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初顯(1 / 2)

格羅夫納看著眼前的弘參和弘曆,心中如打翻了五味瓶,什麼滋味都有。

東印度公司一直向國會抱怨大清當權者喜歡關起門來過小日子,害得他們年年都是貿易逆差,可如今,格羅夫納倒希望,大清還是繼續關門得了,這麼個龐然大物,一旦睜眼朝外瞅,那帶來的變動可不是一點半點。

瞧瞧,大清才在呂宋經營了多久,掰著指頭算,還不到二十年,可如今在呂宋各島都能找到大清元素:

許多土著人蜂擁跑去學漢學,撇開那些有錢有閑的人不說,就是一般民眾也喜歡在日常對話中夾雜點漢語,以顯示他們一點都不OUT,為什麼一般民眾也能接觸到漢學呢?這就得說到大清的文藝宣傳隊了,起初是軍隊的大老粗們走街串巷的扯著嗓子歌頌大清朝廷,不想,卻受到了文娛活動極度貧乏的土著人士的大力歡迎,隨後大清就索性組織了一批專業文娛宣傳隊,不定時的給大夥兒免費表演豐富多彩的節目,更是引得土著人發瘋般的追捧,連60多歲的土著老嫗也能哼大清軍歌了,可想這文化侵略搞得有多成功…

更讓人憂慮的是,如今在呂宋各地基本上都能見到佛教、道教了,更可氣的是,許多地方的佛教、道教壓根就沒大清的和尚和道士,全是土著人跑到漢人村莊參觀後,自己主動克隆的,反正也不需要背什麼教義,沒事去磕頭就成,弄得傳教士們叫苦不迭,他們可是曆經好幾代人才勉強讓一部分呂宋土著皈依了上帝,這下可好,短短十多年,這幫家夥就拋棄了上帝,跑到佛祖那邊去了,更讓人鬱悶的是,人家佛祖的使者還沒空來招人呢…

在文化宗教上大清勢破如竹,在經濟上,大清也是大獲全勝。

大清的商品在呂宋那叫一個好賣,那藍花布說有多土就有多土,可土著人卻一窩蜂的去搶購,那抱著魚的胖娃娃並不比長著張翅膀的天使可愛多少,可土著人就喜歡在家擺一個胖娃娃陶瓷,那漢服一點也不簡潔,可土著的有錢人就喜歡穿,更可氣的是,土著人留了幾代的短發竟然也開始呈現出消失的事態,一小部分人竟然開始留辮子了,那麼難看的辮子,竟然成了時尚了…

格羅夫納前幾年回了趟英國,在英國滯留了三五年後,前年才返回印度,因是東印度公司的高層,所以並沒親自押船搞中英貿易,無暇了解大清對呂宋的影響力,此次則是受大清國債的吸引,微服來到呂宋,結果一下船就給瞧得瞠目結舌,對西班牙人的麻木很是惱怒,別的不說,光大清竟然能從呂宋土著身上直接賺錢,西班牙人怎麼能置若罔聞!就算西方商人一直沒向呂宋傾銷過多少商品,--因為當地市場太小了,而且購買力也低--,大家隻將呂宋當做原材料的掠奪地,但是,大清開了這個頭,西班牙人怎麼能當睜眼瞎呢?

因此,格羅夫納便趕去馬尼拉見了西班牙總督,請他一定不能對大清掉以輕心。兩人正在熱議呢,卻聽說大清要去開通海路了,格羅夫納急了,便趕緊親自跑去安居島見弘參,還給其木格捎帶了一封信,借著那一麵的交情,將海上的危險誇大了百倍。

結果,沒見大清有消停的意思,於是格羅夫納便給西班牙總督出主意,唆使土著人鬧事。

不想,結果更是讓格羅夫納大吃一驚,大清竟然摒棄了一直對土著人奉行的安撫政策,露出了獠牙,派兵到土著人的地盤去逮人,這簡直就是將大清對土著人的藐視宣告的淋漓盡致,當然,大清特種兵的作戰力,也讓格羅夫納長了眼界,看來上帝也是吝嗇的,隻樂意給他的子民一個印度,同樣,大清的特種兵也威懾住了那些蠢蠢欲動的土著部落,沒誰跳起來和大清叫板,一個個比兔子還乖。

想了想,格羅夫納便去接觸了一下被弘參逮了後又扣留的三個土著頭領的家人,含蓄的表示他願意去當一回說客,然後便再次向弘參遞了個拜帖,

因此,弘參和弘曆便見到了笑容可掬的格羅夫納。

弘參也是笑意款款,自己額娘的朋友嘛,管他是真是假,隻要不涉及到利益問題,衝人露個笑臉又不是什麼難事。

而弘曆也是麵帶微笑在一旁陪客,弘參說了,弘曆得好好學學麵子活,第一點就是要學會不管聽到什麼消息,都要保持微笑,弘曆這兩天正在實踐呢。

不過,當弘曆聽到格羅夫納要求弘參放人時,弘曆還是不覺挑了挑眉,不過,嘴角的笑容倒沒消失,也算有進步。

弘參雖然臉上掛著笑,可說出的話卻不怎麼客氣,教給格羅夫納一句中國的古話“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