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是東南亞國家,處於亞洲的十字路口。泰國的人口約為5800萬,土地大小相當於法國,或與紐約州和新澤西州加在一起相仿。泰國最早的居民來自中國、印度以及老撾、緬甸、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等相鄰國家。所有這些居民都對泰國文化的發展起了某種推動作用。

泰國本身分成若幹地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曼穀就是這樣一個地區。泰國南部與馬來西亞接壤,北部與老撾和緬甸相鄰,泰國的第二大城市清邁就在北部。北部是山區部族的家鄉,有的部族定期從一個山區遷移到另一個山區。泰國政府正在努力製止這種習慣,因為這些部族常常砍伐生長了好幾百年的樹木做柴火用。出於同樣的原因,泰國政府還對伐木企業加以限製。濫砍濫伐導致水土流失,有時還會引發泥石流,給生活在山下的村民帶來災難。

泰國是世界上僅有的七、八個食品出口國之一,大約48%的勞動力仍然從事農業。盡管泰國的食品豐富,烹飪享譽世界,但農業僅占泰國國民生產總值的11%,工業占39%,服務業占50%。泰國的收入差距巨大,不論在地區內部還是在地區之間(如曼穀與東北部之間)都是如此。在過去的幾年中,泰國的經濟增長率極高,泰國因此成為亞洲的第五隻虎。然而教育方麵的公共和私人消費不足國民生產總值的4%,是東南亞地區最低的。教育體係是中央集權式的,非常笨重。此外,教育體係著重於人文學科,每年隻有15%的大學生畢業於理工專業。要成為現代高科技國家,泰國必須增加教育投資,重視科學、工程學、商業、信息體係和相關領域。

美國人與泰國人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也有巨大的差別。美國人訪問泰國的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泰國人的友善、眾多的佛教寺廟和城鄉生活的反差,首都曼穀的生活尤其令人著迷。泰國的政治體製是君主立憲製,以英國的體製(見第14章)為藍本。英國對泰國的影響非常大,直到最近幾年泰國人還是更願意去英國而不是美國或歐洲大陸國家受教育。

也許泰國最突出的象征就是國王普密蓬。普密蓬於1946年他的哥哥遇刺後登基為王,他即位之日正是泰王國江河日下之時。自1947年以來,盡管世界越來越把國王看成是時代的錯誤,普密蓬國王卻創建了一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強大、最有效的王國。普密蓬天資聰明,且老於世故,以熱愛藝術而聞名,是著名的爵士樂作曲家。最為重要的是,他代表著泰國文化的關鍵特征,完全有理由說他是把他的國家黏合在一起的黏合劑。我們在本章中並不想猜測他的王位繼承問題,相反我們的重點是泰王國本身以及泰王國為什麼符合全體或絕大多數泰國人的核心價值觀。泰王國這個文化象征的特征就是鬆散的垂直等級製度,自由與平等,還有泰式微笑。

鬆弛的垂直等級製度

泰國的文化是權威排列型文化,強調垂直的集體主義。然而也許因為泰國處於多種文化碰撞的十字路口,泰國人遵循的規則與多數權威排列型文化相比要少得多。正如特裏安迪斯和蓋爾芬德所示,泰國人處於規則的鬆緊這個文化維度的盡頭(特裏安迪斯和蓋爾芬德,1998年)。這就是說,比起多數其他文化來,泰國文化中可能有更多的矛盾和緊張。

到泰國訪問的人立刻就會麵對這樣一些矛盾。泰國的佛教寺廟數不勝數,但是多數泰國人除了一些專門的日子很少到寺廟去。盡管如此,我們下麵將會說到,佛教的價值觀卻深入人心,這既有文化的因素,也有學校教育的因素。

越南戰爭期間,美國人把泰國當作娛樂的地方,這就促進了泰國聞名遐邇的娼妓業。娼妓業的發展帶來了十分不幸的後果,據估計100萬以上的泰國人感染了艾滋病毒。然而中上階層的泰國婦女卻保持著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態度。年輕小夥子拜訪女朋友的家要提前幾個月約會,兩個人出門總有年長的姐姐或女性長輩跟著。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國王使用垂直等級製的規則管理國家非常奏效。盡管國王本人並不介入政府日常事務,但是一旦發生危機就會積極行動,要求總理和將軍自願空出他們的權力位置。不需要說更多的話,也沒有什麼可討論的。

同樣,直到不久前,國王或王室成員還在大學的畢業儀式上向畢業生頒發文憑。每個自豪的畢業生都想同國王合影,因此每張照片都用兩架照相機拍攝,以免一架失靈,漏掉了這一時刻。國王還到重要寺廟參加佛教儀式。

正如這些活動所表明的那樣,國王非常深入泰國人的生活,泰國人也為此而崇敬國王。一旦國王受到侮辱,泰國人就會怒不可遏。一位訪問泰國的人就曾因此而遭到不幸。他在飯館裏對招待發脾氣,付賬的時候把錢扔在地上,還跺了幾腳,沒想到泰國的錢幣上印著國王的頭像,這就激怒了泰國人,他們狠狠地揍了那個外國人一頓。還有一位不幸的來訪者在飛機場撕碎泰國的紙幣以表示自己的不滿,結果被抓起來蹲了半年的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