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俗套(1 / 2)

老十府裏擺攤變賣家產以繳稅款的消息以風的速度傳遍了京城,而且正在向直隸一帶勻速蔓延。

但是,讓康熙一行人大跌眼鏡的是,輿論導向竟然大大的偏向了老十,在群眾眼裏,老十雖然談不上日理萬機,但要說日理百機也不為過,哪有閑暇時間去過問生意營生?因此,偷稅漏稅絕對不是老十的本意,要是老十真想省銀子,還花那麼多錢做善事幹嘛?

再說了,那麼多權貴都沒上稅,為什麼單單找老十的碴啊?擺明了就是眼紅啊,眼紅老十大善人的名聲,專門來給老十添堵了…

至於老十很沒風度的當街拍賣家庭用品,大夥兒也覺得情有可原,誰家沒個手緊的時候?要不是奸人逼得急,老十至於走投無路出此下策嗎?…

群眾自詡為自己的眼睛是雪亮的,便紛紛堅定的將同情給了老十,還帶了那麼點義憤填膺的味道…

而四阿哥則成了大反派,這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四阿哥負責收稅一事伴隨著老十的冤情也漸漸浮出了水麵,升鬥小民雖然膽子小,但並不妨礙他們嘴巴裏冒出毒辣的話來,沒人相信四阿哥屁股是幹淨的,偌大的王府,怎麼可能沒鋪子?他自己的鋪子上稅了嘛?為什麼他自己不以身作則啊?…

一時間,四阿哥的民望便跌到了最低穀,當然了,鑒於四阿哥本來就沒什麼親民的形象,因此,四阿哥在民間的分值直接飄紅,成了負數。

其實,四阿哥還真是冤枉,他府裏有鋪子不假,但自從他開始接手這倒黴的差事後,他就叫鋪子的掌櫃將今年該繳的稅款全繳了,可惜了,沒人信他…

四阿哥也曾派人到茶坊給自己辟謠,但是,不想卻弄巧成拙。

四阿哥的人剛開口為四阿哥叫屈,茶客們便不樂意了,直接起哄,等四阿哥的人拿出事實來舉證時,大夥叫得更凶了,這麼機密的事旁人怎麼知道?一看就是四阿哥的托兒,當民眾是傻子啊…

於是,四阿哥的罪名又多了一條,愚弄百姓,分值直線往下掉,地球引力好似增加了數十倍…

民間的惡評倒也罷了,反正這年頭又沒機構專門搞民調,因此,四阿哥雖然生氣,但並不認為這狀況會對他的前途產生多麼嚴重的負麵影響。但是,掌握著四阿哥未來的康熙這幾日對四阿哥也冷淡了不少,雖然平時也沒見有多熱絡,但敏感的四阿哥還是察覺到了康熙冷淡神色中的輕微變化,而且這變化好似不大妙…

四阿哥倒寧願康熙將話攤開來說,將他臭罵一頓,也不願康熙來個冷處理,弄得他心裏七上八下的…

鄔思道沒好直說四阿哥出了昏招,隻是迂回的勸道:“十阿哥遠在呂宋,除非皇上不日召他回京,否則影響不到京裏的局勢,四爺過於高看了他。”

鄔思道的意思很明顯,老十根本算不上競爭對手,沒必要逮著機會就打壓一下。

當然了,後麵的話,鄔思道雖然沒說出口,但四阿哥也明了,打壓老十沒問題,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就太不劃算了…

四阿哥很後悔,恨不得時光倒流,在人群湧來的第一時間就勒令徐公公撤掉攤子…

雖然四阿哥很是懊惱,但三阿哥的心情卻是大好,雖然沒瞧著老十的熱鬧,但卻讓四阿哥鬧了個灰頭土臉,三阿哥覺得是大大的賺了,與老十相比,四阿哥的威脅其實更大些,因此,這些日子聽著坊間閑話、瞧著康熙那不冷不熱的態度,三阿哥心裏美極了…

八阿哥則是喜憂參半,四阿哥碰了一鼻子灰,說來也是好事,都是康熙生的,八阿哥可不信四阿哥真是個一心向佛的主兒,若真的對俗事不耐煩,那就該和五阿哥和七阿哥一樣,萬事不摻和,哪有一邊吃齋念佛,一邊當怒目金剛的…因此,見四阿哥吃了癟,八阿哥心裏自然便有那麼一絲高興,但是,老十的人氣出乎意料的瘋漲,這又是八阿哥萬萬不樂意見到的。

雖然種種跡象表明,老十離大位有些遠,但在塵埃未定之前,八阿哥的警惕性是絲毫不減…

隻有九阿哥,樂了,舒舒服服的鬆了幾天筋骨,沒想到啊,就這樣,老十都能落個好名聲,這運氣實在太好了…

更讓九阿哥感歎的是,老十這麼一胡鬧,得了好名聲不說,竟然還帶動了奶粉子的銷售。

雖然其木格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漢人還是沒養成花錢買奶粉的習慣,一直秉著“隻要你送,我就收”的原則,是來者不拒,雖然大部分奶粉子最終還是進了漢人的肚子,但是,其木格依舊沒培養出一群忠實的顧客,大家全半推半就的當著免費品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