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突生枝節(1 / 2)

老十豁出去了,趴在地上自請被圈,康熙氣得說不出一句話來,站起來,指著老十,渾身發抖。

老十還不解恨,再刺了康熙一下,“皇阿瑪,您兒子多,想怎麼摘瓜就怎麼摘,兒子就不勞您動手了,自己將自己摘了。”

康熙本來是要下去踢老十的,聽了這話,給氣得又坐下來了。

“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猶尚可,四摘抱蔓歸。”這首著名的摘瓜詩是武則天的兒子對著一代女皇深情朗誦的,老十這個粗人,來了個不倫不類的借鑒,完全沒複製到人家那種意境,武則天聽了後是深有感觸,而康熙聽了是想抓狂。

康熙還沒發飆,大殿外就傳來一陣怯怯的聲音,“皇上,大學士馬齊請旨見駕。”

康熙很想吼一聲“滾”,但好歹當了五十多年的勤勉皇帝,片刻間,國事還是大過了家事,忍住氣,叫人宣,然後命令老十先到暖閣跪著去。

屋外的太監聽了指示,忙打開門,快速收拾了一下場地,還給康熙送來一盞熱茶。

馬齊進來時,康熙已然喝了口茶,調整好了情緒,不帶喜怒的問道:“何事?”

馬齊遞折子求見的時候已經打聽過了,知道老十又在乾清宮惹毛了康熙,兩父子正關起門來對掐,此時見乾清宮裏沒老十的人影,猜測老十可能到弘暄做家庭作業的屋子裏去了,但還是裝作不知情,將折子遞給康熙,道:“皇上,呂宋水師遊擊、廣州海關衙門、廣州巡撫、廣州將軍、聯名上了折子,”說著,頓了頓,又補充道:“事關十阿哥。”

康熙楞了楞,接過折子,仔細一看,火更大了,當即吼道:“胤誐,你給朕滾出來!”

老十在暖閣裏一直豎起耳朵聽著呢,一聽是廣東和呂宋那幫人的聯名折子,頭一個想到的是其木格和安安是不是出事了,可聽到康熙憤怒的吼聲,心裏便打起了小九九,轉而猜測:難道他們聯名推薦自己當太子?想了想,覺得不大可能,廣州那兩老狐狸滑頭著呢,肯定不會出這個頭,何況自己和他們也沒那個交情。

因此,老十出來時,是滿臉的疑惑,本想虛心問問發生了什麼事,不想還沒開口,康熙就將折子扔了下來,道:“看你幹的好事!”

老十臉色一下變得非常非常難看,這麼說來,這是彈劾自己的折子了?!自己在南邊怎麼說也算是有點勢力的,這可倒好,京裏還沒人惡心自己呢,自己勢力範圍內的那群蠢材就明晃晃的朝自己放箭了,這讓老十非常非常生氣。

不過,老十彎腰撿折子時,還是非常桀驁的看了康熙一眼,用眼神證明自己擔憂的正確性和遠見性,這不,髒水就潑過來了!

康熙很憤怒的還了老十一個瞪眼:“你自己好生看看,你將朝廷當成什麼了!”

老十滿不在乎的翻開折子,一看,也傻眼了。

折子其實是兩個,一個是呂宋水師遊擊寫的,轉發的是安居島海關衙門的信函,因為水師遊擊名義上也隸屬廣州將軍管轄,所以管源忠便在折子上簽了個名,表示自己也非常重視此事,因為此事又涉及到行政稅收,所以廣州巡撫也在上麵署了個名,表示自己沒瀆職。

另一個則是廣州海關衙門轉發的安居島海關衙門的信函,當然,也另起了一張紙,闡明了自己的意見,因為擔心近期生變,又去找到管源忠,請他加強戒備,管源忠一看,這事好像也不小,趕緊在上麵寫了兩點意見,想了想,又讓人將折子給廣州巡撫送去了,軍政得齊心協力嘛,廣州巡撫一瞅,也不敢怠慢,急忙寫下了自己的提議,然後便派人八百裏加急給康熙送來了。

而廣州將軍和廣州巡撫因為乍聽到此事,摸不清狀況,所以隻是吩咐人趕緊打聽詳情,還沒敢冒冒失失的給康熙寫密折,總不能將兩個原始折子所說的事換個修辭法又給康熙發去吧…

康熙不知道啊,衝一侍衛微微頷了頷首,侍衛便悄悄退下,去查密折信箱了。

康熙等老十看完後,給了老十兩分鍾時間進行思考,其實是等侍衛返回衝他搖了搖頭後,才問道:“你有何說辭?”

老十先瞟了眼馬齊,道:“馬大人,你學問高,給我指點指點,這兩折子上哪一句話說和我有關了?”

馬齊麵不改色道:“十阿哥,事情發生在呂宋和安居島,若沒十阿哥授意,下麵的人怎敢亂來。”

老十簡直是有苦說不出,他真不知道這兩件事,被蒙在鼓裏已經夠憤怒了,更讓人憤怒的是,自己澄不澄清都沒臉!

兩件事,都是安居島海關衙門發的文,可安居島除了呂宋派去保護自己的水師,所有人員全是自給自足,沒占朝廷的編製,算是老十嫡得不等再嫡係的人馬了,自己的親信竟然背後捅了自己一刀,老十覺得沒臉去辯白什麼,還不如攬在自己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