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經過無數戰鬥的2萬多人的西路軍僅剩400多人。新疆邊防督辦兼省主席盛世才,與中共中央建立了統一戰線。派出專人和40輛卡車,前往星星峽迎接紅軍。
但是,哈密警備司令堯樂博斯百般阻撓,並煽動群眾,組織力量,企圖抵抗紅軍西進。在紅軍和新疆方麵的兩麵夾擊下,堯樂博斯逃往南京。
1937年5月1日,陳雲、滕代遠到達星星峽,代表中央迎接幸存的紅軍指戰員。西路軍400多名指戰員乘坐40多輛汽車來到哈密,在哈密補充給養,開赴迪化(烏魯木齊)。抗戰時期,西路軍左支隊指戰員分批返回延安。西路軍轉戰河西走廊5個多月,遭受了極大的犧牲,在整個紅軍史上付出的代價,受到的教訓是非常慘重和深刻的。
但是,西路軍重創了馬家軍,殲敵2萬多人,牽製了河西敵軍主力,對爭取“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推動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不怕犧牲、浴血奮戰、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偉大精神,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譜寫了十分悲壯的詩篇。聽完講解員的講述,大學生們還沉浸在西路軍征戰河西的故事中,每位大學生都深深感受到,在哈密又上了一堂愛國主義教育課,革命的英雄們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三、廣工大師生情
注草原在東天山的草原上,100多名受助的瓜鄉少兒記掛著他們遠方的“親人”,想念著他們的“大哥哥”
##大姐姐”。
2003年2月的一天,廣工大校友姚山鬆打來了電話,說:“飛旋嗎?半年沒見你了,我們幾個校友很想你,約個時間小聚一下。”我說:“好啊!時間地點你來定。”過了兩天,幾個校友同事如約而聚。他們詳細問我在瓜鄉哈密的工作情況。校友邱建明說:“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助的,你盡管吱聲。”我說:“建明,這是你說的哦,我就不客氣了。”我詳細介紹了我的工作性質以及周圍的情況。緊接著說:“哈密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財政收支比是1∶2,大部分的財政支出需要國家轉移財政支付。困難家庭的人口較多,有超過5000個的貧困學生。這次我帶回來了部分貧困生資料,請大家幫幫忙。”接著,我拿出了隨身帶的60份貧困生資料,供挑選。校友王偉文說:“我認領10個。”邱建明看了看資料,說:“這20個材料歸我們番禺學院(商學院)了,你們不要爭了。”繼續教育學院的鄧藝賢說:“我們也選10個。”建設學院的劉集純說:“你們不要選那麼多嘛!留一點給我。”他一手就抓了一大遝。我說:“各位校友,各位同事,我替哈密的貧困學生感謝你們了!”
偶然的聚會,60名哈密貧困學生被“認領”了。校友們說幹就幹。
2003年春天,邱建明在番禺學院(商學院)團幹會議上介紹了哈密貧困生的情況,號召共青團員以實際行動支持新疆哈密地區希望工程。團幹部踴躍捐款,支持西部。校友們為希望工程奔忙著。我帶著沉甸甸的愛心款返回了哈密。
2003年12月,廣工大商學院(原番禺學院)分團委再次開展“手拉手”捐資助學獻愛心活動,得到了全體團員青年的熱烈響應。全院1600餘人紛紛捐款,這些捐款如股股暖流彙到哈密貧困學子手中。受資助的學生張豔君在複信中寫道:“將要失學的時刻,得到了大哥哥、大姐姐們的資助,使我重返校園和同學們一起去上課,當時,我的心情非常激動,眼淚從眼角嘩嘩地流出,我不知用什麼語言來表達。遠隔千山萬水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對我的幫助,我隻能用實際行動——好好學習,以最優異的成績來報答。”春天的南國盛開著各種鮮花,爭奇鬥豔,姹紫嫣紅,花城花市聞名遐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