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做人的哲學全集14(1 / 3)

第十三章 改變自己適應環境

水無常形,放入什麼樣的容器中就呈現什麼樣的形狀,但水的本質並不因此而改變,做人處世不可不學水的柔忍之道。有許多人抱怨這個社會的種種弊端,但是抱怨不能改變現實,何不改變自己來適應社會?既然不能超脫世俗,那就痛痛快快地接受它吧。

1.改變不了那就接受它

有很多人的情緒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比如當陽光明媚時心情也就開朗,做事也有幹勁;而陰雨綿綿之時便會情緒低落,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來。但是我們要明白,外界環境是客觀的,而我們的心情則是主觀的,我們不能改變外界環境,但是可以控製自己的主觀感情。也就是說,快樂還是不快樂,選擇權在我們自己手上。

有一個智者遇到一個失戀的女子,女子傷心地哭個不停,為自己被男朋友拋棄而很傷心。智者對她說:“他拋棄你,是他的損失。因為你隻是失去了一個不愛你的人,而他卻失去了一個愛他的人。說到底,是他的損失比你大,該哭的人是他才對啊!”女子聽了之後深覺有理,心情慢慢開朗起來,不再像當初那樣難過了。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心情的轉換隻在一念之間,而選擇一個快樂的心情卻可以影響我們做人的態度。無論我們心情是怎樣的,客觀現實都是不可改變的,天氣不會因為你的心情而選擇是陰還是晴,已經發生的事情也不會因為你的心情而改變結果,我們惟一能做的就是調節好自己的心情,以積極的心態來麵對人生。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會因為這一念之間的轉換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其實每個人都想擁有完全順心如意的生活,但是誰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地球不會按照你一個人的意願來轉。但是往往人們會忘記這一點,總是希望別人或是周圍的環境來適應自己,卻不知道要主動去適應別人和周圍的環境。

而懂得柔與忍的做人哲學的人才知道要征服自己、改變自己,從而獲得戰勝一切挫折的力量。

從前有一個國王,他統治著一個富足的國家,但是那個時候還沒有發明鞋子,所以這個國家的人都不穿鞋。有一天,國王徒步走去一個離王宮較遠的地方視察民情,因為是第一次步行出遠門,而且路上崎嶇不平、沙石遍地,國王感覺腳底十分疼痛。於是國王下令將他要去的道路上統統鋪上皮革,但是這需要成千上萬張牛皮,要花費大量的金錢。而且,恐怕把全國的牛都殺了剝皮也不夠用的。

於是一位大臣向國王建議說:“英明的國王陛下,其實我們不需要花那麼多錢,您隻需要割下一小塊牛皮,包上您的雙腳,就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啊!”

國王驚訝不已,立刻接納了大臣的建議。從此,這個國家開始有了鞋子。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如果強行讓外界適應我們的話,可能會花費巨大的代價,而且還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倒不如改變自己來適應外界更容易些。

當然,改變自己來適應外界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想融入這個社會也需要過程。然而聰明的人善於運用柔與忍來調整自己,並最終完善自己。

2.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有的人常喜歡抱怨環境的苛刻,抱怨生活條件不好、工作單位待遇太差、同事關係太冷漠、老板不是伯樂……但是,你自己是那匹千裏馬嗎?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是千裏馬總會萬裏馳騁的,在環境不如意、沒有人賞識的時候,我們該做的不是浪費時間去抱怨,而是埋頭做事。

有一個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覺得公司領導對自己不公,明明自己很有才華卻得不到重用,而那些同事隻不過比自己早些時候進入公司,就一個個趾高氣揚的。他覺得自己生活得十分苦悶,於是找到一位智者,向他講述自己的煩惱。

智者聽後,把年輕人帶到河邊,他隨手撿起一塊鵝卵石扔了出去,鵝卵石遠遠地落到了一堆石頭上。

智者問:“你能把我剛才扔出去的鵝卵石撿回來嗎?”

年輕人看了看,說:“不能,那些石頭的樣子都差不多,我分不清哪一個是你剛才扔掉的。”

“那如果我扔出去的是一塊金子呢?”智者再問。

年輕人怔了怔,隨即恍然大悟。

如果你自己的價值還隻是一塊平淡無奇的鵝卵石,那你就沒有權力去抱怨環境的不公,因為你沒有被注意的價值。想要有自己的立場和聲音,你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價值,隻有當你成為金子的時候,你自身的光芒才會吸引來別人讚歎的目光。

所以要先忍受寂寞,埋頭做事,當你做出成績時,你說的話才會擲地有聲!

