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好男人:女人最欣賞的10種男人11(2 / 3)

男人堅持不懈地向女人求愛,會使女人產生一種被認可的、被欣賞的滿足感。所以,很多時候即使女人並不愛這個男人,也會對他的行為表示讚賞。

世界之大,某個女人也許是微不足道的,但就她自己而言她就是全部。所以,每個女人在心靈深處都把自己看成是獨一無二的高傲聖潔的“白雪公主”,決不能輕率委身於人。所以,就有男人不斷被拒絕。

男人應該是主動的、執著的,雖然屢遭拒絕,但仍不氣餒似乎才更能表現男人的誠意,也更能體現女人的魅力。

一位夜歸的女性在房中接到男友的電話“我現在過去看你?”“我已經卸裝了。”她這麼回答而拒絕了他。其實當女性真的要想拒絕時,是不會這樣說的,事實上她很可能希望用最素淨的麵孔來見麵。如果她真想拒絕時,她會怎麼說呢?最常見的答案或許就是“我明天還得早起!”了。

如果你是這名男士,此時你最好對她說:“那我把要送給你的花放在門前。”而當到達她住處時,隻要按按門鈴就行了。其實這是隻要稍微動動頭腦就能做得到的追求方式。

有時,從女人口中說出的一句拒絕的話,也可能另有含義。

當女性說“討厭”、“不行”、“不要”等語句拒絕時,她的內心是否也做拒絕的表示呢?我們可以依否定的輕重來排個順序看看。

“討厭”也就是“不喜歡”,這並不隻是一個純粹的否定語,也許你的行為真的使她反感,所以其實是一種預備信號,而此時你則應有充分的評估。

“不行”是一種倫理性的否定,通常是處女身份或已為人婦的女性所使用的字眼,但是這種字眼卻帶有拖拖拉拉的危險性。經常把這種字眼掛在嘴邊的女人,則相當容易追求。

而表示“不要”時,則可能是男性有些輕狂的舉動。當你擁有這名女性時,而她卻說“不要”時,很可能其內心對你懷有恨意。而如果她所使用的字眼為“不要啊”,則千萬別去碰她,因為此時她對男性存有極強的抵抗意念。

善於追求女性的人,有相當的辦法針對這些拒絕予以說服,她們在此時所說的話,這些男人都會做出積極性的判斷,而絕不會使自己受傷。

沒有疑問,愛情上的謹慎是需要的,莽撞理應反對。總要先有相互的了解和信任,才能把友誼升華到愛情。在毫無了解的情況下,貿然向對方表白“我愛你”,不免有些莽撞和輕浮之嫌,還會鬧出令人尷尬的笑話。但是,什麼事情都等到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敢去做,實際上也就取消了自己行動的自由。自然界的果子熟了,會自動掉在地上,但自行脫落的果子的味道總不及已經成熟而尚未脫落的果子。愛情過於“成熟”或者說錯過了時機,大概也會失去它的魅力。

愛情之川的奔湧既需要歲月的彙流,也需要愛之閘的開啟。即使求愛遭到拒絕,充其量不過說明白己的判斷還不正確,更何況這並非注定是不好的事情。因為有時候,這種拒絕往往采取不置可否的形式。這多數是因為她對你雖有好感,而且也有進一步發展友誼的願望,但真要同你結為秦晉之好,還沒有下決心,或者還缺乏思想準備。你真誠地向她坦露心跡,倒能促使她慎重考慮同你的關係,說不定會加速你的友誼的發展,使愛神早日光顧。

有位香港女作家,在濃濃的浪漫情調中與大陸某男士結成情緣,她曾經宣稱那位男士是追她的男朋友中條件最差的。但她為什麼偏偏選中了這一位呢?

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幾年前,那是她第一次赴上海。在一次晚宴上,女作家和某男士相遇,男士深為女作家的人生體驗所感動,晚宴後就告訴她一句驚人之語——“我可以追求你嗎?”

她當時未予理會,隻當成是一句玩笑話。不料男士真的開始展開猛烈進攻,他帶了好多朋友,每天從早開始,他們一起在她下榻的酒店“站崗”。

對於男土此舉,女作家感覺如遇“恐怖分子”,不敢踏出飯店一步。而緊盯不放的男士便不斷以電話“騷擾”女作家,並告知她“如果再不露麵,便要通知你的所有朋友,告訴他們我要追你”。

被逼得無路可跑的女作家急中生智說:“你請我喝咖啡,我們好好聊聊。”

她知道大陸人收入極低,索性一口氣喝了五六杯咖啡,準備使追求者“破產”。結果他也跟著叫了五六杯咖啡,結賬時不但沒有囊中羞澀,反而給了服務員一筆數目不小的小費,讓對方知難而退的計謀沒有得逞。

最激烈的是,就在她在上海的最後一夜,那位鼓足勇氣的男士,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猛烈親吻女作家。霎時花容失色的女作家久久不能言語,隨後激動得幾乎落淚說:“你怎麼可以這樣!”

