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冒如何選藥治療
感冒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由多種病毒引起,以鼻塞、頭痛、流涕、咽癢咳嗽、全身乏力酸痛等症狀為主,有的患者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狀;有的患者伴有高熱、昏迷等症狀;有的患者伴有咳嗽氣促等症狀,甚至伴發肺炎等。
(一)西藥
1.速效感冒膠囊:每次2粒,每日服3次;5~12歲每次1粒。用於緩解一般感冒症狀及發熱。
2.康泰克緩釋膠囊:成人口服每次1粒,日服2次。用於緩解一般感冒症狀。
3.感冒通:每次2片,日服3次,5~12歲每次1片。緩解一般感冒症狀。
4.複方阿司匹林:每次l~2片,每日服3次;2~3歲每次l/4片;4~6歲每次1/3片;7~12歲每次1/2片。適於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全身酸痛。
5.複方新諾明:每次2片,每日服2次;2~6歲每次1/4~1/2片;7~12歲每次1/2~1片。適於有感冒發熱,咳嗽有黃痰等感染症狀者。
6.麻黃堿呋哺西林滴鼻液:滴鼻,每次1~2滴,每日l~3次。用於感冒鼻塞。
(二)中成藥
1.銀翹解毒丸(片):每次1丸,每日2次;片劑每次4~6片,,每日2次,溫開水送下。適用於風熱感冒,咽痛、發熱、口幹、無汗、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2.感冒清熱衝劑:每次l~2袋,每日3次,溫開水衝劑。適於感冒發熱者。
3.通宣理肺丸:每次2丸,每日服2~3次。適於風寒感冒,有發熱惡寒、咳嗽、鼻流清涕、頭痛無汗、肢體酸痛、吐痰稀白、口不渴者。
4.羚羊感冒片:每次4片,每日服3次。適於風熱感冒,惡寒發熱、咽痛、頭暈目眩、咳嗽有黃痰者。
5.桑菊感冒片:每次4~8片,口服2~3次,溫開水送服;7歲以上服成人l/2量;3~7歲服l/3量。適於風熱感冒初起,頭痛、咳嗽、咽痛、口幹等。
6.三九感冒衝劑:每次l~2袋,每日3次,溫開水衝服。適用於發熱、咽痛、鼻塞、咳嗽等。
7.藿香正氣水:每次2支,每日3次。適於風寒感冒挾濕者,即感冒伴有消化道症狀如腹痛、腹瀉、嘔吐、惡心等。
8.九味羌活丸:每次6~9克,每日服2~3次。用於風寒感冒,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肢體酸痛等。
二、發燒如何選藥
發熱是臨床常見症狀,適當的體溫升高是人體免疫反應的表現,有益於機體的恢複,關於發熱的用藥注意詳見第三章問題之十九。
(一)西藥
1.複方阿司匹林(APC):用法見於本章問題之一。適於感冒等引起的發熱。
2.安乃近:成人每次0.5~1克,每日3次,口服。適於高熱但有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等。
3.撲熱息痛:每次0.5~19,每日3次,口服。+亦適用於感冒發熱伴有肌肉、關節疼痛者。
4.撲爾敏片:每次l~2片,每日3次,口服。適於風濕、蕁麻疹等引起的發熱等。
(二)中成藥
1.牛黃清心丸:每次2丸,每日服2~3次。適於高熱煩躁、神昏譫語、麵赤Ll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絳者。
2.紫雪丹:I=1服,每次l.5~3克,每日2次,周歲小兒每次0.3克,5歲以內酌情服用。適於高熱煩渴、驚風抽搐、熱毒斑疹、神昏譫語、便秘苔黃、狂躁不安者。
3.安宮牛黃丸:每次1丸,一日l~2次。適用於邪入心包,症見高熱、神昏、譫語、煩躁、痙厥等。
4.牛黃鎮驚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用於急熱驚風,發燒氣促,痰涎壅盛,驚癇抽搐,牙關緊閉,神誌不清等。
5.萬應錠:口服,每次l0~20粒,口服2次。用於小兒高熱、驚風等。
