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智慧教給年輕人的99條生存法則1(1 / 3)

九九方圓大謀略:生存厚黑學

曆史智慧教給年輕人的

99條生存法則

前 言

曆史是一位老人,一直在講述著古老的故事與傳奇。曆史是殘酷的,充滿著紛爭與殺戮。曆史是睿智的,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曆史多姿的,展現著人性的卑劣與高尚。

提及曆史,不能不提及曆史人物。曆史人物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在曆史上曾有記載的有名之人,無論其人是好是壞;另一種則是廣大的默默無聞的無名之人,在曆史的長河中,他們雖然猶如過江之鯽,不曾留下些什麼,但他們才是曆史真正的主宰者。

生存是人的基本問題,也是人最大的問題。為官坐穩位置,不被對手排擠下去,是生存問題。領兵作戰,征戰沙場,關乎生死存亡,是生存問題。經商的盈虧,關係生活的質量,是生存問題……可以說,生存問題無處不在,無處不有。

在古代曆史中,生存可分兩個級別和階段:一個級別是解決基本需求的生存,這是低級的生存階段;另一個則是生存的高級階段,即出人頭地,並生存得更好,也就是在特殊的曆史條件下的發展。一個人存活於世上是不容易的,生存是個大問題。那麼,他們又是如何生存的呢?

曆史人物各有各的生存之道。智者以善用智謀為生存之道,君子以堅守道義為生存之道,平民百姓以安身立命為生存之道,奸詐小人以害人利己為生存之道。

古代帝王使用的各種謀略和手段,是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否則,自己的江山就會有危險。將相王侯彼此之間的明爭暗鬥,也是為了生存,因為一不小心就會位置不保,還可能惹來災禍。雖然這些人的地位與名聲顯赫,但他們中多數人的生存狀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平民百姓更為不穩。

小人與奸詐之人,雖然深得厚黑之道,但他們的下場卻都是難得善終,自食其惡果,且多禍及後代。本書中多處涉及奸詐小人的生存之道,旨在讓讀者看清其醜惡嘴臉和險惡用心,以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這種人時多加防範。

我們現在的生活和工作,也都是為了解決更高層次的生存問題。說話怎樣才能滴水不漏?如何辦事才能順風順水?在何時應該急流勇退?在凶險的局勢麵前,如何才能趨利避害?……讀史使人明智。曆史人物的興衰成敗能給我們很好的啟示。本書以曆史人物為核心,翔實地講解了中國曆史中的99則生存之道,對於我們當下的生活和工作而言,這些生存之道仍有借鑒和指導意義。

目 錄

生存之道1 投其所好,達成自己的目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都有自己的心理需求,或者心裏都有值得炫耀的地方。了解了對方的這些情況,在與其打交道時,如果能滿足對方的喜好與需求,那麼辦起事來就會很順利,有時還能讓自己化險為夷。

生存之道2 巧沾別人之光,為己所用

在人際交往中,巧沾別人之光,為己所用,或巧借他人名望,往自己臉上貼金,抬高自己的身價,的確是一條生存妙計。當然,如果是為了達到陰險的目的,則是小人的行徑,是我們應該堅決予以抵製的。

生存之道3 借上司之勢,排擠走競爭對手

有一種處世高手,他們在與競爭對手(主要是同事)相鬥時,絕不說對方一句壞話,當麵不說,背後也不說,不隻不說壞話,而且還盡說好話。他們往往會在上司麵前替對手說好話,旨在誘導上司出力,以排擠走對手。因而,對手在被排擠走後也無計可施,甚至還可能被蒙在鼓裏。用這種手段對付一些小人,倒是個不錯的方法。

生存之道4 一頭討好,多頭得利

善於鑽營之人,常能根據對方的心思,用話語打動對方,讓對方上套;或能用花語巧言,迷惑對方,使對方上當。然後,他們再製造變局,趁機渾水摸魚,達到“討好一頭,多頭得利”的目的。

生存之道5 投機取巧,巧妙賣乖

運用“賣乖法”討好對方,是待人處世中精明之人的常見手法,但是否都能得如期的效果,那就不一定了,個中的差別就在於是否功夫修煉到家了。如果功夫不到家,還是不要用為好,免得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是為了溜須拍馬而賣乖於別人,則是令人唾棄的行為。

