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國際重機有限公司工作了十年,這是一家香港的重型機械代理公司。我的職位是GDHN兩省的營業代表,營業代表就是替公司洽談一些業務的工作。在這十年裏,我跑遍了GDHN兩省,坐飛機飛到三亞,從三亞坐火車到赤鐵礦山,再從赤鐵礦山坐長途汽車到洋埔港,再從洋埔港到海口,再飛回廣州。在GD的邊遠縣市,我也跑遍了。北麵的韶關、東麵的汕頭和南麵的湛江,也都跑了很多遍了。我還將將公司中最大型的機械賣到了李嘉誠在雲浮的廣信青洲水泥廠,業績應該來說還是可以的。
但是公司通知我,由於公司的業務轉向了深圳地區,在廣州的辦事處要轉移到深圳。如果我可以到深圳的話,我可以選擇不離開公司,如果不可以到深圳的話,我隻有離開公司了。我今年已36歲,我是26歲結的婚,已有了個8歲的兒子。我當然不願意離開廣州,我這個有著十年銷售經驗的老業務員,隻有重新找一份工作了。
2008年6月15日這一天,我來到了廣州番禺人才市場。在人才市場裏人頭湧湧,我看了一下人才市場裏有各種營銷的職位。我來到了一家做紡織機械的公司攤位前停了下來,上麵寫著需要一位機械銷售人員。我覺得自己以前也是做機械,這個職位還是比較適合我的。我坐了下來與一位略微發胖的女士談了起來,這位女士談到公司生產的是一種無紡布的設備,以及一種紡織印染行業中的餘熱回收廢氣淨化設備,這兩種都是非常有前景的產品。公司在SH廣州都有參加展會推廣,行業中很多大型企業已經很了解公司,公司現在需要一位有能力和經驗的銷售人員。這位女士四十多歲的樣子,她告訴我她叫李小姐。她看了我的簡曆,覺得我的履曆還是比較適合公司的,就叫我明天到公司跟老麵試一下。
第二天,我按著李小姐給我的地址,坐公車到了廣州番禺的鍾村。我按著地址上的指引,向左轉進了一條馬路。地址上寫著一公裏後有一個工業區,但我一直走了很久,沿途經過了一個叫“天彙”的小超市,還經過了一片一邊是農田、一邊是別墅的地方,才終於看到了一個工業區。但這個工業區顯得破破舊舊的,白色的牆上布滿了灰塵,廠房的屋頂不是鋼筋水泥的,而是簡易的鋅鐵皮屋頂。
這裏有七八排的廠房,我按著門牌找了很久也沒找到。我打了個電話給李小姐,李小姐讓我在工業區的門口等著,她出來接我。見到了李小姐後,她帶我到了公司。原來公司是在工業區的一個拐角處,是很難看到門牌的。
進了公司以後,發現這裏是由兩個2000平方米的車間構成。其中一小半隔成了辦公室,有一個很大的總務辦公室,有兩個銷售辦公室,還有一個會議室,而老總的辦公室在會議室的裏麵。這時一位中年人走了出來,他戴著一副眼鏡,穿著一件很舊的紅T恤。他就是公司的張總,張總讓我進會議室談一下。張總跟我聊了一下之前的工作經曆,讓我下個月一號可以到公司上班了。
我到公司上班以後,張總給了我一大堆紡織行業的雜誌和一些公司產品的介紹,讓我先了解一下紡織行業。我花了整整一個星期將所有的雜誌和資料看完了。我重新認識了紡織行業,紡織是一個古老的行業。講到紡織行業,我們可能想到解放前江浙一帶那些棉紡廠。其實紡織行業還要遠古很多,它遠到了十五、十六世紀英國德國那些黑暗的紡織廠,甚至遠到了人類文明開始之初,人們為了告別蠻荒、告別樹皮和獸衣,而用麻和蠶絲織成了布。
這家公司的兩個產品是“無紡布後整理設備”和“定型機餘熱回收廢氣淨化設備”。我們一般穿的衣服都是由紗線針織或梭織布成的。但在八十年代出了一種無紡布,這種布不用紡,各種絲紊亂的鋪在一起,再用各種方法一壓就可以生產出布了。這種無紡布,我們見到最多的就是購物袋,而這種無紡布還大量的被應用到嬰兒紙尿褲中。這種無紡布本來是拒水的,也就是說水是很難滲透這種無紡布的。而嬰兒紙尿褲裏麵要用到的無紡布卻需要可以讓尿液穿透,所以就需要讓無紡布具有親水的功能,也就需要用到我們公司的這種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