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不順(1 / 2)

什麼是帝王?帝王就是冷血動物;什麼是明君?明君就是極品冷血加無情。當然這是其木格的理解。

雖然其木格聲情並茂的從父子情深、夫妻恩愛引申到幼兒教育、家庭溫暖,康熙依然未應允老十帶家眷。

若其木格此時還高頌康熙聖明,那一定是腦袋秀逗了。

但反過來,康熙也被老十這兩口子氣得夠嗆。

按康熙的本意,是對老十加以懲戒,並不是派老十出京做官,大清除了帶兵打仗,就沒有讓皇子出京為官的先例。老十倒好,還真以為是吏部給他發了官印,能一步步從把總做到將軍。因此一聽老十要攜帶家眷,康熙就氣不打一處來。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康熙這次的旨意也不算懲罰,隻是康熙打擊老十囂張氣焰的一個手段罷了。大清的宗室子弟犯了過錯,特別是皇子惹了大禍,自有宗人府接手看管,隻能抬頭看著四方天地,還沒那運氣發配邊陲。

既然是懲戒,自然不會耗時太久,康熙琢磨著讓老十痛苦個一年半載的也就差不多了,自然就不會允許其木格跟著過去,那不就是在路上折騰兩孩子嘛。

因此盡管老十胡攪蠻纏,其木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除了讓康熙覺得這兩人愚蠢透頂外,別無其他成效。

這根本就不是代溝的問題,而是聰明人與笨人之間的鴻溝。

八阿哥和九阿哥知道後,立即就斷言老十去不了多久就會回轉,原本的擔心一下煙消雲散,立即掉轉槍口譴責老十不懂事,命他趕緊別再胡鬧。

其木格則加緊吹著枕邊風,給老十描繪了一副無比美好的畫卷,指出這是老十大展拳腳的機會,一定要紮根南疆,千萬不能走個過場就回來交差,否則這輩子都沒法揚名立萬。

成名的誘惑太強大了,此後的幾天裏,老十將八阿哥和九阿哥的苦口婆心全拋到腦後,一意孤行的多次登門求見康熙,但都吃了閉門羹,最後隻得在其木格的漣漣淚水和潔身自好的叮囑中隻身走進茫茫大雪中。

其木格回到府裏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本來預備給京城各寺廟添加的香油錢全扣下了。

暈了幾日後,才開始著手處理老十臨走前布置的任務。

原來當初在鬥文會上結識的丁成和程家義給老十當了幕僚後,都很爭氣,雙雙在來年的科舉中勝出,老十便給他們謀了外放的缺,丁成去了江西做了鹽運司知事,程家義去了湖南做了布政司照磨,雖然品級都很低,但都是有油水的衙門,兩人自此死心塌地的成了老十這條線上的人,當然,他們也算是老十的門人了,若不向老十效忠的話,也沒其他路可走。

兩人深知老十身邊缺少人才,因此上任後一直在留心著,經過幾年的明察暗訪,再加上些運氣,丁成終於寫信為老十舉薦了一人,蔣欽,說是此人甚是有才,思維敏捷,隻是時運不濟而已,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幕僚。雖然不知道此人是否能勝任,老十心裏還是很受用,離京前交代,若蔣欽到了,直接送到廣東去,並叫其木格挑選兩丫鬟給丁成和程家義送去做妾。

前者還好說,後麵的交代就讓其木格不爽了,古人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些人想怎麼納妾,其木格管不著,但想讓自己成拉皮條的,那是萬萬不行,便指責老十:“好好的丫鬟送去給別人做妾,你也不怕被人戳斷脊梁骨。”

老十好笑道:“不說別的,阿朵該配人了吧,難道你還想讓她嫁給府裏的奴才?子子孫孫都伺候人?若把她送給丁成或程家義做妾,等生了兒子,就立馬能抬舉成二房。這兩人都是正經進士出身,有爺照著,別的不說,升遷也要順得多,沒準以後就成了地方大員了。再說,咱們府裏出去的人,誰敢給氣受?丫鬟又不是傻子。”

其木格琢磨道:“話雖如此,但不見得丫鬟就會願意去做妾,嫁給小廝,至少沒那麼多汙七八糟的事。”

老十道:“保貴都有三個小妾,除了一個是從外麵抬進來的,剩下兩,都是府裏的;何貴,小英子的哥哥,如今正張羅著要納一小妾,你去問問小英子,他哥哥家的門檻是不是都快被擠破了。”

見其木格不做聲,老十又繼續道:“雖說他們如今都在府裏當差,明眼人都知道,保貴以後肯定是要外放的,何貴雖然沒什麼出息,但有小英子在,假以時日,混個管事那也是穩穩當當的。怎麼都比配給小廝強,順帶的還能幫村娘家。”

老十雖然說的很殘酷,但並非全無道理,在身份地位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府裏的丫鬟們為了自己以後能過錦衣玉食的日子,為了自己的孩子將來不在奴籍,為了能幫村娘家兄弟,愛情似乎確實太過於奢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