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處分(1 / 2)

康熙四十四年正月初三,老十一行人終於抵達了廣州口岸。

兩廣總督、廣州巡撫和十四率眾在碼頭迎接。

其木格接到老十回轉的消息,原本打算回前山寨,但因十四告知老十登陸的第一站是廣州,便搬出了廣州將軍管源忠的府邸,住進了八旗會館,翹首以盼等候老十的歸期。

在其木格心中,老十此行也算是揚大清國威於海外,應受到英雄般的禮遇,沒準康熙還會安排他赴各地做報告,自己也可以借機沾沾光,偷偷跟著去遊覽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

可惜,康熙下達的旨意再次讓其木格充分認識到自己與康熙之間的巨大差距。

康熙派人奔赴呂宋島交接沒幾日,相關人員的處分通知也隨即通報各省。

前山寨副將韓滔丟了烏紗、永不續用,但總算堪堪保住了一條小命;廣州將軍管源忠負領導責任,罰俸一年,罰得將軍夫人那是喜笑顏開;而可憐的老十從正七品把總降到了未入流的百長,罰銀3000兩。

雖然其木格早幾日已經見到了勒孟押送回來的老十搶來的財物,心裏依舊憤憤不平,覺得康熙還不如直接搶銀行算了,連老十賣命的錢都要染指,讓人無法不生出鄙視之心。

再一看九阿哥得了那麼多的西洋貨物,其木格更加不平衡了,覺得老十一家人就沒一個好人,全可勁兒的占老十的便宜。即使勒孟解釋了半天,說那些貨物九阿哥是付錢買的,但其木格並沒覺得九阿哥的黃金比老十的少多少,依舊覺得老十吃了大虧。

盡管如此,其木格還是沒敢怠慢,立即安排人手將九阿哥分得的贓物送往京城,反正過年的時候這批貨物還在路上,也沒法立即變現,其木格樂得做個好人。

九阿哥的不義之財剛離開,其木格就接到徐公公送來的書信,說是各家莊子的收成已經全部入庫,年前生意好,何掌櫃就提前送了些銀子過來,加之隨禮的一些貴重物件也都是從自家鋪子裏記賬拿的,府裏賬上銀錢富裕,便一次性還清了九阿哥的7800兩銀子,沒有分兩次還。

其木格見了書信,才想起給東印度公司的3800兩貨款還是徐公公從九阿哥處借的,借錢的時候老十正生死未卜,屬於高風險借貸業務。若老十真的死翹翹,沒了老十的十阿哥府怕是再沒那實力染指高回報行業,說不準連大棚蔬菜的壟斷地位也隻得拱手讓人,光靠莊子的糧食收成,那近萬兩的欠款十有八九就成了壞賬,九阿哥那麼精明的人居然不打折扣的將錢撥給了徐公公,其木格思及此,覺得九阿哥比自己高風亮節多了,於是深刻反省了一把。

裝模作樣的自我檢討一番後,其木格便開始琢磨康熙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按其木格的想法,康熙可能會借此機會將惹事的老十召回京城,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其木格在見到那批意外之財後,立即命小英子在香山悄悄買了處小宅子,讓勒孟在馬車上做了些偽裝,低調的將黃金運了進去,準備自己起程回京的時候,將勒孟和烏雅留下,為以後逃難做準備。

至於老十給自己鋪子張羅的西洋物,其木格留了些精致的,其餘的則叫小英子租了個倉庫,放了起來,準備留小英子在廣州處理這批貨物,最好賣到江南一帶,免得運回京裏和財大氣粗的九阿哥打擂台。

沒想到老十雖然被貶成了辦事員,但卻繼續留在了前山寨。

沒什麼政治鬥爭經驗的其木格將猶在生氣的十四找來,想看看未來的大將軍王有什麼高見,誰知十四依舊鬧著別扭,沒給其木格一個好臉,“十嫂,這有什麼好擔心的,這八旗會館外有多少兵丁守著,一個小小的百長能有這陣勢?”

十四很惱怒,覺得自己被老十和九阿哥拋棄了,明明是一起來廣東的,憑什麼他就得留在福建,武術不精的九阿哥卻去了前方。

其木格看著十四,覺得真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若他不想著法的去了福建督戰,沒準就和九阿哥一起上船了。

其木格覺得自己就算帶著N世的記憶也沒法在老十一幫兄弟中遊刃有餘,便放棄了規勸,反正正主兒就要回來了。

老十抵達的當天,其木格沒那榮幸親自去接船,隻得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在八旗會館領著同樣讓人眼花繚亂的安安和斌斌望眼欲穿,心裏不停的咒罵著萬惡的封建社會:自己就算了,可怎麼能連兩孩子前去給老十送花的權利都給剝奪了?

倒黴的九阿哥再次在海上漂了十多日,依舊沒克服暈船的毛病,為了維持顏麵,口齒不清的威脅老十若將他扶上馬車,他就跳海,於是老十隻得將九阿哥留在船艙,悄悄吩咐前來迎接的勒孟等人潮散了,再將九阿哥接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