6.安腦牛黃片:口服,每次4片,日服2~3次。用於高熱神昏等治療。
三、牙痛怎樣選藥治療
牙痛也是一種引發原因很多的症狀,如牙髓炎、牙周炎、深齲、根尖周圍炎、上頜竇炎等多種疾病均可引起牙痛,治療時要注意鑒別其原因,進行治療。
(一)西藥
1.牙周寧片:每次2~6片,日服3次。適用於牙周病引起的牙痛。
2.去痛片:每次1~2片,必要時服用。適用於一般牙痛。
3.平痛新片:每次20毫克,日服1~3次。適於牙痛症狀較為劇烈者。
4.丁香油酚:用小棉球蘸本品塞入暴露的牙髓齲洞中。適用於齲齒及牙髓炎引起的牙痛。
5.卡馬西平:初服每次lOO毫克,日服2次。以後每天增加100毫克,直至疼痛停止,以後逐漸減量,找出最小有效量維持。適用於原發性三叉神經炎引起的牙痛。
(二)中成藥
1.牛黃清胃丸:每次1丸,日服2次。適用於胃火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伴便秘尿赤,頭暈目眩,甚至牽引頭痛如裂,日輕夜重,口渴引飲者。
2.牛黃上清丸:每次1丸,日服2次。適於熱毒蘊結所致牙痛,惡熱飲冷,伴大便燥緒,小便短赤,頭痛眩暈,舌紅者。
3.梔子金花丸:每次9克,日服2次。適於肺胃熱盛,牙齦腫痛出血,口舌生瘡,或咽喉腫痛,目赤眩暈,口幹苫而渴,心煩,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者。
4.大補陰丸:每次l丸,每日服2次。適於虛火牙痛,日久不愈,顴紅口幹,潮熱盜汗,遺精腰痛,舌紅者。
5.牙痛一粒丸:每次取l~2粒,填入齲齒洞內或腫痛牙縫處。適於風火牙痛,牙齦腫痛和齲齒引起的腫痛。
6.清寧丸:每次1丸,日服l~2次,溫開水送服。適於牙齦紅腫疼痛,口臭,口唇生瘡,便秘或兼發熱頭痛,舌紅苔黃燥者。
四、頭痛如何選藥治療
頭痛指位於頭顱上半部的疼痛。是一種常見症狀。引起頭痛的原因很多,根據其機理分為血管性頭痛、五官疾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頭痛。
(一)西藥
1.去痛片:成人每次1~2片,每日3次,口服。適於一般頭痛。
2.尼莫地平:每次40毫克,每日3次。適於偏頭痛的治療及預防。
3.鎮痛新:每次50毫克,每3~4小時服一次。適於各種急慢性疼痛。心肌梗塞、孕婦及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二)中成藥
1.九味羌活丸(衝劑):每次6克或l袋,每日2~3次。用於風寒外襲所致頭痛,兼見惡風無汗、口渴等症狀韻治療。
2.川芎茶調丸:每次3~6克,每日2次,飯後清茶衝服。用治外感風寒頭痛,惡寒發熱。
3.芎菊上清丸:每次6克,每日3次,用於外感風熱,頭
痛鼻塞患者。
4.清眩丸:每次1~2丸,每日2次。用治外感風熱引起的頭痛、偏頭痛及鼻炎、額竇炎引起的頭痛。
5.複方羊角衝劑:每次l袋,日服2~3次。用於偏頭痛,血管性頭痛,緊張性頭痛及神經痛。
6.正天丸:每次1袋,每日2~3次,l5日一療程。用治瘀血頭痛和其他各種類型的頭痛及偏頭痛。
7.元胡止痛片:每次4~6片,每日服3次。用於頭痛而脹,或頭痛如刺,或偏頭痛,或頭痛兼胸脅脹滿,情誌抑鬱,心煩不眠,即血管性頭痛、神經官能症頭痛見以上症狀者。
8.丹七片:每次3~5片,每日3次。用於氣滯血瘀的頭痛,如腦震蕩後遺症等。
9.愈風寧心片:每次5片,日服3次。用於高血壓頭暈、頭痛、頸項頭痛、神經性頭痛。
五、慢性鼻炎怎樣選藥
慢性鼻炎是常見的鼻粘膜和粘膜下層的慢性炎症。分為慢性單純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鼻炎以鼻塞、多涕等症狀為主,多由急性鼻炎反複發作或治療不徹底轉化而來。慢性單純性鼻炎經適當治療後,鼻粘膜可恢複正常;肥厚性鼻炎以粘膜、粘膜下層甚至骨質的局限性或彌漫性增生肥厚為特點,多由慢性單純性鼻炎發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