在美國有一家知名的牙膏公司,公司裏有一位小職員,因為公司裏的人才太多了,像他這樣平凡的人引不起別人的注意。但是小職員從來不埋怨自己職位太低、工作太瑣碎,相反,他總是用高標準要求自己,盡力把每一件工作都做好。漸漸地,他得了一個奇怪的綽號,叫做“每支兩美元先生”。因為他無論簽什麼賬單,都會在賬單的右下角注上公司的名稱和“每支兩美元”的字樣,甚至和女朋友出去吃飯的時候也是如此。慢慢地,這件事被同事們知道了,大家都戲稱他“每支兩美元先生”,真名字反而沒人叫了。

後來這件事傳遍了整個公司,連老總都知道了。老總非常奇怪竟然還有這樣的員工,如此注意宣傳公司。於是他開始留意這個小職員的情況,發現他工作起來總是很有激情,而且也很有才能,於是起了提拔之心。而小職員也沒有辜負老總的厚望,在接受老總分派的工作時總是全力以赴。後來,在老總離職時,便很放心地把公司交給了這個小職員。而許多原來比他職位高、能力強的人卻都沒有坐上這個位子。

這個平日默默無聞的小職員,終於憑借自己委婉的手段與等待,一鳴驚人,成為許多人的楷模。

環境不好沒關係,事情太瑣碎也沒關係,隻要你肯沉住氣,那麼你的等待和積累都會有回報的。因為在你等待和積累的過程中,你已經把自己鍛造成了一塊閃閃發光的金子。

3.適者生存,而不是強者生存

在達爾文的進化論裏,提出了一個殘酷的理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適應環境,隨著環境而改變自己,這樣才能順應自然之道。反之,則會遭到淘汰。我們為人處世也是一樣,一味地順著自己的心思稟性去為人處世,免不了要遭到挫折和排擠,畢竟別人是沒有義務要忍受你的個性的。

以前人們常說“人定勝天”,又說“人與天鬥,其樂無窮”,並將這些當做是一個強者的處世之道。可是,這並不一定正確。天道即自然,想要逆天而行的人最終總還是會被自然之道所毀滅。人,隻能順天,逆天是熱血,可是不利於為人處世,需慎之。

海洋所在的公司要進行裁員。不過在海洋看來,公司裁員行動應該是和自己沒有關係的。多年以來,海洋一直都是公司財務部的總監,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超強的能力使他一直受到老總的器重和賞識。

不過這次情況好像沒有海洋想像得那麼簡單。宣布要進行裁員的當晚,老總竟然打電話給他要他到自己家裏去一趟。這次老總帶給海洋的可謂是一個壞消息,老總要求海洋考慮一下,根據目前公司的情況,是不是可以先到分公司的財務部工作。這個要求被海洋當場拒絕了。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才華絕對不會隻屈居到一個小小的分公司,況且從總公司降到分公司,這也太沒麵子了。

海洋和老總不歡而散。臨出門的時候,老總還在後麵誠懇地說:“你還是考慮考慮,考慮好了再給我一個明確的答複。”

“不用了,肯定不行。”海洋頭也不回地對老總說。他甚至有些惱怒老總居然對自己提這種要求,這也未免太看低自己了,難道這就是自己這些年來兢兢業業努力工作的結果嗎?

幾天後,公司裁員的名單下來了,隨著裁員名單一起下發的,還有公司內部機構調整的名單。雖然遭到了海洋的拒絕,不過老總還是把海洋的位置放在了分公司的財務部。

“能不能給我個理由?”海洋拿著調令找到了老總。

“這是董事會的決定,”老總站起來攤開雙手對海洋說,“我想你還是先做一段時間,然後……”

沒等老總說完,海洋就把調令放在了老總的辦公桌上,然後對老總說:“不用再說了,我下午會把辭職信交上來的!”

海洋交辭職信的時候,老總神色有些黯然:“你不能再考慮一下嗎?一起合作這麼多年,我個人是非常欣賞和信任你的,真的不希望失去你這麼好的合作夥伴。”老總誠懇地說。海洋搖頭,但心裏還是小小的震動了一下,原來老總還是賞識自己的,隻是形式所迫啊。

“那麼好吧,”老總的語氣裏有些無奈,“晚上你到我家去,我為你餞行!”

老總為海洋準備了很豐盛的宴席。來之前海洋打定主意,餞行是餞行,絕對不牽涉到公司內部調整的話題,隻要老總的話轉到這方麵,那麼自己馬上站起來告辭。

奇怪的是,老總真的沒有再規勸海洋的意思。吃完飯後,老總對海洋說:“時間還早,跟我一起看部片子吧,好久沒有看電影了。”海洋不知道老總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答應了下來。

老總播放的電影是一部科學記錄片,描述的是在白堊紀、侏羅紀時代地球上的種種生物,包括恐龍、鱷魚、蜥蜴、變色龍等爬行動物。海洋實在想不出來這有什麼好看的,不過既然答應了老總也隻能勉強看完。

影片是隨著恐龍的滅絕而結束的。海洋站起來要走的時候,老總忽然說了句奇怪的話:“那麼強大的恐龍滅絕了,而小小的變色龍卻繁衍生息到現在。適者生存,而不是強者生存啊!”回家的路上,海洋在心裏回味著老總的這句話,雖然是對影片而發的,但心裏卻觸動很大,難道自己就是職場上的那隻恐龍?

後來,公司裏有很多人都奇怪為什麼海洋會改變自己的決定,而老總則好像從來沒有收到過什麼辭職信。拿到調令,海洋去分公司的財務部報到了,而且不帶一點情緒,工作做得很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