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6章 出繼(1 / 3)

同秦王作別,趙鐸澤離開秦王府,本應該了無遺憾的,心底多了幾分說不明,道不白的酸澀之感。

趙鐸澤端坐在馬上凝視秦王府,曾幾何時他一直以為會在王府生老病死,會繼承秦王的一切,光耀門楣,為楊帥報仇。那時按照瑤瑤的話說,他很傻很天真。

沒有生在秦王府,早些離開不屬於自己的王府也好。

趙鐸澤縱馬揚鞭而去。

嶽父再好,有些話趙鐸澤也無法說出口。

繞著京城縱馬疾馳了三圈,夕陽斜照之時,趙鐸澤坐到一處酒肆裏飲酒,一杯杯烈酒灌下去,眼前畫麵晃動,他寧可大醉一場,醉一場,很多事情就會忘記,等酒醒了他就不會再為那些傷心的事情不開心。

“咳咳。”

“燕親王殿下。”

趙鐸澤的隨身侍衛拱手行禮:“屬下去知會將軍。”

“不用。”燕親王的身體比宮變前還要顯得消瘦,不過大仇得報後,他神色比以前平和,精神尚好,“本王自己進去。”

“殿下……”

“你放心,本王同阿澤是老相識,將來更會是父子。”

“您請。”

侍衛向旁邊閃身,從燕親王身上很尋到鋒芒,他仿佛是一個來找不回家孩子的父親。將軍整整一日就沒痛快過,侍衛看著十分擔心將軍。

燕親王即將過繼將軍的事情,整個京城都傳遍了,皇上金口玉言總不會更改。

推開酒肆的門,燕親王邁步走進,趙鐸澤一杯接著一杯得喝酒,說灌酒更為符合。

“你這麼喝酒很容易醉。”

“醉了才好。”

“我以為你會同薑二爺說。”

“嶽父很好,但我……”酒氣染紅趙鐸澤雙眸,沙啞般說道:“我想要個爹,疼我的爹。”

二十多年他一直期盼著秦王能正視他,以他為傲。

如今他連親生父親都舍下了,為了他的將來,也為了他的前程,更因為他不想同秦王反目成仇,如果她們再在秦王府生活下去,趙鐸澤能想到將來同秦王的矛盾衝突會越來越大。

最後極有可能演變成父子相殘的結局。

燕親王坐在趙鐸澤身邊,枯瘦如柴的手握住了趙鐸澤拿著酒杯的手腕,毛遂自薦:“阿澤,你看我怎樣?適合給你當爹不?”

“……燕親王,我不明白,你為何看上了我?”

“你救過我,我這人把仇恨看得很重,同樣把恩情也看得很重。你缺少一個父親,我少兒子送終承嗣。”

“你也曉得長街血案隻是趕巧,我當時的居心也不純粹,並得到了想要的,您並不欠我的。”

“你是看不上燕親王爵位還是怎地?”

燕親王慢慢的鬆開了手,拿起桌上的酒杯喝了一口烈酒,他的身體已經受不住刺激的烈酒了,“咳咳,咳咳。”

他沉悶的咳嗽聲撕扯著趙鐸澤。

在江南練就了一身鋼筋鐵骨的趙鐸澤慢慢放下了酒杯,抬起手臂輕輕安在燕親王的後背上。

燕親王勾起嘴角,“人都有私心,你有,我也有。阿澤不必妄自菲薄,隻要你是我兒子,我就不會怪你的私心,你需要一個機會,一個名正言順入主宗室的機會,而本王白撿一個優秀出色的兒子,認真算起來,本王還賺了呢。”

“您知道我想要什麼?”

“有你這番經曆,如果什麼都不想要,繼續任由旁人擺布,本王也不會費盡心思過繼你嗣子。”燕親王平靜的眼底閃過狂熱,“你知道嗎?本王雖然這輩子沒有機會坐在那個位置上,親生骨血斷絕,但是本王卻希望在陰間同兄弟們相會時能穩穩的壓他們一頭。”

“皇上還有兩位皇子,還有趙王。”

“你嶽父回京第二日就去看了趙王。我不曉得他同趙王說了什麼,趙王已經去莊子上養傷了,也許薑二爺什麼都沒說,趙王以養傷口為名退出朝野,父皇必然在唯二的皇子中選一人培養。”

趙鐸澤剛剛回京,還沒聽說趙王的動向,皺緊眉頭道:“皇上難道不曉得國賴長君的道理?趙王是最好的選擇。”

“阿澤,父皇還能活個十年八年。”燕親王唇邊掛著淡淡的嘲諷,“他怎能相信趙王會再等十年八年?這場宮變已經把父皇的膽子嚇壞了。小皇弟十年八年之後,恰好是風華正茂之年,如果我是父皇,也會選可教養,重點培養的小皇子,而不會選擇嗜好玩樂,名聲荒唐,從來沒接受過儲君培養的趙王。”

“做皇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趙王性情已經定型了,再想更改隻怕很難。”

可不是人人都像薑二爺,玩得好,差事辦得也好。

燕親王還有一句話沒說,一旦朝廷風向再變,趙王的確是趙鐸澤最主要的對手……不過那時候,趙鐸澤的羽翼已經豐滿,趙王除了名義上能爭一爭外,以實力來說很難同趙鐸澤抗衡。

倒時就看天下百姓和朝臣選誰了。

左右那時他早就魂歸西天,看不見也管不了。

趙鐸澤斂去眼底的異色,“如果失敗了,被拋了祖墳,皇族宗牒除名,您別怪我。”

“死都死了,我還能從地下爬出來找你算賬?”燕親王哈哈大笑,病態的臉龐帶著幾分變態的紅暈,“本王這雙眼睛總不會在臨老時,所托非人,阿澤有能力,有野心,又有幫手,你比本王走得更遠。”

“就這麼明顯麼?”趙鐸澤納悶的問道:“你知道,皇上能不知道?”

“父皇自信到極致,他自認為沒有人欺騙自己,隱瞞過他那雙帝王的眼睛。”燕親王緩緩的說道:“今非昔比,父皇老了,人再精明好強總有所料不及的事情。”

因此燕親王才能算計皇帝成功。

“我送您回王府。”

“不怕旁人說你獻殷勤?”

“不怕。”

趙鐸澤攙扶住燕親王,挺起胸膛,問心無愧,何懼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