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訝然(1 / 2)

正牌弘曆話有些多,稍微扯得有些遠,所以手臂被人偷偷的給掐了一把,雖然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兒了,但卻立即很配合的不張嘴了。

不過康熙卻不打算就此放過,重複問了兩遍:“你們是怎麼個仗勢欺人法?又被誰教訓了?”而且還點明指著正牌弘曆,道:“朕問你呢!”

所以弘參和弘豐都沒敢接話,弘曆又打死也不說,便僵在那裏了。

弘參和弘豐還想再搞點小動作,但無奈大夥注意力都在他們身上,沒法下手。

老十也不吱聲,弘曆那個直腸子,讓他回話還不知會牽扯出什麼亂七八糟的來,還不如沉默以對,等康熙吼累了,再由弘參出麵做個說明就是,反正康熙已經火大了,再燒旺點差別不大,你想啊,正房已經燒起來了,誰還會在乎火勢會不會蔓延到茅房去…

老十雖然做如此想,但一旁的九阿哥卻著急了,忙代為說話,“皇阿瑪,此事兒子知道一二,聽弘政說起過。”

原來三胞胎經常去漁村玩,和一群孩子混得老熟,人家都讓著三胞胎,不管是十一二歲的半大小子,還是兩三歲的光屁股娃娃,都以三胞胎馬首是瞻,全票通過讓三胞胎當了一回孩子王。

三胞胎驕傲中也帶了幾分得意,還特意給哥哥姐姐們顯擺過。

某次趕巧了,三胞胎跑到漁村玩時,正好遇到一幫山裏的小孩氣勢洶洶的過來打群架。

因靠近山邊的村莊與土著人接壤,其木格認為不大安全,沒怎麼帶孩子們去爬山郊遊,加之,為了安撫土著的情緒,老十隻是派人在地界線沿途進行例行巡邏,並沒駐紮小分隊,所以三胞胎基本上沒跑到那邊玩過,與山裏的孩子完全不熟。

因此,三胞胎便理所當然的挽起袖子衝上去幫熟人了。

三胞胎不認識山裏的孩子,但山裏的孩子大多卻見過三胞胎,就算有那孤陋寡聞的,一瞧三個一模一樣的小男孩,再一看人家身後跟著的一隊人馬,再傻也知道來者何人了,所以壓根沒“報上名來”這等廢話,一瞧見三胞胎衝刺過來,全住手了,連招架都不敢,被三胞胎帶領的漁村小孩痛揍了一頓。

三胞胎出了一身汗後,才開始問緣由,原來昨天趕集時,漁村一小孩將山裏一老農拿來賣的雞蛋給撞壞了兩個,小孩見闖了禍,加上身上也沒錢賠,便一溜煙的跑了,老農身邊跟著一個4、5歲的小孫子,撒腿追了上去,被闖禍小孩給摔了個踉蹌,小孫子哭了幾聲,也沒再去抓肇事者,回去找自家哥哥告狀,他哥一聽,在知道弟弟記住了闖禍小孩的模樣後,今天便糾結了一夥人下山了,在街上逛了好幾圈,也巧了,那闖禍的小孩又偏偏拎了海魚去叫賣,被逮了個正著,遂被追殺到了小漁村,村裏小孩一見,自然都跑上去幫忙,於是,群架便產生了。

三胞胎了解了原委後,心想撞壞東西是不對,但也不能打人啊,加上心也有些偏,便道,本來是該陪兩雞蛋的,但你跑過來打人了,誰也不欠誰的,就這樣扯平了。

山裏的孩子也不敢說不好,抹抹臉,走了。

這下漁村的孩子得瑟了,見了山裏的孩子大有橫著走的趨勢,山裏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專逮著三胞胎不在的時候下狠手。

三胞胎知道後,很有江湖義氣的帶人殺了回去,暢快淋漓的報了仇,還放話,叫山裏的小孩老實點,否則見一次揍一次,牛氣衝天!

其木格知道後,將三胞胎叫來,問他們為什麼要欺負人,三胞胎理直氣壯,大家打架可都是憑真本事,山裏的孩子打不過,自然要認輸,輸了自然要懲罰了,否則他們老來鬧事。

其木格一聽,直接派人將山裏的孩子叫來了,在碼頭圈了一塊空地,叫他們敞開了打三胞胎,還放話說,隻要將三胞胎打趴下,賞銀一兩。

弘參提出了異議,山裏孩子有十歲的,他們怎麼打得過,他們取勝可全是靠集體的力量,不是單兵作戰。

其木格手一揮,立即改章程,叫漁村的小孩也加入,懸賞打群架,哪邊贏了每位隊員賞銀一兩,並保證,任何人傷著了三胞胎,她概不追究責任。

最終,還是漁村的孩子占了優勢,因為雖然其木格信誓旦旦,但還是沒人敢衝三胞胎下手,但對漁村的小孩那可是拚了命的打,隻是一見三胞胎衝過來,拳頭趕緊轉向罷了,但畢竟有三胞胎在裏麵礙手礙腳,再怎麼賣力也還是輸給了漁村的人。

其木格很鬱悶的給漁村小孩每人打賞了一兩銀子,黑著臉領著三胞胎回了府。

三胞胎腰杆挺得老直,仰著頭,滿臉的得瑟,向其木格宣告,他們還是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