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被逮(1 / 2)

古人曾雲,長安居、大不易。

其木格如今隻想說,清朝居、大不易,無他,為張媽感歎罷了。

自從張媽得到其木格許可後,每天便早早的出門聯係客戶,一直跑了兩天,都沒有客棧飯館同意張媽當供貨商,這也能想得通,畢竟人家有了固定的供貨渠道,如不是供貨商倒閉或送來的產品有質量問題,客棧飯館自然不會開發新的進貨渠道。

張媽的豆腐要想批發打入市場看來難度很高。

其木格有些奇怪,為什麼張媽現在才想起來重做豆腐生意。

不問還好,一問又聽得其木格一陣唏噓。

張媽老公過世後不久,兒子又得了癆病,而兒媳婦生老二的時候就難產死了,張媽一人又要照顧病人,又要照顧兩小孩,實在沒精力張羅生意,隻得關門大吉。誰曾想,家裏所有的積蓄都換成了湯藥,也未能讓兒子多留幾年。

這還不算,兒子還未下葬,老公家的叔叔伯伯就上門來要分家產,當然,人家話說得特好聽,說是把張媽接過去照顧,兩小孫子也負責撫養成人,免得張媽辛苦操勞,不過條件自然是把房子的房契過戶給公中。

張媽自然不依,覺得自己身板還結實,沒由頭讓兩孫兒過寄人籬下的生活,於是官司一直打到族長處,經多方奔走呼號後,總算取得了兩個孫兒的撫養權,並保住了祖孫三人的歇身之處。

這麼一來,又耗了大半年。

如今一切安頓下來,又找到了其木格這麼好的一房客,張媽才想著重回老本行,可誰知卻沒了銷售渠道。

張媽倒也不泄氣,擦著汗珠,說道:“明兒我再出去看看,這些事急不來的。”

其木格建議張媽開展零售業務,但吃飯問題卻讓人犯了難。

張媽和兩個孫子吃兩個冷窩頭就可以當頓,其木格自然受不了。

其木格覺得自己擋了張媽的財路,很是不好意思。

便讓張媽辭掉幫傭的工作,自己可以請周圍鄰居過來幫忙。

但張媽卻道:“這賣豆腐也得看運氣,一不留神,本錢都虧進去了。哪有每月500文拿在手裏實在。再說了,我老婆子祖孫三人還搭著您一起開火,怎麼算都比賣豆腐穩當。”

張媽頭一天給其木格做了飯後,才又重新張羅自己一家人的吃食。

其木格見這樣又費時又費柴火,便讓張媽一起煮,說是大家一起吃熱鬧。

張媽覺得占了其木格便宜,使勁的推脫,其木格便說自己的床單被套半月就要洗一次,給張媽的工錢並不高,自己也不好意思等等…好說歹說,張媽才應了。

因此,張媽覺得其木格是個非常有良心的老板,堅決不炒老板的魷魚。

其木格便道:“要不少做點,你到點就回來做飯,就算賣不完,我們自己也可以吃啊。”

張媽有些猶豫,其木格便在一旁可勁的煽風點火,勸張媽要未雨綢繆,多攢幾個是幾個,一副俠義心腸的樣子,讓張媽非常感動,直誇其木格是個好人。

其實其木格是這幾日失眠日益嚴重,一閉眼全是老十的音容笑貌,其木格怕自己走火入魔,便想找點事情做。見張媽要開豆腐作坊,早盤算好了做作坊的第一個員工。

因此,見張媽同意後,其木格便催促張媽當晚開工。

做豆腐其實看著比較簡單,把黃豆浸在水裏,泡脹變軟後,磨成豆漿,再濾去豆渣,煮開。這時候,黃豆裏的蛋白質團粒被水簇擁著不停地運動,聚不到一塊兒,形成了“膠體”溶液。要使膠體溶液變成豆腐,必須點鹵,這樣就能使分散的蛋白質團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塊兒,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腦。再擠出水分,豆腐腦就變成了豆腐。

其木格聽了張媽的介紹,覺得隻有磨豆腐比較費體力,便毛遂自薦。

張媽見其木格在興頭上,也高興的給其木格指點,“姑娘,當心點,別閃了腰。”

其木格哈哈笑著,開心的拿著一根不太長的棍子,插在磨盤上蹊磨眼的繩子上,向前推著走,一點也不覺得累,“很簡單的啊,看來我以後可以專門給人推磨去,哈哈。”

張媽一邊把泡好的黃豆放進磨眼,一邊笑著:“姑娘可是說笑話呢,這些都是我們這些粗笨人做的,姑娘想沾邊都沾不到呢。”

其木格不會梳複雜的發型,隻會最簡單的編辮子,雖然編得鬆鬆垮垮的,但至少沒披頭散發,因此其木格倒也比較滿意。

可在張媽眼裏,其木格便成了未成親的閨女,開頭閉口的就叫姑娘,其木格也沒糾正,就這麼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