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本來就有點別扭,見一大群孩子都表演完了打算準備退場了,而十三依舊在那微笑著,正經話一句沒有,老十心中的火氣就不打一處來。
不過,老十沒發火,主要是丟不起那人。
雖然心中窩火,但老十還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後才起身準備走人,自覺動作很優雅,老十其實隱隱的還鬆了那麼一口氣,從此心中坦然了啊,不是自己小氣老記著小時候十三處處壓自己一頭,而是十三不上道,那麼從此以後,十三過得再落魄也是他咎由自取,和自己半文錢關係也沒有。
見老十站了起來,臉上一直掛著笑的十三終於忍不住鄭重叫了聲,“皇上請留步…”
老十楞了楞,但還是停了邁開的腳步,扭頭看向十三。
老十心中有心結,十三又何嚐不是。
但不管有再多的不甘,再多的不忿,也經不起風水輪流轉啊…
可這風水轉的方向也太詭異了,十三怎麼也想不到,老十真會有一天穿上那晃眼的明黃色,雖然老十先升任了太子,但十三卻是怎麼瞧怎麼覺得不真實,萬萬沒想到,老十竟然在一片喜氣洋洋中順利繼位了,真真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但十三真沒看出老十有當黃雀的潛質。
因此,當老十大駕光臨時,十三是一直在打量著老十,想看出老十到底勝在哪裏,竟然能讓自己那視權力為生命的皇阿瑪大搞禪位…
所以,當一大群孩子在三胞胎的帶領下上演了一場鬧劇時,本來就沒想明白的十三遺憾了,原來老十的水平還是這樣啊…
除了說蒼天弄人,十三還能說啥…
所以,起初,十三便裝起了糊塗,假裝不知道老十的來意,因為總喜歡亂來的老十似乎不值得幫,若要幫這樣的老十,頗有點傲骨的十三剛伸出那雙友誼之手沒準就會自己被自己給氣死…
但是,好歹十三知道了個新名詞,國債。
雖然十三不清楚國債到底是什麼玩意兒,但國債國債,顧名思義,那就是朝廷的債,而且就這幫孩子的表演來看,老十是打算將朝廷的債拿到集市上去吆喝著賣了。
就十三所知,曆朝曆代,銀子匱乏的朝廷很多,由此加重賦稅弄得民不聊生的更是不少,但再昏的君王也不好意思敲鑼打鼓的昭告天下,說朝廷缺錢…
想到這,本來不想理胡鬧的老十的十三突然閃過一個念頭,老十不要臉總比搞得民怨沸騰強吧…
雖然康熙朝有旨意,說朝廷永不加賦,但事在人為啊,變通的法子總會想出來的,要壓榨民脂民膏那還不簡單,隨便找一官吏,就那最低級別的,那也是張口來,還能一口氣說上四五條,所以,十三不認為老十將臉揣兜裏是因為康熙永不加賦的政策。
因此,十三開始重新思考、仔細琢磨了,因為十三覺得國債雖然是迫於無奈的產物,但也許並不是那麼的胡鬧,好歹也算利民了不是,沒平白搶錢啊…
畢竟當皇弟與皇子還是有區別的,所以,自打老十登基後,本來就深居簡出的十三更是成了徹徹底底的隱居者,將自己與外麵的紛紛擾擾給完全隔了開來。
所以,朝堂上發生的事,十三是完全不知情,當然,十三閉著眼睛也能想象出朝堂上對國債肯定是沒什麼好話,沒準這幾天的早朝都像炸開了鍋似的鬧哄哄的,但問題是,這東西的確可行嗎?一時半會兒十三實在理不出什麼頭緒。
而老十又放不下身段直接挑明了說,因此,十三也不好多問,於是乎,就成了老十等的急,十三想的難…
兩八字不合的兄弟再次來了個不合拍…
但當老十起身準備走了的時候,十三再想不明白也得趕緊表態了,不為別的,就為老十今天屈尊踏進自己家門,十三便不得不將自己的臉交給老十去丟了…
所以,得罪不起老十的十三趕緊請老十留步。
但當老十停下後,十三張了張嘴,半天卻隻艱難的說了句:“皇上,臣弟想請旨明日上朝。”
本來十三是想問問國債的具體計劃,然後再了解一下其受到了那些阻力,但這些話都到嘴邊了,十三又將他們給咽了回去,反正就是閑散宗室的命,何苦過問太多…
老十的心情說不出是高興還是沉重,聽了十三的話後,隻微微點了點頭,沒多說什麼,出了十三的院子,老十抬頭仰望星空,那叫一個唏噓啊,若時光倒流回到小時候,大家在自己和十三中選,選誰這輩子會沒上朝的資格,那答案…
而等老十走後,十三才想到,自己的四哥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自己明日冒然出頭,是否會讓四哥難做?所以,十三也唏噓了,情義難兩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