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老公過分苛求,會讓他不想回家
◎男人心甘情願地與你一起走進婚姻的圍城,不是娶你回來苛求他的,而是叫你好好愛他,並鼓勵和支持他去成就一番事業的。
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幕:夫妻在合作某件事情的時候,老婆認為自己的方式才是正確的,一旦看見老公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判斷,就會立即大聲指出,並要求老公馬上更正。此時老公看到老婆如此蠻橫的態度,會覺得自尊心受到了極大傷害,進而不予理睬,還是我行我素。老婆則覺得老公太頑固、不講道理。
其實每個人都認為自己處理事情的方式是很正確的,都會懶得去解釋個中緣由,這樣常常會被誤認為是專橫。其實老婆可以換一種讓老公容易接受的方式與之交流,這樣既不會傷害老公的自尊心,事情也會得到圓滿的解決。首要條件就是尊重老公的行為習慣,對正確和錯誤界限模棱兩可的行為,要容忍並加以引導;對正確和錯誤界限很明確的行為,應采用正確、溫柔的態度。
有些老婆對老公非常苛刻,無限製地對其進行挑剔,會因對前來接自己回家的老公裝束不滿意,就無理地拒絕與他見麵,防止被同事看見笑話。
如果老公的形象外表受到別人指指戳戳的時候,這種類型的老婆會如同自己被人羞辱一樣的難堪。有的老婆在夫妻相偕外出時,常會對老公的言談舉止“不厭其煩”地加以挑剔,並強求對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因為她需要老公穿戴得體,形象瀟灑以期給自己臉上增色。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說:“有一位先生,沒有係領帶就去鄰居家拜訪,回家後,他老婆對他大加指責。他在受到指責後,就拿起一條領帶,附上一張紙條,送到鄰居家裏,紙條上這樣寫著:剛才我沒有打領帶,在府上打擾了半個小時,現在將這條領帶撂置半個小時,以此贖罪。”
幸好這個男人既胸懷大度,又懂得幽默,才巧妙地對老婆的苛刻要求進行了抗議,使老婆在一笑了之後,發現自己對老公的要求真是太苛刻了。
女人後半生的幸福和命運,常與婚姻有著巨大的關聯,甚至可以說是由婚姻來決定的。因而,女人在選中了目標並走進婚姻後,就可能產生通過男人實現所有心願的目的,寄太多的希望在男人身上,包括不現實的和根本就不可能實現的,這些苛刻的要求會把男人壓得喘不過氣來:女人要求男人既是老公又是情人,既是朋友又是兄長,而最好是連同父親的那份責任也擔起來……對男人的苛求多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例如,她要求老公在出外旅行的時候是個“挑夫”,在家裏是夠一級廚師的“夥夫”,進了交際場合是個彬彬有禮的紳士,進了商場則是個腰纏萬貫的闊佬,在丈母娘大人麵前則應該像一個恭恭敬敬的“小學生”,在體貼入微方麵恰似伺候慈禧太後的李蓮英,在公眾場合則跟在後麵像個職業保鏢……
以上隻是老婆對老公要求的一部分,她的要求會隨著所感所受時時增加,並且越來越“專業”,能苛刻到讓老公跳樓的地步。
她們一會兒要求男人是乖巧的“小白臉”兒,一會兒要求男人變成一位善解人意的紳士,一會兒又要求男人是富有強烈責任心的好老公,但過一會兒又突發奇想地要求男人是胸脯上長滿了胸毛的歹徒,或者是陽剛至極的冷麵殺手,或者是鐵塔般可以一口咬斷鋼絲的硬漢子……
老婆總是責怪老公不該把濕毛巾扔在床上,不該脫了襪子隨手亂扔,不該總是忘了倒垃圾。老婆也知道這樣做很容易激怒對方,但她認為對付老公的辦法就是反反複複地重複某條規則,直到有一天這條規則終於在老公的心裏生了根為止。她覺得她所要求的事情都是有事實根據的,所以,盡管明明知道會惹惱對方,還是有充分的理由去數落對方。
總之,她要求老公像橡皮泥一樣,任她怎麼捏怎麼是,要求老公一身而兼三任、四任、五任……即使老公是三頭六臂的神仙,恐怕也變不出這麼多的花樣來。遇到這種老婆,老公常常寧願在外麵和一些狐朋狗友閑聊一宿,也不願回家受老婆擺布。
美國作家塞繆爾·約翰遜是這樣理解婚姻的:“婚姻的成功取決於兩個人,而使它失敗,一個人就已足夠。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圓滿的婚姻,幸福隻是來自於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
無休止的嘮叨,會讓老公離開你
◎老婆的嘮叨是美滿家庭的腐蝕劑,是破壞和諧樂章的雜音,也是破壞家庭安定、損傷夫妻感情、拆散快樂家庭的罪魁禍首。
每天我們都要麵對很多錯綜複雜的事情,這些客觀的事物就反映在我們的腦海中,有苦、有樂、有喜、有悲。嘮叨便是發泄那些不滿情緒的最好方式。
其實,老婆愛嘮叨,正是其一種樂於表現自己、凸顯自己的原始天性的流露。但是嘮叨過多的結局往往是事與願違,越想通過嘮叨來解決問題,越想通過嘮叨來提醒自己老公注意,就越容易使老公反感。在老公心裏,嘮叨就像漏水的龍頭一樣,把他的耐心慢慢地消耗殆盡,並且逐漸累積起一種憎惡。
