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老實人為什麼就沒有活路呢?老天爺,你不長眼啊,好人辛辛苦苦活著沒有得到好報,壞人肆無忌憚作惡,卻活得逍遙自在。真的是沒有天理啊。。。。。。”
楊建站在江邊,看著滾滾江水奔流東去,滿腔的怒火和悲憤就像這江水一樣噴薄而出,眼前滿是這短暫的30年自己所受盡的各種困苦。
楊建上初中時,正處於改革開放剛有所成效,社會逐漸轉型的時候,而也正是那個時候出現了下崗潮,楊建父親因為脾氣太耿直不會拍馬屁得罪了車間領導被下崗了,隻能出去給人去打零工,家裏條件也慢慢困難起來,生活的艱辛讓父母親脾氣變得暴躁,家裏每天都要吵架,有時候還要動手,整天吵得楊建心裏煩不勝煩,甚至有時候還把火撒到楊建身上,在這種環境下,慢慢的楊建的學習越來越差。
中考沒考好,就考了個鎮上的普通高中,還好這時候國家高等教育改革,大學擴招,普通高中的學生也有機會考上大學了。上高中的時候,楊建因為家裏經濟條件不好,每天上完晚自習都騎自行車回家,就為了省一個學期四五百塊錢的住宿費,路上要騎四十分鍾左右,風雨無阻,有時候遇到自行車壞了,還要推著自行車走回去,回到家,還要聽父母的爭吵,晚上根本休息不好,就這樣上了三年,高考的時候還是名落孫山,隻能上了大專。
大專畢業出來,找工作不好找,這個時候前麵兩屆擴招的本科生剛好也出來就業,根本競爭不過人家,而且擴招後的大學生數量本來就多,最後,隻能去了小作坊做操作工,當時一個月就800塊錢工資,吃喝交房租,根本就存不下錢來,做到年,回家,父母問他“你在城裏工作了一年,存了多少錢啊?拿回來,爸媽給你存著,等你以後結婚用。”楊建聽了也沒說話,隻能自己苦笑著想“嗬嗬,結婚?就這樣的家庭環境,誰願意嫁給我啊?”雖然沒賺錢,但是好歹那時候物價也不離譜,每個月也能省下個兩三百來塊錢存起來i,所以,楊建還是把這省吃儉用存起來的1000多塊錢拿出來給了爸媽。
“你工作半年就拿這點錢回家?我們在村裏跟人家說,你在城裏可是賺了大錢的,你就拿1000塊錢出來,是不是怕我們要你錢啊?我們能要你錢?我們自己做自己吃足夠了,你的錢是留給你自己以後結婚用的,還是說你在外麵沒人管,就大吃大喝,把錢都用完了?我們在家每天都是吃的自己種的蔬菜,難得買點肉吃吃,你倒好,一個人在外麵逍遙快活了。。。。。。“
楊建耳朵嗡嗡的,到後來根本就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了,也懶得跟他們說,說了就是吵,都習慣了,自己回房間躺著吧。
就這樣,每年回家基本都是這種話,雖然楊建也換了很多工作,做過保險銷售,做過網吧網管,做過工廠操作工,等等等等,但是沒有什麼手藝,沒有什麼資本,沒有什麼背景,沒有什麼關係,根本就找不到能賺大錢的工作,雖然餓不著,但是真的是賺不到錢,雖然每年工資是在漲,但是物價漲得更離譜。還記得小時候3毛錢一個的菜包,漲到5毛,後來又漲到1塊錢一個,而且包子是越來越小。還有理發,小時候1快五一個頭,後來2塊錢,再後來5塊錢,再再後來10塊錢,再再再後來15塊錢,每年以5塊錢的金額增長。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逐一舉例了。可是工資呢?有時候一年都不會漲一次,有時候一年下來,老板說某某某今年表現不錯,給他每個月加50塊錢工資吧,那都不知道能高興成什麼樣呢。
就這樣,在外麵省吃儉用,緊衣縮食,都30的大齡青年了,對象倒是談了不少,也都談了很久,有的甚至都談婚論嫁了,但最後就因為禮金問題,或者是房子問題,或者是女方家裏的反對都無一例外地分手了,你也不能說人家女孩子或者女孩子家裏人怎麼勢利怎麼貪財或者怎麼樣,畢竟人活著誰不想過得更好呢?
家裏麵,父母年紀也大了,母親也早就不上班了,原來那個廠前兩年也倒閉了,現在也是跟著他父親出去打點零工,兩個人不要說有存款給楊建結婚了,就是自己的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但是兒子婚不能不結吧,在農村,30歲不結婚的都是會被人說老光棍了,所以每次楊建回來,都要催他找對象。
五六年下來,靠著省吃儉用,努力工作,楊建還是慢慢拽了3萬來塊錢,然後經人介紹,在老家找了一個女的相親,然後好不容易談攏了兩萬八的禮金,還有兩千塊錢就去買了金戒指,也隻夠買個金戒指的。酒席錢還是等收到親戚朋友送的禮金後付的,要不連酒席都辦不了。農村親戚多,稍微沾親帶故的都會請,請了就都要一家出一份禮金,雖然不多,但是辦酒席還是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