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新階段廣東和哈密的緊密合作和共同發展(4)(1 / 2)

1.以基礎設施為依托,奠定粵哈進一步合作基礎。援疆已為粵哈加強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從“對口援助”向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轉變需要一定的過渡。深化合作需要哈密地區當地幹部群眾繼續的支持和信賴,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沿襲援助的傳統。但在援助過程中,應結合哈密地區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重點向諸如加大水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完善交通設施體係等能拉動經濟發展的“造血性”項目傾斜。

2.以礦藏資源為重點,加速新型工業化進程。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沒有工業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就沒有農業產業化和第三產業的超常規發展。結合哈密地區加快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為重點,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思路,建議在日後的合作中以哈密地區的開發利用礦藏資源為突破口,通過在援助及招商引資方麵在風險勘探投入、延伸煤電聯營等結成戰略合作夥伴,加快推進哈密地區新型工業化進程。

3.以農業發展為後盾,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胡錦濤同誌指出農業是安天下的產業。無論經濟發展到什麼水平,農業的基礎地位都不會變。在未來合作謀劃哈密地區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建議協助哈密地區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堅持特色農業發展戰略,通過引入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技術、資金等方式,走調優結構和精準化、產業化、城鎮化相結合的農村經濟發展之路。

4.以旅遊資源為載體,促進旅遊產業發展。作為“新疆縮影”,哈密地區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在旅遊基礎設施、宣傳等方麵嚴重不足。作為中國旅遊第一大省,廣東省內的許多旅遊規劃機構及旅行社與國外規劃設計單位、各地旅遊局及旅遊企業的密切聯係,能及時掌握最新的旅遊業發展動向,以強烈的市場觀念和特色原則開展旅遊區規劃設計。建議在深化兩地合作的過程中,在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旅遊宣傳、挖掘精品旅遊線路等方麵推廣廣東的先進經驗,促進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二)創新合作機製——財政資金與企業投資聯手打造合作項目鑒於以往的經濟社會環境,我省以往對哈密地區的援助大都是通過財政資金對特定項目進行援助的一種公益性、扶貧幫困性的政治性合作。在企業層麵,我省僅有一些規模較小的民營企業到哈密地區投資。在國內外眾多大型企業紛紛進軍哈密地區資源型行業的大環境下,廣東資源型企業卻按兵不動。建議在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前提下,將廣東各地、各部門援助新疆的資金交由財政統一調度、統一規劃,並將資金更主要地用於以下幾個方麵,發揮廣東企業的資金、技術、市場和管理優勢,充分利用哈密地區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有針對性地引導廣東企業參與到哈密地區當地的經濟發展中,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與交流。

1.財政資金與企業投資聯手構建工業園區。按照相關產業集中原則,哈密地區根據“一園多區”模式規劃建設了廣東工業加工區、哈密重工業加工區、巴裏坤鹽湖工業加工區和紡織工業加工區四個特色工業加工區。但目前4個特色工業加工區在基礎設施、投資環境等方麵仍存在諸多不足,入園投資的產業,尤其是廣東企業規模有限,限製了整個工業園區的張力和輻射力。建議今後更多地將財政資金用於基礎設施、投資環境的建設,打造投資成本窪地、構建優質服務高地,吸引更多企業入園投資,推動哈密地區社會超常跨越式發展。

2.利用財政資金為廣東進哈企業提供小額擔保貸款。得益於靈活高效的管理機製,民營企業對哈密地區的商機比大型國有企業擁有更敏銳的觸覺。但民營企業普遍無法繞過貸款難的問題,導致許多想到哈密地區投資的民營企業最終選擇放棄。有鑒於此,建議廣東省對中小企業提供小額貸款擔保的相應機製和辦法,通過政府出資設立擔保資金,委托擔保機構提供貸款擔保,對達到條件的進哈企業提供小額擔保貸款,吸引更多的企業和資金參與哈密地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