美國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對1500多對夫婦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老公都把嘮叨列為他們老婆最大的缺點。蓋洛普民意測驗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男人們都把嘮叨列為女性缺點的第一位。測驗中也發現沒有其他的個性會像嘮叨那樣,給家庭生活帶來這麼大的傷害。
老婆總是想用嘮叨的方式來改變自己的老公,但是從古至今,這種方法從沒有發生過效用,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
凡是愚蠢、殘忍的老婆,都會傾向於運用訴苦、攀比、輕視、嘲笑、喋喋不休等等手段;喜歡嘮叨的老婆,在這些殘酷的心理行為之中,如果不是專精於其中一種,就會變成全能高手。這些本領像麻醉藥,你學不來也改不掉,它是習慣慢慢養成的。
結婚前,很少有女人愛嘮叨,因為她們比較輕鬆,用不著擔心家庭問題、孩子問題。可結婚之後,女人漸漸變得愛嘮叨了,青春的流逝讓她們備感傷心與無奈,同時,在生活、工作中力不從心的感覺也讓她們焦躁。偏偏她們的苦惱又得不到別人的理解,比如掙紮在社會競爭中的老公和正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她們隻有通過不斷地重複自己的觀點來吸引人們的注意,直至這種方式成為一種習慣。
女人為什麼要對自己的老公嘮叨個不停?理由可真不少!有時候,嘮叨僅是由身體感到不舒服而引發的心理宣泄。經常找醫生做一下體檢,可以保持我們身體健康,這就像時常檢查我們的汽車,能夠使它們維持良好的駕駛狀況一樣。
絕大多數女人通常都不承認自己愛嘮叨,而是認為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是“提醒”的角色——提醒老公完成他們必須做的事情:做家務,吃藥,修理壞了的家具、電器,把他們弄亂的地方收拾整齊……但是,老公可不這樣看待老婆的嘮叨。
心理研究人員發現,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哪怕是孩子,無休止的嘮叨或指責對他們來講,都是一種間接的、否定性的、侵略性的行為,會引起他們的極大反感——輕則使被嘮叨者躲進“報紙”“電視”“電腦”等掩體裏變得麻木不仁;重則腐蝕夫妻關係,點燃家庭戰火。所以有人說,世界上最厲害的婚姻殺手,莫過於男人覺得老婆越來越像媽,而女人發現老公越來越像不成熟的、懶惰的、自私的小男孩。不僅如此,生長在愛嘮叨家庭裏的孩子,很容易成為軟弱無能、缺乏個性的人。
令人驚奇的是,在有些國家的法律上,也把被嘮叨當成減輕刑罰的依據。從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曾經發出一則電訊,報道了瑞典國會對於一宗謀殺罪的一個令人驚奇的看法。此項修正法案指出:假如能夠提出證據,證明殺人凶手曾長期受到過嘮叨的騷擾,法庭就會把預謀殺人的罪行判為過失殺人。
抱怨,隻會讓老公離你越來越遠
◎再沒有什麼比一個成天抱怨的老婆更讓人退避三舍的了。抱怨和嘮叨一樣,是夫妻感情的一大殺手。
有的心理學家認為,人們更多地認為女性比男性更喜歡抱怨,她們是抱怨的主力軍。的確,在現實生活中,女人比男人更習慣於用抱怨來發泄自己的不滿。雖然有時候,以抱怨的方式把鬱積在心中的不良情緒發泄出來,比悶在心裏要對健康有利,但是,作為老婆,如果你每天都在老公麵前抱怨不止,那樣隻會引起他的反感。
失業快兩年的廖軍,通過刻苦學習駕駛技術,競聘上了某貨運公司的司機。從再就業的那天起,廖軍就整天行駛在公路上。午夜時分,他正行駛在107國道上。一陣疲勞襲來,睡意接踵而至。這天晚上,他隻好選擇在路邊的客店過夜了。小鎮上的客店冷冷清清的,躺在硬板床上的廖軍卻毫無睡意。這時,他想起了家,想起了老婆和孩子。
按理說,家是最溫暖的,可廖軍很怕回家。因為,每當他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裏,老婆總是抱怨不止:“你看,別人家的老公有權有錢,老婆孩子跟著享福。我可倒好,你出門,我心裏老懸著,怕你出交通事故。好不容易把你盼回家,連一宿暖和覺都撈不到。你往床上一倒,就像死豬一樣,天一亮又跑了。你說,這跟守活寡有什麼區別,要你這男人有什麼用?”
廖軍真是有口難辯,誰叫自己沒本事呢?那就忍著點吧!如今,他心裏想的隻有兩個字“賺錢”——賺血汗錢。他開車在外,常常省吃儉用。每到月底把工資如數“上交”老婆,以減少愧疚,但不管怎麼說,廖軍是愛家的。
生活中,能引起一個人抱怨的理由總是足夠多,比如“天氣太熱”,“路況糟糕”,“物價上漲”……而做老婆的,也總是能找到老公身上足夠多用來抱怨的理由,比如他總愛在別人麵前吹噓自己,比如他總是不知道換洗內衣等等。也許,你隻是想借此讓他改變自己的一些壞毛病,可是這隻會讓他對你越來越厭煩。
為了避免抱怨一點點的消磨掉你們之間的感情,請你在抱怨的時候,首先,先問一問自己:值不值得抱怨?
你抱怨他粗心大意,不拘小節,可是換個角度你也許會發現他開朗率直,隨和易處;你抱怨他冥頑不化,但他很可能做事極有恒心和毅力;你抱怨他自以為是,但他也許真的聰明能幹。上帝待人很公平,他給一個人的優點的同時也會給他缺點。
所以,你要得到他的優點,就得容忍他的缺點。我們左右不了他們的性格行為,隻能左右自己對他們的看法。想抱怨的時候,將腦筋轉個180度的大彎,朝好的方麵想一想,便會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