當她離開上海,那男士更是一路窮追不舍。赴西安,追蹤到西安,抵達台北,越洋電話不知打了多少遍。

至此,女作家說:“隻要我存在於地球上一天,似乎都無法逃出他的手掌心。”隻好宣告投降,宣告結婚。

所以說,執著追求,不被拒絕嚇倒,並能堅持到最後的男人成功的機會會更大。

苦難是上天對堅強男人的一種恩賜

身為男人,你應該明白,苦難實際上是上天對你的一種恩賜!它把你打造得更堅強,更具男子漢的魅力!你隻有把它踩在腳下,才能勇敢地走出來。

誰都不能否認一個事實,很多男人正在經曆著種種苦難,遭受著種種挫折和打擊,這的確是人生的不幸。可是,人們也驚奇地發現,無數傑出的人物都是從苦難中走出來的,正是苦難成就了他們,苦難對於他們來說,是上天的一種恩賜。

下麵,我們來結識幾位從苦難中站起來的巨人。

被人們譽為“美國無產階級文學之父”的傑克·倫敦,是一位苦難造就的偉大作家。

據說,列寧在臨去世的日子裏,總讓他的夫人讀他最喜歡的短篇小說《渴望生存》。這篇作品正是傑克·倫敦寫的,內容是寫一個淘金者在疲憊不堪之時與一隻病狼的較量。這篇作品說的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卻能讓人感到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這也許就是傑克·倫敦的作品特點。

傑克·倫敦於1876年出生在加裏福尼亞州一個破產農民家庭裏。他才10歲左右,父親就破產失業了。從這時起,他便不得不分擔家裏生活的憂愁。他走街串巷當報童,到車站去卸貨車,到滾球場幫助人豎靶子……總之,為了活下去,他什麼都幹,把掙來的每一分錢全部交給家裏。正如他後來說的:“差不多在早年的生活中我就懂得了責任的意義。”

14歲,傑克·倫敦小學畢業,進了一家罐頭廠當童工。後來又到麻紗廠看機器,到發電廠燒鍋爐。在工廠裏,他飽嚐了資本主義製度下童工生活的苦難:每天在非人的條件下常常要工作十八九個小時,直到深夜11點才能拖著疲勞不堪的身子國家。後來,作家回憶這段生活時,憤慨地說:“我不知道在奧克蘭一匹馬該工作多少鍾點”他說自己成了“勞動畜牲”。

1893年,傑克·倫敦17歲時,受雇到一條小帆船上當水手,動身到日本海和白令海去捕海狗。海上生活苦不可言。可是,這次航海卻增加了他的見聞,也磨練了他的意誌,成了他後來寫作一係列海上故事的生活基礎。不久,他因為“無業遊蕩”被捕入獄當苦工。

出獄後,他刻苦自學。但由於家裏一直太貧窮,他直到18歲才上中學。緊接著,又因為生活維持不下去中途退學。1896年,他20歲時,靠自修考上了加利福尼亞大學,可是,隻讀了一個學期,便因繳納不起學費退學。失學後,他一麵在洗衣店做工,一邊開始業餘寫作,希望用稿費來彌補家用。可是,當時稿費不僅低,而且時常拖欠。有時候,他為了馬上得到稿費,甚至要跑到雜誌社與出版商幹上一架。

後來,傑克·倫敦又隨眾人到遙遠的阿拉斯加去當淘金工人。他曆經千辛萬苦,由於缺乏營養,勞累過度患了壞血病,幾乎使他下肢癱瘓。但是,北方壯麗的自然景色,淘金工人的苦難生活,印第安人的悲慘遭遇,卻給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前麵提到的《渴望生存》,便是收獲之一。

苦難的刺激與磨練,使傑克·倫敦成為一個具有特殊氣質的作家。成為職業作家後,他16年如一日,每天工作19個小時,一共寫了50本書,其中僅長篇小說就有19部。他的作品一開始就堅持現實主義的原則,充分表現人的生命的偉大,人同困難的鬥爭,人處於各種逆境中的反抗,給20世紀初的文壇帶來一股生氣勃勃的力量。

人們稱譽張樂平為大藝術家,可人們並不都知道,他所以路走上藝術道路,竟是由於貧窮驅使的。

張樂平出生在浙江一個窮村子裏。父親是個“窮教書”的,靠一個人的工資養活6口人。根本不夠吃穿。母親隻得幫人繡花掙點錢補貼家用。因此,張樂平小時候便常常帶著母親剪剪紙樣,描描圖案,藝術生命的幼芽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萌芽的。他愛上了美術,可是,父母哪有錢為他買紙,買筆。他的“畫紙”便是海邊的沙灘,“畫筆”是岸邊的蘆柴。小學老師喜歡他愛畫畫,教他畫過諷刺“賄選總統”的漫畫。這成了他的“處女作”。

