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此次鬧別扭,弘暄的天平是傾斜給了康熙,不光弘暄如此,就連其木格也認為,康熙鬧的並不是完全不在理,老十做得太那雷厲風行了些,完全沒顧忌康熙的感受。
你想啊,人家康熙禪完位了,第一個春節自然是想過得熱熱鬧鬧的,兒孫滿堂,他老人家好享點天倫之樂塞,老十倒好,趕在春節前楞是將康熙的十多個孫子全給發作了,而且康熙的那幫兒子們,比十四年長的,一個也沒逃脫被申飭的命運,比十四年幼的,要麼沒孩子,要麼孩子太小,想闖禍還得過幾年,倒是躲過了養心殿挨罵篇…
隻有十四,受到了褒獎,治家有方啊,孩子們正是淘氣的年紀竟然沒去摻和那些破事,十四真的是會當爹啊,自然,老十號召大家都得向十四學習,因此,十四在參加慶功喜宴剛告一段落後,立馬又得開課講授如何當一個稱職的阿瑪了,忙啊…
其實十四家的老三弘映和老四弘暟完全是運氣好,弘暟和弘明同母,都是十四大老婆完顏氏生的,因十四回來就和完顏氏鬧了一場,知道底細後的弘明擔心自己老娘想不開--被人分老公倒也罷了,這麼些年反正也習慣了,但誰樂意被分權啊--…因此,弘明就鄭重的囑咐弘暟每天放學後趕緊回家陪老娘去,不能讓老娘鬱悶成病了,於是,弘暟放學後,雖然心癢癢的,但客觀上卻又實在走不開,隻好羨慕的看著那邊堂兄弟們肆意遠去的背影,當然,弘暟還和弘明商量過的,說自己親娘看上去好像完全無事了,自己是不是可以不用天天按時回家陪著了,弘明搖頭,說正因為看上去像完全無事了,所以才更可怕,一定要更上心才是,因此,弘暟隻能乖乖回家呆著了,弘映的親娘一瞅,遂勒令弘映跟著弘暟學,在十四麵前做樣子,誰不會啊…
於是,兩小家夥便非常僥幸的沒摻和進去,雖然他們其實是很想摻和的。
而弘春和弘明就不說了,兩人和弘暄是同窗,雖然在上書房打過一架,但同學情還是很深厚的,就算他們想去摻和,人家也不會要他們加入,誰知道是不是弘暄派來的探子…
因此,十四這次得到表揚完全是憑運氣,真要追根溯源,還隻能說他和老婆因誤會而幹架幹對了…
不過,凡事有利就有弊,運氣好的十四在一幫年長兄弟中便顯得有些刺眼了。
而老十一邊表揚十四,一邊也沒忘記訓人,將三阿哥至十三這些人全給叫到了養心殿外的院子裏,罰跪,老大和老二以及九阿哥因客觀原因來不了,他們的長子或嫡子就代父受過了。
數九寒天啊,老十楞是讓這幫人在養心殿外的院子裏跪了整整一個時辰,任由十四磨破了嘴皮子,任由十五、十六陪盡了笑臉,老十就是不讓人起來。
當老十叫人傳這些被罰跪的兄弟們進來時,十四看了看懷表,剛剛好,一個時辰,一秒不多,一秒不少,弄得十四挺疑惑的,伸長脖子朝老十那邊望去,沒見老十看懷表啊…
放下十四的疑惑不提,老十將這幫兄弟和侄子代表叫進來後,也沒放過人家,劈頭蓋臉的一頓狂訓,就連他最喜歡的弘政也被罵了個狗血淋頭,可想而知,其他人遭到的火力攻擊會有多猛…
罵完了,大夥兒以為要過年了,也許此事就這麼算了,老十罵的那也太狠了,畢竟孩子們也沒搗鼓什麼大的事來,不就傳了兩句流言嘛,不想,老十竟然將大家的過年獎金全給罰光了,要知道,過年錢可不少…
好吧,罰了老子錢了,那兒子大概也就是被勒令閉門讀書了,不想,老十竟然宣布,所有涉案人員,管他身上有沒有爵位,全部一擼到底,發配到邊遠地區當兵去!
地區的確很邊遠,全是西北、東北和正北方向的流放地帶,兵也是名副其實的小兵,每人全給起了個假名,混入八旗兵丁名冊,年前就開拔。
老十還放話了,誰家敢去部隊打招呼,誰家敢偷偷叫人給這幫小子捎帶銀子,誰家的老子也這般當兵去,兒子還換不回來,父子兩一起為大清的邊防建設默默的做貢獻…
宗室子弟都希望去部隊,但是,人家是希望去鍍鍍金,為日後奔前程打下點基礎的,誰樂意真的去當小兵啊,還改名換姓的,從士兵往上混,那得混多久才能被提拔為一個小頭目啊…
於是,老十這邊熱血的侄子們全傻眼了,以前沒見過這麼罰人的啊,皇上能不能別那麼別出心裁呢,依舊例行不行?打板子、關禁閉都成啊,就算處罰不能改,用真名姓行不?…
不過,弘皙並沒受到如此殘酷的懲罰,廢太子家被罰的並不是弘皙,而是弘皙的弟弟,弘皙作為代家長,隻是被罰了跪、罰了銀子、挨了幾句罵而已。
至於八阿哥和弘旺則不在這批處罰的名單中。
但是,當八阿哥搬家後的第二天,老十的旨意就下了,八阿哥帶著弘旺去給良妃守靈去,即刻起程…
其木格得知後,特意問過老十,為什麼,這樣對八阿哥是不是太過了,畢竟如今八阿哥也蹦躂不起來了,難道政治鬥爭中的失敗者注定要被趕盡殺絕?那四阿哥呢?為什麼放過四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