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堂
2012年11月2日今天下午第一節課,因為有午讀,兩點半我就去了學校。剛出公寓門,就領教了哈密沙塵暴的厲害。外麵能見度不足20米,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土腥味,風裹著沙粒打在臉上生疼生疼的。
我用西裝蒙著頭弓著身子迎著風向學校艱難地走去,平常不到10分鍾的路程今天走了近20分鍾。終於站在了講台上,可我還沒有開口說話,孩子們都捂著嘴衝我笑起來,把我笑得莫名其妙。這時坐在第一排的一個女生遞給我一麵小鏡子,我對著鏡子一看自己也忍俊不禁。原來我頭上、臉上、鼻孔裏、耳朵裏,連眉毛上都粘滿了黃土,再看身上藍色的西裝、灰色的毛衣都變成了黃色的,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黃種”人。
班長和另外一個男生趕忙幫我拍打身上的黃土,課代表遞給我一包濕巾讓我擦擦臉,還有人遞過來一瓶礦泉水。看著這些可愛而又懂事的孩子們,感受著孩子們的關心和愛,我非常感動。盡管細細的、無孔不入的黃沙土隔著兩層窗戶也能彌漫在教室裏,盡管今天我講的是孩子們最不願意聽的枯燥的語法課,但孩子們聽得很投入,沒有一個打瞌睡的,我感覺在課堂上不單單是知識的交流與互動,更重要的是師生間心靈的溝通。
下課後,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行為,總是把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掛在嘴上,實際上我真正地這樣做了嗎?教育僅有嚴與愛還遠遠不夠。美國教育家愛默生說:“教育成功的秘訣在於尊重學生。”
因此,應當充分尊重每一個人的差異,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在學習中,孩子們的情感得到了尊重,他們的潛在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掘與釋放。教師的尊重與愛護會使孩子們感到溫暖和自信,尤其是對差生的尊重是對他們最大的激勵,是他們學習的最大動力。做一個教育理念的踐行者比教育理念的說教者更重要!
(作者係河南援疆幹部、援疆期間為哈密市高級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