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用人36計:管理者統禦下屬必備的謀略19(2 / 3)

4.曉之以理

有的時候,頭腦發熱的下屬沒能考慮到自己的要求可能產生的後果,隻要你采取合理方法給他點出來,他還是願意接受的。

王剛、李強同在一家公司做事,李強是王剛的下屬,兩人關係密切,可以說是死“黨”。李強的女友也在這家公司,兩人拍拖一年多了,感情日增。

一天,李強陰沉著臉對王剛說:“咱們算不算好朋友?”

“是呀!你怎麼了?臉色這麼難看。”王剛感到不妙。

“周主任不是人,我要殺了他,你幫不幫我?”

王剛嚇了一跳,連忙追問到底怎麼一回事。原來李強的女友被辦公室周主任欺侮了,氣血方剛的李強咽不下這口氣,但周主任人高馬大,他怕一個人對付不了,便前來找王剛幫忙。王剛考慮到這時一口回絕他,兩人的關係就完了。但想到李強是一時衝動,完全沒有考慮後果,王剛便決定衝個突破口說服他。

“你愛你女朋友嗎?”王剛試探著。

“當然愛啦!”李強沒好氣地答道。

“我不覺得,其實你並不愛她。”

“什麼?”李強氣得快說不出話來。

“因為你根本不管她的痛苦。”

“不管她的痛苦我就不想殺人了。”李強吼道。

“笑話,你以為你殺人是為她嗎?其實是為你,因為你覺得丟臉,你倒好,殺了人要麼被槍斃,要麼去坐牢,留下她一個人孤孤單單的,還被人欺侮。你說你這樣還是愛她嗎?”

李強說不出一句來。

“這樣吧,”王剛趁熱打鐵,“到法院去告他,我一定全力幫你,法律一定會懲罰他的。”

李強終於冷靜下來,聽從了王剛的意見,用法律為自己討回了公道。

王剛巧妙地利用李強深愛著女友,想為她報仇的心理,分析了他的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使他明白求助法律是最好的辦法,從而放棄了自己莽撞的打算。

5.“走”為上策

下屬中不免唧唧歪歪之人,有事沒事拉著你胡扯個沒完,碰到這種人,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人們碰到親密的人,聊起感興趣的話題,要麼是拉著人家的手,或保持很近的距離,這時候,隻要你遠離他;“走”出這個親密的範圍,其實也就在暗示他:好自為之吧,我不喜歡你。

避免與對方的視線接觸,也可以達到拒絕的目的。大多數人如果表示互相有好感的時候,都會眨睛示意,通過眼神來傳遞情感。你避免和他視線相遇,也就防止自己向他“暗遞秋波”。因為與對方的視線接觸,是一種欲與他積極接觸的姿態,同時,通過眼神的接觸,對方可以把要求傳到你心中。有的記者最怕麵對的就是那種目光遊移不定,不與自己視線接觸的被采訪者。

所以,你想避開對方而又不想開“金口”,何不抬起頭來,看著天花板,或者看著窗外,那裏風景可能更好一點。如果是識趣的下屬,他會自動走開。

坐下來慢慢談

――與下屬進行有效溝通

溝通無處不在,企業與企業、部門與部門、上司與下屬等之間都需要溝通。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從最高領導到各級主管都實行“門戶開放”政策,歡迎員工隨時進入他們的辦公室反映情況。公司從上到下直呼人名,無尊卑之分,互相尊重,彼此依賴,關係非常融洽親切,像一個和睦奮進的大家庭。靠著這種感情溝通式的管理,通用電氣公司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這種溝通式管理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國內外事業有成的名企業無不視溝通為管理的真諦。企業實現高效率運轉並充滿生機活力,賴於下情能為上知,上意能迅速準確地下達,部門之間互通信息,互知甘苦。同時,打破等級製度,充分強調家庭般的和諧與溫暖。良好的溝通讓員工感覺到企業對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因而產生極大的責任感、認同感和歸屬感,促使員工以強烈的事業心報效企業。此外,溝通還能化解矛盾、澄清疑慮、消除誤會。

下麵我們重點來談談管理者與下屬之間的溝通。

對管理者來說,與下屬進行溝通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管理者要做出決策就必須從下屬那裏得到相關的信息,而信息隻能通過與下屬之間的溝通才能獲得;同時,決策要得到實施,又要與下屬進行溝通。再好的想法,再有創見的建議,再完善的計劃,離開了與下屬的溝通都是無法實現的空中樓閣。