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和儲秀宮兩處的宴會差不多是同時結束。
接下來按規矩則應該是安安分別去養心殿和儲秀宮給老十和其木格磕頭,--本來應該還有康熙的,但康熙覺得別扭沒來,這一步驟便省了。
不過,前麵不是說了嘛,老十改了許多嫁女的規矩,其中便包括了跪別父母這一項。
老十修改後的章程是,老十、其木格、弘暄兩口子、弘豐和弘曆以及老十的一大家子親戚不論男女,全彙聚到坤寧宮去,安安在坤寧宮那裏舉行跪別父母的儀式。
因是男女混站一室,所以老十將親戚名單很是壓縮了一番,隻邀請了自己的兄弟和宗室的人,以及其木格的親戚,阿茹娜,男士女士分站兩邊
康熙對此是很有意見的,提醒老十要注意男女大防。
老十也牛,當即就增加了一條,女眷們前麵放一長串屏風,還對康熙道:“侄女見叔伯們沒問題了吧?”
老十其實有些生氣,認為康熙就是在雞蛋裏挑骨頭,自己邀請的這夥人,全是互相認識的,這說明什麼?說明大家在相關場合是打過照麵的啊,有什麼好避嫌的?真要有私情早就勾搭上了,還用借自己嫁女這個平台?
康熙則更氣憤道:“那還兩處合在一起幹嘛?”女眷全躲在屏風後了,和沒出席有什麼兩樣啊…
老十頭一昂,“安安是我和其木格一起生的,一起養的,自然要一起送她出嫁…”
康熙惱怒道:“那叫叔伯嬸子和宗室王爺去觀禮幹嘛?你們倆口子送不就完了?”
大清真沒那規矩說出嫁女跪別父母時得有親戚在屋裏觀禮的,親戚們當天是要或去幫忙或去湊熱鬧,但主要職責就是說完恭喜的話後就去吃飯喝茶聽戲…
但老十卻道:“有旁人在,其木格就算會哭也會很有節製的。”
氣得康熙恨不得衝上前去將老十腦袋掰開,好好看看老十腦子裏到底裝的是什麼,怎麼滿腦子都想著為老婆好呢…
因此,康熙越發堅定了決心,打死也不去給安安的婚禮增光添彩。
不過,在安安結婚的當日,確切的說,是在安安乘輿出宮後不久,康熙就後悔了,後悔得都想學十四作勢去撞牆了。
倒不是康熙突然大發爺爺愛,而是,據報,老十在坤寧宮哭了,是真的掉了豆大豆大的淚珠兒,不是光紅了眼眶的那種,而且還哽咽的連一句完整的話都抖不出來。
這麼一正該看老十笑話的場合,自己怎麼就錯過了呢?康熙一思及此,就差捶胸頓足了,康熙不是沒瞧過老十落淚,老十額娘去世的時候,老十哭得很厲害,但是,伴隨著哭的主要是鬧,你想啊,都差點要將禦膳房給一鍋端了,那得有多鬧騰啊,而且那時老十還是個半大孩子;而這次,聽太監彙報說,老十哭得雖然很凶,但可柔情了…
老十柔情了,而且,還是今年就將滿整整40歲的老十柔情了,更撓得人心癢癢的是,這柔情還是哭出來的,而本來是能親臨現場見證這怪異滑稽的一幕的康熙卻自己將這機會給推了出去,康熙能不跺腳嘛,這年頭,又沒個現場直播…
於是,康熙隻能叫太監繪聲繪色的將當時的場景細細說來,太監說了兩遍,康熙還覺得不過癮,認為太監隻是描繪了一下事實,但卻沒說到精髓,不是說畫龍點睛嘛,康熙如今需要的就是找人點這個睛。
於是,心裏如貓抓癢的康熙也不顧安安婚禮還沒結束,便叫人去找十四了,十四這家夥口才好,康熙愛聽他講故事。
於是,弘豐便聽弘曆說了,“三哥,十四叔終於走了,唉,他今天怎麼了啊,老盯著我瞧,盯得我直發毛…”
弘豐卻道:“肯定是你惹禍了唄,不過,今天這日子,十四叔怎麼提前離席?別是軍中出了什麼事,我去問問皇阿瑪,你好生跟著大哥招呼客人。”
弘曆嘿嘿笑道:“老天爺啊,千萬保佑我大清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啊,就算有什麼大災難,大變故也等明天再發生吧,否則我皇阿瑪紅腫著眼睛去議事,多滑稽啊…”
弘豐拍了弘曆一下,道:“你當時還不是哭了,還好意思說皇阿瑪,真是的!”
弘曆卻笑道:“但我現在還能迎客啊,而皇阿瑪呢?嗬嗬,現在還躲在屋子裏拿雞蛋狂敷眼睛呢…”
弘曆卻說錯了,此時老十早沒拿雞蛋折騰了,自己一人在暖閣裏小酌呢,而其木格則站在旁邊勸他,到賓客處露個麵。
老十卻嫌自己太丟臉了,不好意思出去見人。
坤寧宮的觀禮人很少,但是,當九阿哥將安安抱上婚轎—--滿人的習俗是要叔伯抱新娘子上轎,並不是哭得稀裏嘩啦的老十將自己的職責交給了九阿哥---、安安前往公主府拜堂後,老十在宮裏是又大開筵席,請了很多人,而其木格已經去女眷中露了好一會兒臉了,但老十卻躲在暖閣裏拒不見人,無奈,弘暄隻好叫人悄悄去女眷廳找其木格,讓其木格去遊說老十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