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做人道理:
俗話說,“臭棋簍子下棋,越下越臭,炮筒子說話,越說越糟”。由於性格直爽進而連說話也是直言無諱的人,往往最容易得罪人。看不慣,就背後大加議論一番,看到問題,就當麵直言指責,這樣的說話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合時宜的。同樣是直爽性格的人,有的人處處受到歡迎,而有的人卻處處得罪人,人們都不願意與他交往。炮筒子說話越說越糟,我們不可不小心。做事離不開算計,尤其是那些比較難辦的事情。算計是謀算,算計是計劃,算計是控製,算計是防範。做人需要良心道德,做事需要智慧計謀。做事要會算計,是現實得再也不能現實的法則。做事情的每一步,其實就是謀算的每一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是每個精明人所追求的做事境界。做事要會算計第七章〖1〗第七章做事要會算計1.凡事都要做到恰到好處
做事也有訣竅,善於投機的人往往是做事的高手。要知道,事有大小之別,事也有急緩之別,隻有靈活應對,充分利用縫隙進行投機,才能有快捷的過程和圓滿的結果。迅速與緩慢一般往往依據個人性格而定,急性子的人做事情較快,不會拖延;慢性子的人則無論做什麼事都是不緊不慢的,這樣一來自然效率低,但能以穩求勝。但生活中恰恰是因為人的性格原因,往往使得該速決的而拖延了,該放一放的事情而著急地去做了。這種毫無原則的做事方法,不管你付出多大努力,也不會有太多的回報。
那麼,如何把握好做事投機的尺度呢?
(1)該速戰速決的,就要快刀斬亂麻,迅速辦妥
比如上司拿著一份打有“緊急”字樣的文件讓你去處理,你若不知好歹,不放在心上,三拖兩拖,或者雖盡心盡意,但做得不夠快,錯過了要求的時限,今後,誰還會把重要的事情托付給你做?一來二去,你在單位裏便會漸漸地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至於那些不應該辦的,該拒絕的,你也千萬別礙於情麵,不好意思拒絕。其實,拒絕是你的權利,也是你負責任的表現。比如領導分配一項任務,你根本沒有這個能力,可萬萬不該的是,你因為不好意思拒絕,或是懷著“拖一拖,拖黃了”的心理,而應承下來,那你就犯了一個大忌,到頭來不但要受到責罰,而且還會在領導那裏失去最起碼的信任。
(2)該拖一拖緩一緩的事情,切不可操之過急
做事要掌握一個火候,猶如做飯,火大了,飯做糊了;火小了,飯夾生了。
比如對於一些領導沒要求立馬辦好的事情,你大可不必急於求成。須知馬不停蹄之時,該錯過了多少美景?更何況,領導沒要求你速辦,必有其原因,你若火燎屁股似的去做,大多會費力不討好。比如單位領導交代你寫一篇講話稿,以備在下次會議上使用。這樣,你先要揣摸好領導思路,再進行一些必要的調研,多聽一聽老同誌的意見,然後再精雕細琢,有條有理地寫好,甚至寫完之後,也不要馬上拿給領導,這是因為如果你在領導交代你之後,沒用幾天就拿出了稿子,他肯定會認為你是應付他的,沒有認真去搞,殊不知你為這稿子竟鬧得兩宿沒睡好覺!領導一旦有了這種想法,非把你的稿子批判得體無完膚不可!而你若不慌不忙,專等到開會的前一天再把稿子拿出來,他一定會認為你是認真的,是誠懇的,這稿子也一定是高質量的,到那時他怎麼還會給你的稿子挑毛病呢?更何況,他就是想挑毛病,哪裏有容得他挑的時間!於是,他隻好心滿意足地表揚你:“好,小夥子,很用功嘛!”這就是做事的竅門,做事要有些眼力,會看時機,會投機取巧。
你不可不知的做事技巧:
在我們做事的時候,我們不妨實用主義一點,學會一些“投機取巧”的方法,多動腦子,多想辦法,並要做到靈活機智。該速戰速決的要速戰速決,該拖延的要拖延,凡事都要做到恰到好處,這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2.悶頭瞎幹不如會看會幹
