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被無視(上)(1 / 2)

北京城

稍微細心一點的人便會留意到最近這段時間,街上的蒙古人陡然多了起來。

雖然大家因為阿片的事愛屋及烏對蒙古人客氣中帶了不少親近,但乍一下突然湧進一大群異裝人,大夥還是有些不習慣。

不過,蒙古人雖然有點橫著走的趨勢,但總得來說,也沒人去惹是生非,大家觀望了一陣後,便又釋然了,繼續該幹嘛幹嘛。

而茶鋪老板也特意請說書人大吹特吹太後鸚鵡的光榮事跡,說書人也不傻,不僅著重強調了太後和其木格的蒙古族身份,連鸚鵡來自科爾沁草原也沒放過,一時間得了不少賞銀,一個個都打算回鄉買地去了。

有人高興就有人愁,理藩院是最焦頭爛額的,一下來了那麼多人,中間又有著千頭萬緒的複雜矛盾,住宿安排上倒是頗費了一番周折。

而太後和康熙歎氣的次數也比往常多了許多倍,麵對蒙古人突如其來的參加秀女大選的熱情,太後和康熙委實高興不起來。

太後心底善良,隻是煩惱怎麼安排這些蒙古秀女,一個個身份都不低,至少一半的人得當正妻,哪有那麼多的位置啊…

康熙則有些惱怒,詛咒來京的蒙古人全染上天花,可惜了,蒙古人也不傻,在挑選負責人時,特意選的那些出過痘的子嗣,畢竟這次在京呆的時間不短,不敢讓那些對天花沒抵抗力的人去冒險,所以直到整個選秀結束,也沒一例蒙古人感染天花的病例,讓康熙好不失望。

因大清曆代都奉行滿蒙聯姻,這次送來的待選秀女中,又有一大半都和宗室有著千絲萬縷的親戚關係,尤其是漠南蒙古,但是,蒙古人這回不來京裏攀親了,堅決不住親戚家,獨門獨院自己待著,生怕別人說他們是某某王爺的外孫女,重外孫女,重重外孫女…

倒不是說這些王府已經失勢,而是漠南蒙古可不想在秀女選拔大賽中輸給漠北蒙古,大家心知肚明,名額有限,朝廷不可能全順了大家的意,這時,親戚多了,就意味著說客多了,得不償失。

因漠北蒙古地處偏遠,與大清聯姻尚未普及,因此,送來的全是地道蒙古血統的貴女,人家打的是部落的旗號,口口聲聲表示對大清永遠忠心,口說無憑,特送女、孫女、重孫女進京聯姻。

漠南蒙古一看,自然是有樣學樣了。

不過,事事皆有例外。

車臣汗部的護送隊伍就堂而皇之的住進了老十在京城那棟沒正經主人的空宅,徐公公想攔也沒法攔,人家可說了,在京裏人生地不熟的,隻與其木格有親,不住這,住哪兒?

此外,老十府裏還住進了一家人,其木格老娘的哥哥的弟媳婦的孫媳婦的娘家侄女,則是漠西蒙古的,青海一帶的和碩特部。

科爾沁一看著急了,進宮去找太後,娜仁吉娜比弘暄小兩歲,如今虛歲才11,不夠資格,本來他們曾想挑選兩15、16歲的格格進京備選的,但被太後攔了:“糊塗,十阿哥如今被阿巴垓博爾濟吉特氏捏得死死的,任誰都沒法插進去,你們這麼做,反而會惹惱了阿巴垓博爾濟吉特氏,屆時,科爾沁的奶粉子還想賣過來?別將到手的鴨子也給丟了!”

科爾沁的人本還有些不服氣,“阿巴垓博爾濟吉特氏也專寵十多年了,十阿哥沒準早生厭了。”

太後氣惱道:“以色示人自然鮮少有人能獲寵十年,但阿巴垓博爾濟吉特氏可不是靠相貌立足的,就衝她膝下的四個阿哥,就算日後十阿哥轉了心思,那府裏也沒人能大過她去,趕緊給我熄了這心思。”

科爾沁的人本還想仗著太後撐腰,硬給老十府裏塞一人進去,主要是阿巴亥部太討厭了,逢人就說科爾沁占了他們的便宜,如果自己部落也有人嫁進了老十府,那是就應該享受的福利了。

太後很生氣,最後直白的說道:“阿巴垓博爾濟吉特氏是什麼性子,你們不清楚,我還不知道,就沒她不敢做的事,哀家可把話說在前頭,你們硬要胡來,自己給自己斷了財路可別來找我,還有,將娜仁吉娜也接回去,你們讓阿巴垓博爾濟吉特氏心裏不痛快了,娜仁吉娜也就甭想嫁給弘暄了!”

科爾沁的人此時才明白,合著在太後眼裏,十福晉捍衛自己獨寵地位的決心竟然堅定到了如此地步,連太後的話也敢不聽,膽子實在太大了!

於是,科爾沁便選擇了讓步,先維護好既得利益吧,而且眼光的確要長遠些,敦郡王府雖然是老十的,但也是弘暄的,歸根結底還是弘暄的。

可是,車臣汗部與和碩特部住進老十府裏,這威脅可太大了,因為這兩部落此次進京的待選秀女都是虛歲剛剛13的小姑娘,而且聽他們的口氣,目標定得很低,不求指人,隻要留牌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