家裏太窮了,張樂平15歲時就被迫離開家鄉到南江縣一家木行當學徒。人格的侮辱,累活的重壓,逼得他多次想逃出苦海。其實,即使他不逃,人家也要趕他走——主要是由於他太愛畫畫了。

在木行時,沒有零花錢,無法買畫紙。張樂平想了個竅門:老板吸水煙讓他卷紙媒:他就在紙媒上畫畫,旁邊留一條空白卷在外麵。可是,這種偽裝被老板發覺了。一次,因為張樂平畫畫時塗的墨汁太多,老板吹不著紙媒,打開一看見上麵有畫,氣得揍了他一頓。狠心的老板還把點著火的紙撚子燙張樂平的手。又一次是個大熱天的晚上,張樂平點著油燈關在小屋裏學畫畫,蚊子圍著他的光腳嗡嗡地轉。為了躲避蚊子咬,他找來兩隻肚大口小的壇子,把雙腳藏進壇裏繼續畫畫。誰知,老板提早回來,突然敲門。張樂平心一慌,忘記了兩腳還在壇裏,就起身去開門,撲通一聲,人倒壇破。老板見他又在偷偷學畫,還打破他的壇子,飛起一腳把張樂平踢倒在破壇的碎片上,後腦勺磕破了,鮮血直流。後來那塊傷疤一直留在頭上。很快,老板把他趕了出來。

以後,張樂平又到印刷廠當過練習生,做過小生。有一段時間他窮困潦倒,還擺過飯攤,靠賣上海飯菜為生。現在,他還保存著當時一幅自畫像《攜家流徒圖》。畫中的他,衣衫襤褸,滿麵胡子碴,東奔西波。但是,他最喜歡的還是給孩子們畫像。因為愛畫畫,他三次被老板趕出來,不斷停生意,不斷換主顧,連自己的肚子都混不飽。

1935年,張樂平開始畫三毛。1947年秋,他開始創作《三毛流浪記》。張樂平曾感慨地說:我就是在苦水中泡大的三毛!

如果,我們再看看一些作家的經曆,也不難發現,他們最成功的作品,往往正是他們與自己苦難體驗的作品。譬如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三部曲,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證。

經曆苦難是一種痛苦,因為苦難常常會使人走投無路,寸步難行,苦難常常會使人失去生活的樂趣甚至生存的希望。有過苦難體驗的人,都不會忘記在生活泥潭裏奮力掙紮的情景。但當你戰勝苦難之後,這由苦難帶來的痛苦往往也會變為千金難買的人生財富。

沒有人天生願意接受苦難,但當苦難來臨時,你必須要堅強地接受。身為男人,你應該明白,如果你能走過苦難,苦難實際上就是上天對你的一種恩賜!它把你打造得更堅強,更具男子漢的魅力!

男人的堅強性格需要不斷培養

在不幸麵前,有沒有堅強剛毅的性格,是區別一個男人是偉人還是庸人的標誌之一。然而,堅強的性格並不是每個男人生來就有的,它是經過一次次的打擊,一次次的磨練逐步培養出來的。

在生活的海洋中,事事如意、一帆風順地駛向彼岸的事情是很少的。或學習上遇到困難,或工作中受到挫折,或生活上遭到不幸,或情感上遭到失敗,這些都有可能發生。作為男人,當不幸降臨的時候,你會怎麼辦呢?

唉聲歎氣,自歎命運多舛,自認倒黴,這是一種態度。在打擊和磨難麵前,僅僅停留於無休止的歎息,不僅不會幫助你改變現實,反而會削弱你和厄運抗爭的意誌,使你在無可奈何中消極地接受現實。

悲觀絕望,自暴自棄,這也是一種態度。一遇挫折就悲觀失望,承認自己無能,這是意誌薄弱、缺乏勇氣的表現,也是自甘墮落、自我毀滅的開始。用悲觀自卑來對待挫折,實際上是幫助挫折打擊自己,是在既成的失敗中,又為自己製造新的失敗。在既有的痛苦中,再為自己增加新的痛苦。

怨天尤人,詛咒命運,這又是一種態度。現實總歸是現實,並不因為你埋怨和詛咒它而有所改變。遇到不幸的事,就惡語詛咒、怨天尤人,這是最容易的,但卻是最沒有用處的。埋怨和詛咒人人都會,但從埋怨和詛咒中得到好處的人我們卻從來沒見過。事實上,在詛咒之中,真正受到傷害的並不是詛咒對象,而隻是詛咒者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