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又檢點了一下將士,尚有三萬餘人,雖然多半帶傷,丟盔棄甲士氣低落,無法再戰,但隻要把這三萬多人帶回襄陽,算是聊勝於無,畢竟魏延善戰之名名揚天下,窮凶極惡的董卓、鮮卑都敗在他手下,自己敗在魏延手裏並沒有什麼可羞恥的。
劉表心裏安定,見麾下文臣武將盡皆疲憊不堪,便招呼大家坐下休息,在這兩山夾一溝的貧瘠地方,劉表還是不改世家子弟的奢華,命人選擇一塊大青石,用清水衝洗幹淨,上麵再鋪上絲綢,劉表才施施然坐下來休息。
劉表坐在青石上,望著大穀兩側險峻的山坡和山坡上茂密的叢林,不禁失聲大笑。
眾位文官武將連忙問道:“主公因何發笑?”
劉表仰麵大笑道:“我笑魏延畢竟武夫出身,勇則勇矣,卻不通兵法沒有智謀,若是我用兵,必定在此處埋伏下一支人馬,以逸待勞,那樣縱然我等逃脫性命,也不免死傷慘重。現在看來,魏延沒在這山上設下埋伏,實在讓我失望的很!”
那些文官武將知道劉表素來喜歡別人恭維他,都紛紛送上馬屁,這個說主公深通兵法,那個說主公富有韜略,這個說主公才智勝魏延百倍,他們都渾然忘了剛才劉表是怎麼被魏延擊敗的。
劉表聽到手下眾位文臣武將的獻媚聲,被魏延擊敗的鬱悶一掃而空,不禁撚須大笑。
忽然兩側山林裏響起一陣嘹亮的號角聲,讓劉表的笑聲戛然而止。
山林中閃現一員大將,正是魏延麾下猛將太史慈,他領了八千人馬埋伏在山林兩側,弓弩兵往下攢射,刀槍兵往下拋射石塊和飛矛,萬箭齊發,石矛齊飛,毫無防備的荊州軍死傷慘重。
兩側山坡草木茂盛,太史慈部的箭矢又甚是密集,劉表急切之間根本判斷不出這裏埋伏了多少人馬,還以為魏延埋伏了數萬步兵,而麾下將士士氣低落,又處於穀底,根本沒法展開反擊,隻得在劉磐等武將的保護下,頂著盾牌,倉皇往前逃竄。
太史慈這八千步兵分布在四裏範圍的山坡上,見荊州軍倉皇逃竄,太史慈便領著這八千步兵從山坡上往前走,一邊奔走,一邊對荊州軍進行空中打擊。
畢竟太史慈這八千步兵是從山上行走,山路崎嶇難行,沒有荊州軍在穀底行走平順,再者荊州軍是在逃命有狗急跳牆的速度,所以太史慈部追了四五裏地,就追不上荊州軍的步伐。
太史慈也不氣餒,他已經完成了魏延交給他的戰術任務,便笑看前方:“文鴦,就看你們了。”
荊州軍又往前麵跑了五六裏地,山上的追兵漸漸遠了,連陳到的追兵也不見了蹤影,自以為逃脫生天的劉表又是一陣大笑,譏笑魏延沒有繼續設下埋伏。
但他的笑聲沒有持續多久,就被山穀兩側的喊殺聲掐斷。
魏延麾下大將文鴦領著八千步兵,在此埋伏,弓箭手萬箭齊發,刀矛手石矛齊飛,荊州軍又是一番死傷。
劉表隻得又倉皇往前逃竄,但前麵的十幾裏山路上,他又接連遭受了魏延麾下大將管亥、紀靈部的伏擊,等到劉表出了大穀,到達廣成關時,清點麾下士卒,隻剩下了三千人。
萬幸的是麾下文臣武將都還健在,不過全都掛彩,渾身是傷,有些人要靠士卒扶持著,否則倒在地上就是奄奄一息。
廣成關上飄揚的還是荊州軍的旗幟,劉表看到那杆旗幟,心裏大定:“入了關,就化險為夷了!等咱們回到荊州,聚草屯糧,好好發展,日後必報此仇!”
關上站著一員大將,一臉笑容:“主公平安回來了!來人啊,大開關門,迎主公回關。”
劉表見那員大將正是自己的親信大將韓玄,便疾步往關內走去,他困乏的很,做夢都想進入廣成關好好歇息一番。
身邊的謀士蒯越趕緊拉住劉表的袍子:“主公,提防有詐!”
劉表被魏延設下的幾番埋伏給驚嚇住了,成了驚弓之鳥,聽蒯越這麼一說,渾身一顫,急忙問道:“子遠,你發現有什麼不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