛毅、熱情。在援疆的日子裏,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哈密人的熱情,特別是哈密民政人的熱情。剛安下身來,哈密地委顧和玉副書記就率援疆辦的同誌們親臨寒舍看望,發現周邊環境比較雜亂,立即想方設法幫忙找房子,調到了條件好的行署東院。我任職的所在單位民政局的全體同仁待我更是情同手足。我這3年“建一棟老年公寓、培訓6批90名民政人、援助一批辦公設施”的援疆工作計劃得以落實,離不開民政人對我的鼎力相助。他們教會我跳“麥西來甫”

(一種維吾爾族舞蹈),幫助我打掃房間,從生活到工作上都給予我無微不至的關照,特別是在全哈密地區推行低保金從銀行發放的做法中,得到了哈密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才使這一新舉措得以在全疆率先實施。我在這裏談援疆體會時,要大聲告訴人們:“哈密,是個好地方!哈密人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選自《天山深處》,作者係廣東援疆幹部,援疆期間任哈密地區民政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