生存之道6 考慮周全,處事老練

在麵臨危險或麵臨重大抉擇時,考慮事情要周全,不可疏忽大意;處理事情時要老練,不可意氣用事。唯有如此,才能化險為夷,逢凶化吉,甚至能因此而獲福。

生存之道7 知道對方的意圖,提前設局

當知道對方的意圖時,要提前設局——根據其意圖想好應對之法。這樣,在與對方的交接中,就可以先發製人,占得先機,掌握主動權,掌控對方於手心。

生存之道8 以勢壓住對方,迫使其就範

勢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小則會給人以心理上造成不適,從而使人心神不寧;大則會給人心理上造成恐懼,從而使人屈服於勢。在很多時候,根據自身優勢,為自己造勢,必會在氣勢上壓倒對方,從而迫使對方就範。

生存之道9 發揮情感攻勢,以情馭理

如果你曾經有恩於對方,或者說對方曾經欠你的人情,那麼可以在說話行事的時候,以這一點打動對方,設法使對方重新升起對你的抱歉之情。這樣才能做到以情馭理,這時你的情感攻勢就很容易發揮威力,並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生存之道10 行不至極處,言不稱絕對

俗話說得好:“物極必反,否極泰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行不可至極處,至極則無路可續行;言不可稱絕對,稱絕則無理可續言。做任何事,進一步,也應讓三分。古人說的“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也是這個道理。

生存之道11 給對方一個台階,自己則上一個台階

任何人都有出錯的時候——尤其是當眾出錯,這時對於錯誤生硬地扳正或否認,都不是圓熟的做法。這時,若有人能出麵給個台階下,則會使當事人擺脫尷尬。尤其是自己的上司出錯或做錯事的時候,若能給他一個台階下,等於自己上了一個台階。

生存之道12 順勢而為,識時務者為俊傑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識時務者為俊傑”。識時務,就是要審時度勢,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當某一個人處於大的形勢麵前,能夠對當前的形勢和力量對比進行一個準確的分析,明確各方的厲害和衝突關係,從而讓自己站在有利一方的人,這樣的人被稱為“俊傑”。順勢而為、識時務者,才能在變局中得以自保,並會有所作為。當然,那種為了一己私利的“牆頭草”之人,不是俊傑而是小人。

生存之道13 視變局而動,處世圓滑

俗話說:“圓的不穩,方的不滾”,“圓”為靈活性,為隨機應變,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方”為原則性,為堅守一定之規,為以不變應萬變。做人處世內方外圓,才能達到“圓滑”之境界。

生存之道14 見風使舵,順水推舟

見風使舵,順水推舟,大多是圓滑、世故之人的處世之道。這些人了解上司的需求,並能想方設法滿足上司的需求,從而他們往往深得上司的賞識和器重。當然,我們反對整天去揣摸上司的意圖,圍著上司轉,處處溜須拍馬,但領會上司的意圖是重要的,因為任何一位上司都希望自己的意誌得到執行,計劃待以貫徹,這樣也有助於提高效率。

生存之道15 越是得勢,越是居安思危

有的人在得勢後咋咋呼呼,講排場,擺架子,可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殊不知,這樣招搖必然會引發災禍。在得勢後,更應該小心謹慎,居安思危。必要時降低自己的德行,以避免別人的猜忌,才是明智之舉。

生存之道16 功成則身退,以免招致禍患

許多人在功成名就時,就開始誇耀自己的努力及運氣,甚至變得自大而驕橫。須知,這樣很容易為自己招致禍患的。功成而不倨傲,才是這時應有的姿態。在特殊的情況下,功成身退才是明智之舉。

生存之道17 借屍還魂,東山再起

在很多困境中,不是沒有辦法,而是沒有想到辦法。麵對不利的情況,可以先設計迷惑對方,讓對方放棄警惕,這樣不但自己能脫險,還能伺機東山再起。

生存之道18 韜光養晦,伺機而動

在與對手交鋒時,鋒芒畢露,咄咄逼人,固然能從氣勢上壓倒對方;但韜光養晦,暫時隱藏實力,削弱對方對自己的提防與控製,特別是在自己處於劣勢時,借以隱蔽和保護自己,並發展壯大力量,伺機待發,最後一舉戰勝對手。同樣,在做大事之前,如果時機不成熟的話,不妨也韜光養晦一下,這樣更能厚積薄發,取得決定性勝利。

