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散朝後就埋頭處理公務,雖然心很煩,心情很不爽,但是,該簽的字還得簽啊…
一直忙到下午,老十屁股都沒挪一下,文案工作太繁瑣了,老十正打算暫時休息一下,就見一太監進來了,說收到了弘參的信。
老十心中一喜,接過略略一看,抬頭問的第一句話就是,“三阿哥給太上皇去信沒?”
太監道:“給了,已經送去乾清宮了。”
老十隻能祈禱,弘參在給康熙的信中可千萬別說什麼他是天竺皇帝的親戚之類的話,那康熙肯定會對蒙古人越發忌憚的。
不過,信已經送去,老十也沒法子,隻好叫太監退下,專心的將弘參的信從頭又仔細看了一遍。
在信中,弘參說了許多異國的風土人情,對英國人在天竺的經營也交代得比較仔細,然後就是請老十派人去陸地邊境接他派去攀親戚的人,當然,為了以防萬一,水師那邊也得定期去天竺…
最後,弘參便是問弘曆是不是出事了,他老做不好的夢,可以想見,弘參給弘曆的信中肯定會大篇幅就他的噩夢進行闡述…
看完信後,不知怎的,老十心情好了許多,雖然外人麵目可憎,但兒子們都個個挺乖的,老十覺得自己能想得開了,換誰也都寧願和外人鬥個你死我活,而不希望看到家裏亂成一鍋粥…
老十當即便叫人去儲秀宮,吩咐其木格晚上加菜,至於其木格和命婦的見麵情況,老十問都不問,在老十看來,其木格就是萬事都圖個省事,並不是沒那能力,所以一點也不擔心其木格欺負不了那些命婦…
結果,得到的消息卻是其木格去禦花園和三位太妃喝茶去了,老十鬱悶了,其木格怎麼不聽勸呢,想了想,決定還是去禦花園盯著比較好,老十還沒挪腳,卻發現乾清宮的太監來了,說康熙有請,老十隻好叫人去找弘豐,讓弘豐去禦花園罩著其木格,指令剛發下,老十就怏怏的給收回來了,因為弘豐一早就被他派去了太醫院的學堂,此時怕還沒回來…
老十隻能希望和康熙的會麵能飛快的結束…
而弘暄此時也趕到了乾清宮,正在衝康熙歎息著,“聽說弘暉挺聰明的,真是可惜了…”
康熙很生氣,“你管這些破事幹嘛?他養的暗衛是怎麼一回事?”
弘暄無奈道:“孫兒也不想管啊,可那些奴才就撿這個說,孫兒有什麼辦法,關於暗衛一事,是三伯和九伯在查,孫兒不大清楚。”
康熙想了想,“你和你三伯換一下,反正他喜歡嚼舌頭。”
弘暄應道:“是。”沒敢說今天壓根就沒見著他親愛的九伯。
然後,康熙便問了:“你皇阿瑪下的什麼旨?接蒙古小格格進京幹嘛?”
弘暄笑了笑,“孫兒昨夜沒回宮,今兒早朝散了後,又去刑部處理了些文案,然後又去了四伯府,剛剛才進宮,一進宮就直奔皇瑪法您這兒來了…”
弘暄表示他還沒和老十打過照麵呢,所以呢,自然不了解老十的用意,不過卻加了句,“皇阿瑪這麼做,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康熙道:“你皇阿瑪簡直是想起一碴是一碴,還有你皇額娘,簡直是,簡直是…”
康熙連說了兩個簡直是,但卻接不出下文,其木格這回貌似不算胡鬧啊…
弘暄也耳聞了其木格挑動蒙古女人搶班奪權的事,雖然有些不明所以,但在康熙麵前還是必須維護其木格,便道:“雖然事情我不大清楚,但是,想必大家是誤會了皇額娘的意思…”
康熙想了想,覺得現在和弘暄討論這個話題純粹是在浪費時間,於是轉了個方向,“就你看來,你四伯下手害你十八叔的可能性有多大?”
弘暄看了眼康熙,搖搖頭,“不好說,如今瞧著,四伯背地裏經營了不少東西,若說他對十八叔下手,反正孫兒是信的,不過…”
康熙急忙問道:“不過什麼?”
弘暄看著康熙,道:“不過,當時那種情況,什麼都有可能…”也就是說,小十八也可能是被其他人害的,也可能是真的生病。
一句話,弘暄說了當沒說。
康熙有點微怒道:“弘曆的事查得怎麼樣了?”
弘暄搖搖頭,“還是沒證據。”
康熙很有氣勢的指示道:“給朕好好查,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弘暄大聲的應道:“喳!”
弘暄正高聲應答時,老十急急趕到了,行完禮後,就扭頭問弘暄:“怎麼,查出新的證據來了?”
因弘暄在這,而且聲音又那麼的有氣勢,老十想當然的以為,康熙召他來是為了正事。
不想,康熙卻將桌子一拍,怒氣衝衝道:“你這個逆子,到底想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