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參在南邊一臉的沮喪,而西北的弘豐則是一臉的躍躍欲試,讓十四不住的顫著他的心肺,本以為老十家就隻有弘曆是最不讓人省心的,沒想到弘豐原來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三胞胎中,弘曆最直也最淘氣,因此被視為最象老十的衣缽傳人,自然得到了眾多的關注,想不關注都難啊,因為他基本上每天都要鬧點事出來,而弘參則以冷靜聰明見長,與弘暄一起成為了老十家的另類代表,自然也吸引了不少眼球,與弘參和弘曆相比,弘豐就略顯得有些平庸,論聰明,比弘參差點,論淘氣,又比不過弘曆,所以,是最默默無聞的一個,大夥一般都知道老十家有三胞胎,但基本上都將其中的弘參給遺忘了…
因此,十四當初聽說弘豐要跟著他一起去的時候,還覺得有點納悶,沒聽說弘豐好武啊?仔細想了想,記憶中隻知道三個一模一樣的小娃娃,反應快的是弘參,容易上當的是弘曆,剩下的便是弘豐了…
於是十四便專門問了自家的幾個小子,問弘豐的特點是什麼,十四家的幾個孩子拍著腦袋想了想,皆搖頭曰:“不知道”,於是,十四便有些明白了,沒特點就是弘豐的特點,心中不由對弘豐還起了點憐憫之心,瞧這可憐的孩子,上有弘暄這顆耀眼的新星給壓著,中有鋒芒微露的弘參給比著,下還有特會吸引眼球的弘曆給搶著風頭,就是想有特點也難啊…
所以,想當然的認為弘豐在老十家受到冷落的十四一來就對弘豐給予了親切的關懷,以表示自己這個當叔叔的不歧視平庸的侄兒。
在返回營地的途中,弘豐果然很不打眼,放在隊伍裏很快就能讓人將他給遺忘了,要不是弘豐每晚都要給十四道個晚安,十四都不會想起,自己這個侄兒還跟著自己一起呢…
到了營地後,十四給弘豐安排的工作就是給自己當跟班,一來是為了弘豐的安全,二嘛也好讓弘豐向老十彙報自己沒什麼二心,三嘛弘豐也沒要求要下基層,所以十四覺得自己真的很省心,對老十這個讓人省心的兒子的好感那更是大大的了…
而弘豐在下班後則是和他的兩表哥打成了一片,跟著兩親戚廝混。
對此,十四並沒阻攔,當然也沒放鬆警惕,還是派了幾個親兵貼身跟著弘豐,雖然弘豐身邊也有侍衛,但十四還是毫不猶豫的塞進了自己的人,萬一禍事非要來找弘豐呢?自己總得第一個知道吧…
說來十四真的非常具有憂患意識,所以當後來出事時,十四委屈極了,在給九阿哥的信中訴苦道:“在弘豐那麼規矩的情況下,我都還派人跟著他了的,誰能料得到啊…”當然了,這都是後話。
反正隨後的十幾天內,十四接到的報告是下班後,弘豐很乖,真的就是跟在寶力德和呼楞斯身邊,一起吃飯,一起休閑,從沒有過私下行動,也沒做過什麼擾兵的事…
所以,十四還想班師回京後一定要奏請老十給弘豐頒一個最聽話獎,給弘豐打點名氣,免得大夥兒即使眼裏見到的是三胞胎,但腦子裏也隻想到兩個…
後來十四按朝廷的旨意開始揮師朝策旺阿拉布坦的老巢伊利開進時,便給弘豐交代了句,說大軍拔營了,路上很辛苦,下班後早早休息,弘豐也真的乖乖的減少了去找寶力德和呼楞斯的次數,等到兩軍交上了火,十四便要求弘豐隻能呆在中軍營地,不得跑到前鋒營去,弘豐也乖乖的聽了,再後來,在前線打得很激烈的時候,弘豐要求去後勤班看看,十四沒怎麼想也就同意了,但也派了自己的親兵跟著,以免弘豐偷偷跑到前線去,不想,弘豐人家真的就老實的在後勤戰線上實習著,讓十四不由對老十肅然起敬,老十能生出弘曆那麼淘氣的孩子很容易,能生出弘暄和弘參那麼聰明的孩子也不難,---畢竟老十的爺爺姥爺那可都是人精,老十的爹就不用說了,娘嘛,在不怎麼受寵的情況下還能生下兩孩子—老十還有個早夭的妹妹,其實也不簡單,別的不說,能讓天天喜歡上房揭瓦的老十在宮裏沒病沒災的長大那就不容易,所以老十的弘暄和弘參隔代遺傳其實挺正常的,--但要生個真的很聽話的孩子,而且這個孩子還不笨,那可就太難了…
要知道京裏各府聽話的孩子都不少,但基本上都是陽奉陰違,當麵老實、背後搗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