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這次脾氣發得有些大,連著十多天都黑著一張臉,其木格自知理虧,沒敢應戰,反而積極獻計獻策,幫老十想補救措施,叫老十找自己的親爹幫忙,但也沒換回老十的好臉…
老十這廂發著脾氣,熱河的康熙心情也不佳,康熙這幾天覺得自己這幫兒子越發看不透了,知曉了十四的小心思,康熙專門在阿茹娜去給太後請安時跑過去看美女,左瞧右瞧之後,康熙斷定要麼十四眼神有問題,要麼自己真褻瀆了兩人之間純潔的友誼,正在為是否應該後悔將十四匆忙趕回京時,慘遭蒙古人蹂躪的九阿哥又跑來了,信誓旦旦的請康熙給他一個機會,他願意為蒙古的脫貧致富貢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康熙見九阿哥受得刺激過深,便耐著性子好言安撫了一把,說是等蒙古王公想明白了再說,孰料九阿哥越發瘋癲,當場就要咬指立軍令狀,鬱悶的康熙隻好叫人找來八阿哥,將他勸了下去,還好,經過幾天的觀察,九阿哥尚算正常,沒失了心性。
康熙還沒迷糊過勁來,老十又跑來湊熱鬧。
老十主動挑釁阿靈阿,可隻輕輕推了人家一下就沒了消息,而阿靈阿已經一步一步有條不紊的展開了反擊,但老十依舊按兵不動,隻是將烏爾額的貪腐賬目報了上來,順帶的還有幾個貪官的罪行,康熙很生氣,難道老十就沒準備後手?簡直愚蠢透頂。
看來給康熙當兒子還真不容易,太聰明了,康熙要忌憚,太笨了,康熙又嫌棄。
又過了十多天,阿靈阿的攻勢更是淩厲,老十的自辯折子透著幾分不耐煩,卻連烏爾額的事件也不提了,隻是在名錄上增加了一個新查出的貪官。
康熙看著這一切,不由疑惑起來,難道老十真是一心為公,沒其他心思?
但目前的形勢卻對老十非常不利,就算老十真的是大公無私,但禦史的彈劾折子也夠老十喝一壺的,幾經權衡後,康熙最終選擇了靜觀其變,不打算出手幫老十收拾殘局。
此時,康熙隻覺得太子和四阿哥分外順眼,畢竟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自己的預料範圍內,讓自己省心不少。
就在老十節節敗退毫無招架之力時,朝中有人看不過眼了,資深禦史趙秉全出來說話了,上折子請康熙還老十一個安靜的辦公空間,不能幹擾老十辦案。
趙禦史的折子一上來,莊親王的折子也到了,說老十完全是被人打擊報複,請康熙主持公道,一定要揪出幕後黑手。
莊親王一出麵,九阿哥就樂了,對八阿哥說道:“趙秉全那老家夥是個孤臣,他出來幫十弟說話,十弟這頹勢立馬就能扭轉過去,可莊親王湊什麼熱鬧啊?他一摻和,憑白讓人笑話。”
老十目前的窘境九阿哥一直沒有插手,一來九阿哥覺得老十和阿靈阿之間掐架,康熙應不會重罰老十,二來,九阿哥接到老十的道歉信後,氣越發不順,有心看老十的笑話。
而八阿哥也沒插手,他本來很想看看老十的後招,以評估老十的實力,沒想到老十放了個焉屁,八阿哥失望之下也巴不得任由老十笨死算了。
當然九阿哥也借此機會理直氣壯的在八阿哥麵前幫老十辯白了兩句,“八哥,我早就說了,十弟沒那麼多彎彎腸子,他就見不得人家貪兩錢,脾氣一上來,管他是誰,通通發作了。他肯定沒和四哥合謀。”
而四阿哥則恨得差點內傷,就這麼個盡出昏招的老十居然將自己繞了進去,想著阿靈阿這幾天皮笑肉不笑的模樣,四阿哥就恨不得踢老十兩腳,沒那金剛鑽別攔那瓷器活啊!
不管怎樣,趙秉全出頭後,朝中的一幫直臣便開始站在了老十一邊,雖然沒明著上折子幫老十開脫,但私底下的話卻不好聽,都認為阿靈阿過於囂張,急得留守京城的阿爾鬆阿趕緊給阿靈阿發去了特快專遞。
而莊親王出麵後,與他有些交情的一幫人也出來說話了,連盛京的老王爺也給康熙上了折子,說國家出個鐵麵無私的人不容易,請康熙一定要保護好老十這棵好苗子。
漸漸的,阿靈阿這惡人之名就給坐實了…
多疑的康熙立即開始猜測,這樣的結果是老十無心造就的,還是精心策劃之?於是本來要重辦烏爾額的康熙,隻將烏爾額革職了事。
不管怎樣,這場風波還是漸漸平息了,沒辦法,阿靈阿若再不收手,隻得遺臭萬年了。
在這場風波中,老十的嶽父,其木格的爹也沒幫老十說話,他摸不準這出戲是否是康熙安排的,以此澆滅蒙古眾人請老十出山的熱忱,後來見莊親王出頭了,便找人問了問,知曉原因後,很是慷慨的從自己帶來的洗衣女中挑了兩個身體粗壯的給莊親王送進了京,還帶話道:“別瞧模樣不好看,全是婊子,好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