一個光知“幹”,而不知“看”的人,往往是一個不識時務、不懂分寸的愚蠢之徒,就像“瞎子”一樣。實實在在地做事,實實在在地做人,實實在在地把握好每一天,乍看起來是人們應該具備的優秀品質,但是如果一味傻用,一定會把諸如工作、事業、友情引向死胡同。這種人在向前奮進的人生旅途中,不能觀察對手們的動靜和臉色,常常會陷入“瞎子賽跑”的境地。隻要在前方有了一個目標,他們就拚命低頭猛幹,而對競爭對手的所言所行毫不在意,隻是自顧自地往前衝刺,卻沒有看見由於自己的愚直和魯莽,把灰塵和泥濘都濺到了別人的身上;即使發現,他們也不以為意,因為他們是“隻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這種人如果擔任單位主要職務,很可能會將最脆弱而無防備的一麵,暴露給一些想投機他上級主管的下屬,給他們製造許多越級打小報告的機會,同時將自己的把柄落在那些正“看”著他的競爭對手的手中。
單憑“誠實和正直”做事的人,很難發現做事的竅門,反而高估了自己的“形象”。這裏說的形象不是純指客觀上的,而是帶有些許主觀性的執著。
例如,有人以為自己很能幹,幹得也很出色,就坦率而愚直地評估別人,即使評估得不偏頗,也會傷害當事人的自尊。無論是上司、同事或部屬,都不願意將真實的自己完全暴露在別人麵前。因為任何人都有一種信念,認為自己身上存在著某種比他人優越之處。我待人親切又體貼;我的薪資所得雖然不多,但這並不代表我的能力不好;在所屬的部門,擔任重要的職務,貢獻良多,使單位的業務蒸蒸日上,收到許多訂單,這都是我個人的魅力所致,我的部屬也因此受惠,而能保住這份工作和職位……但是,在部屬眼裏,他的形象可能就不是這樣子,在他們的心裏可能會這麼想:我的主管好像還不知道,單位裏有一麵照妖鏡,任何事物在這鏡子前一晃,就原形畢露。以這位主管來說,在找到10億美元的市場前,他不是被逼得一連三次改變銷售計劃嗎?還有,由於他的貪杯酗酒和無禮的行為,不知道失去了多少機會,否則,收到的訂單也不止目前這個數字。這就是一味埋頭傻幹者的害處!
每個人都有自我形象,且在心中以最高的誠意供奉著這個形象,不容別人加以毀損,更不歡迎那些心直口快的人,任意將實情點破,作毫不留情的批判。
在此,奉勸那些隻會埋頭傻幹的人,還要對這個問題多費一點心思去做更深入的理解。
隻有極少數上司會主動征詢部屬對他的看法如何,或提及這類有關的敏感話題,大多數人想必都無條件地讚同馬克·吐溫說過的這句話:“我歡迎批評,但也必須投我所好。”假定,有一天你和上司一起喝酒,上司突然問你:“你給我說實話,在你的心目中,你看我是怎樣的一個人?”這時即使你的心中對他怎麼不滿,你也一定會回答說:“你很了不起,先生。”上司也許還會執拗地說:“你盡管告訴我,你所看到的,不必擔心什麼!我想聽你說真話。”因此說,在有些時候能做事的人還不如會看事的人。因為會看事的人大多比能幹的人人緣兒好得多,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你不可不知的做事技巧:
悶頭瞎幹不如會看會幹,之所以這麼說並不是否定那些隻會埋頭做事的人,而是奉勸這些人也要多長些心計,也應適當地取取巧!至於那些隻看不幹的人,則應多向幹工作的人學學,隻有達到幹與看的有機結合,才會有個好的結局。所以,看與幹要有尺度。
3.會做也要會說
人們常說:“會說不如會做。說出來的決心比不上做出來的行動,講出來的承諾比不上做出來的事實。”細細琢磨一下,這些話中蘊含不少深層的大哲學和大道理。
隻會做不會說,等於漂亮的茶壺少了個壺嘴。而隻會說不會做也是不行的,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些人喜歡說大話、說絕話,尤其是那些雄心勃勃的人。他們為了顯示自己比別人卓越,總是以表決心的方式,對親人、對朋友、對女友,甚至對自己的競爭對手,誇誇其談,自我炫耀,不可一世。
其實,他們不明白:唱得好的,不如說得好的;說得好的,不如做得好的。你在信口開河時,往往會把你的最初意圖暴露給對手。或者說,你本身可以達到的目標,也會由於你事先泄露了秘密,而遭到別人的暗中破壞,使你半途而廢。到後來,隻落個說說而已,做是不可能的了。更有一些人,幹脆是說過了也就忘了,根本不把說過的話放在心上,不去實現承諾。最終這種光說不做的人不隻會被人視為愛吹牛、說大話,而且還會留下一個言而無信的臭名聲,對於這種“嘴把式”的自吹自擂者,誰還願意與其深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