生存之道19 藏巧於拙,用晦而明

一個人要想在世上生存,氣焰就不要過於張揚,要學會低調,要學會隱忍。“藏巧於拙,用晦而明”不但可以避免對手的攻擊,獲得自保,往往還能後發而製勝。

生存之道20 把聰明掩藏起來,以免遭遇不測

在許多情況下,有時最高智慧在於顯得一無所知——不必是白癡,隻是假裝如此。智慧對愚人並不緊要,瘋人根本不注重理智。所以,貌似愚人者並非愚人,愚者本身才是愚人。一個人隻要懂得裝蠢,就並不愚蠢。一個人要想受到別人的敬重,要想遠離災禍,就要學會掩藏自己的聰明。可以先把自己的聰明藏起來,需要用的時候再拿出來就是。

生存之道21 裝裝糊塗,隱藏自己真正的意圖

古語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鄭板橋說:“難得糊塗”。的確如此,一個人如果過分認真,那麼很可能一事無成。該糊塗時,就別顯得太明白,否則會給自己帶來煩惱甚至是災禍。在待人世處中,裝得遲鈍一點,傻一點,糊塗一點,往往比過於敏感更有利。

生存之道22 不知者不為罪,裝作不知避禍端

一個人知道別人的事情越多,往往危險越大,因為這可能涉及到別人的隱私或秘密,而這些隱私或秘密又是別人不想讓別人知道的。所以,有些事情不該知道的就不要知道,即使知道也要假裝不知道。這樣才會遠離是非和禍端。

生存之道23 適時示弱,獲得別人的同情

不管你是強者還是弱者,示弱都是一種生活技巧,是做事的一種靈活方法,是做人的一種大智慧。有的人常常善於示威、示強,顯示自己的強大,以“毫不示弱”標榜自己,殊不知,顯示強大不一定強大,“毫不示弱”反而會使自己變成弱者。人們總是同情弱者的。適時、適度地示弱,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示弱是一種“障眼術”,是在自己弱小、無力還擊時,保護自己免受“硬傷”的一種必不可少的保護手段。

生存之道24 先裝瘋賣傻,後絕地反擊

一個人處於某種特定的情境中時,尤其是危險中時,裝瘋賣傻是個好辦法。裝瘋賣傻並不是真的瘋傻,而是一種權宜之計,是一種避對方鋒芒、韜光養晦的謀略。不需要裝瘋賣傻時,則絕地反擊,一舉消滅對手。

生存之道25 隱藏鋒芒,讓功於他人

世人都存在一種嫉妒的心理,都希望比別人優秀。被別人比下去是很令人惱恨的事情,尤其是當上司被下屬超過時,這對下屬來說是很危險的。所以,與人相處不要鋒芒畢露,鋒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樹敵。在取得功績時,不露鋒芒,把功勞讓與他人,才能更好地安身立命。

生存之道26 施展柔術,以柔克剛

柔能製剛的道理,自古就有諸多教誨。柔不是柔弱無能,而是一股深藏的精神力量。柔弱之人多堅韌。利用自身弱小的劣勢,對人施以柔術,更容易讓人相信,這樣就能更好地保護自己。此時的劣勢也就變成了優勢,這是弱之功,這是柔之智。

生存之道27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攻心術是一種高超的謀略,講求攻心為上,奪氣攻心,最後讓對手心服口服。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隻有攻占了對方的心理,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生存之道28 事情未到最後時,努力改變事情的結局

有句話說得好:“要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用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並用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隻要事情沒有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隻要還有一絲希望,靠勇氣和決心,積極行動起來,就能改變事情的結局。

生存之道29 慧眼識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

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是識人用人的高手。發現人才是第一步,這需要一雙慧眼;招納人才是第二步,這需要禮賢下士的胸襟;用人才是第三步,這需要用人的智慧。慧眼識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才能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