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靈阿倒台後,老十的表現可圈可點。
先是從九阿哥處拿了一小三進的屋子,過戶到阿靈阿名下,將阿靈阿一大家子安頓了過去,又叫人買了兩個小莊子給送了去;然後又對外宣布阿靈阿府沒結清的款項他全認,不過目前手頭有些緊,請大家年後再來結算…
然後有消息靈通人士還獲知,老十關起府門拎著戒尺追著弘暄和三胞胎一頓好打,雖然老十、弘暄和三胞胎都矢口否認,但這傳聞卻越傳越真,到後來連康熙都要扒弘暄褲子驗傷了…
老十繼承阿靈阿債務的舉動,九阿哥是不讚成的,認為炒作嫌疑太大,十之八九會弄巧成拙,不想,竟沒一人站出來指責唾棄老十假仁假義,當然,沒包括阿靈阿本人,反而紛紛讚老十
是個實在人。
群眾有自己的道理啊,老十要作秀,怎麼不將阿靈阿接到自己府裏去?他府裏那麼大,人口又少,蒙古福晉又在呂宋,府裏長住一個與蒙古福晉不對盤的親戚,完全沒技術問題,老十沒去彰顯自己仁義,反而倒騰了個小院子去安頓阿靈阿,這說明什麼,說明老十壓根就沒想
給自己臉上貼金。
老十要作秀,為什麼給阿靈阿買兩小莊子,而不是送兩特賺錢的作坊?要知道阿靈阿如今可是平民了,平民就得守著土地過小日子,手上抓著越賺錢的生意越召人恨,老十如此安排,越發證明了老十厚道,否則扔給阿靈阿一個作坊,然後三天兩頭的幫阿靈阿出頭,名聲不是
更大?
至於打孩子,大夥更不認為是在作秀了,要作秀,老十早將四個孩子拖到大街上敲鑼打鼓的一頓狠揍了,人家當事人可是斷然否認的!
因此,當老十發表聲明接受阿靈阿債務時,沒人朝壞了想,阿靈阿府的供應商還做出一副早就知曉的表情,老十就是一厚道人啊!所以沒人趁著年關去逼老十還賬,大家都理解,老十
家也不富裕,雖然有掙錢的作坊,可耐不住蒙古福晉可勁兒的貼補娘家…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老十還給阿靈阿又買房子又買地,不容易啊…
納悶的九阿哥在收集了群眾輿論後,也覺得老百姓分析得有道理,遂專程跑去找到老十,不解的求教老十是如何琢磨大眾心理的,沒想到啊,老十也成人精了。
老十的一幫兄弟外加康熙也是如此想的,在這幫皇家人眼裏,百姓就是單純,一點小伎倆就給蒙騙了…在鄙視百姓智商的同時,他們也對老十突長的心眼分外好奇,但隻能在心裏憋著,都有自知之明,沒那麵子讓老十說實話。
隻有九阿哥,篤定老十不會瞞他,上門搞交流來了。
老十也不藏私,來了段大白話,“我接舅舅進府幹嘛,看著他我就不舒服,我可想輕輕鬆鬆過個好年,再說了,他要再偷偷使點壞,孩子們出個什麼事,我連哭都找不到地方!”
九阿哥點點頭,覺得老十說得有理,老百姓秀逗了。
至於為什麼沒弄個作坊去作秀,老十翻了個白眼,“我府裏就靠那點出息過活呢,給了他,我吃什麼?”
九阿哥無語,看來老百姓也不算全錯,老十的確是個實在人。
“那賬目怎麼不一下結清?”九阿哥懷疑老十用哭窮以贏得同情分,不想老十真窮了,“我買了兩個莊子啊,府裏賬上沒銀子了,房錢我不都欠著你的嗎?”
九阿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可能啊,你府裏的錢哪兒去了?”
老十搖搖頭,“不知道,反正其木格管著呢,奴才們占不了太多便宜。”
九阿哥楞了楞,半天才道:“可是你府裏作坊收益不少啊…”
老十不在意的笑道:“反正孩子都是其木格生的,其木格不會有意敗家的。”
九阿哥無語,看來無意敗家的舉措不少,“也好,你沒錢的風聲一傳開了,蒙古那幫人也就不會可勁的惦記著安安了。”
老十一聽,笑道:“九哥,我才不擔心呢,他們惦記也是白惦記。”
不過說起安安,老十立馬又有些鬱悶了:“九哥,你幹脆彈劾我吧,張守備的事老沒人提,老這麼懸著,我都沒心思過年了,這幫家夥到底想幹嘛啊?”
老十天天上朝都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隨時準備幹勁十足的和禦史對辯,不想,等來等去,禦史就向全忘了這事似的,讓老十好不煩惱,突發靈犀,找九阿哥了。
九阿哥無語,轉身就朝屋外走,老十忙喊道:“九哥你幹嘛去?”
九阿哥頭也不回道:“找弘曆。”準確的說,九阿哥是去認弘曆的,雖然九阿哥這幾天細細打量過三胞胎多次,但無奈,還是卻還不能從三胞胎中分辨出弘曆來,激起了九阿哥無窮的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