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果)
接上篇續:
陸順和孫三兒倆人這一路也沒有閑著,他們相互挑剔著、相互製約著、相互關照著、相互提醒著,總而言之,他們這樣做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能讓自己在長時間開車時,能夠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不能因為路途遙遠而使自己困乏、煩悶,也不能因為自己心情不好而耽誤開車時的安全出行,有些人在開車的時候,總是喜歡聽歌。或者聽103.9交通服務台的廣播,當然也有的人是喜歡聊天,而陸順和孫三兒他倆用的方法是很特別,他們用的是“較勁”!而這種方法更能讓人“提神”,讓人的思維永遠處於精神緊張的狀態,思路不停在變換著,就像拉緊的皮筋,根本就不給你精神恍乎的機會,更甭說讓你閉眼打瞌睡睡覺了。
他們就這樣一路爭著、一路吵著,不知不覺就接近了添景市的境界,而在這一路的行進中,他們還算是順利的,這可能跟他們開的那種、京城正式出租車有關,到哪裏都是一路暢通,不用躲、不用繞的,不象他們有些人,開的士黑車自己私攬的那樣,得繞著、躲著走,如果看到警察查車還要擔驚受怕,雖然說不至於讓檢查員給嚇尿了褲子,但也得使自己的心跳咚咚咚的加速,最起碼得讓自己的身上嚇死多少個細胞,從而導致自身無形的業受到了傷害,因此,開正式的、有手續齊全的車就是心安理得,到了哪裏都是那麼的硬氣。陸順和孫三兒倆人找個路寬的大路口把車停下來,因為他們再對道路熟悉,那也不是在京城市那一畝三分地呀,這到了外省市,那也等於是倆眼兒一抹黑,除了看路標外,其實啥也就不知道了。到了這個時候也就沒有什麼超近的辦法了,也別說!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張開你那吃飯的家夥式,向你所要得到辦法的人要說好話了,這個對於他們這些開正式的士的司機來說那並不是一個難事,因為他們這些人長期開車在外,把那急脾氣都磨合的和氣多了,那嘴巴呀,也練習得又甜又溫和,說出話來特別的那麼招人家喜歡,即使是脾氣大的人在打聽道的時候,也會先是陪著笑臉遞上香煙,後在作揖搭躬的再問個好,然後再說求人的事,當然了,問路前也得先下車那可是必須的啊,並且還要緊跑幾步,證明自己有要緊的事要求對方幫助,可不能坐在車上搖下玻璃就問,那肯定不行的,人家也不會告訴你啊。你別看孫三兒五大三粗的倒像個摔跤的出身,但說出話來卻慢條斯理兒的有板有眼,說出話來還特別的風趣,讓人覺得不像是陌生人在打聽路,倒像近街坊在一起談天侃大山,顯著那麼近乎親切!問出來的路線還特別的細致,從哪到哪還有幾個紅綠燈,是左轉還是右轉,轉過彎來還怎麼走,他問路不像一般人那樣,跑到人麵前嘿嘿一笑說道:“勞駕!問個道,師傅!去鬆林鎮怎麼走啊?”那個人回答的也幹脆,從這裏一直往前走再拐兩個彎就到了!”其實等你真的按照他所說的路線走下去,走不了多遠就會出岔路的,到時你仍然不知道怎麼走,弄不好你仍然得自己再去打聽,所以說這打聽道也是一門學問,會打聽的是問路的名字和路口的名字,不會打聽的是問那地方有什麼建築或有什麼顯眼的參照物,最不會打聽的就隻問自己要去的那地方的名稱,如果人家不知道那也就沒有辦法了,也隻能慢慢的等碰到知道的那個人來告訴你了…
而職業司機打聽路線可不是隻問要去的名稱,而是把它周邊能夠為他提示他所要找的地方的參照物都要問個清楚,甚至打聽的人也要選擇好,也不能隨便的找個人就問就打聽,第一是打聽當地的出租車司機或者是黑車司機,第二是打聽當地的人,最好是中青年以上的,不能打聽太小的或者是太大的人,因為他們這些人一是沒有趕上時代,二是要不就已經落伍了。就按照現在這種開發的進度來說,那些老路,除了一些不能改動的以外,大多數的路段都已經封閉改道了,因為那些路都是太窄了,車一多都挫不開車,你說這一改路,那些年齡大的老頭老太太們哪能知道呀!你就是問他們也是等於白問,告訴你的路不是堵車就是封閉路段,非把你帶到溝裏不可。
孫三兒問好了路趕快回到車上,用嘴向前努了努,示意陸順開車前行,陸順看了看他沒有說話,就有些不解的問道:怎麼!沒問明白?那在去問問呀!”孫三兒斜了一眼陸順道:“不告訴你走了嘛,還問什麼問啊。”“往哪裏走啊?”孫三兒聽了陸順的話有些滿不在乎的笑了一下道:“往前走!順著路走,不用拐彎,多前兒走到荒漠的地段就快到了。”“還有多遠啊?”“大概五十公裏吧!”還那麼遠啊?還得走一個小時。”陸順嘴裏嘟囔著腳下不知不覺也加大了油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